无论结婚还是单身,幸福都不依赖别人
现在不婚率愈来愈高,大部分都是女人不愿意结婚,她们是聪明的。
这个社会对于女人还是有很多不公平的期望和待遇,难免让有条件的女人驻足不前。
所谓“有条件”当然是在经济上是独立自主,不需要靠男人生活的。
如果父母不催促逼迫、自己也没有心理上的安全考虑、或是急于想要生孩子的打算,那自然就会一拖再拖了。
印度上师萨古鲁是主张不婚的,他认为一个人可以好好地过,何必和一个愚者同行。但是他也尊重婚姻制度,他说,如果在经济上、社会上、家庭上、生理上、心理上,你有一定的需要的话,那么就结吧,但有智慧的人是不会结婚的。
我觉得可以这样解释:
对不认真的修行人来说(只在表象上下功夫的修行人),婚姻是最好磨练他们的道场,也是会让他们原形毕露的领域。
对认真、全心投入要修行的人来说,婚姻中的种种责任、挂碍、牵缠,的确会影响他们修行的进度。
为什么我们需要结婚?
除了养儿育女和家庭传统观念的需求之外,很多人也需要把自己的心思、情感,挂在一个地方。
如果那个地方是一个人,我们就会想要安全、靠谱地保有这个人,因为我们情感、心思都在他那里。那么,结婚似乎是一个好主意,把对方套牢,名正言顺地让他只属于你一个人。
然而结婚之后,却多了那么多的义务、纷争,令人往往措手不及。而大部分的纷争,其实都是因为“婚后童年创伤爆发应激障碍”,这是我创新的名词,不过大家应该不难理解它是什么。
就是,结婚以后,两个人关系一稳固,各自童年经历的创伤,以及和原生家庭父母关系中的痛点,几乎都会在婚姻里面被“激活”。
因为人类大脑的发展,是从爬虫类的脑,到哺乳类的脑(两个加起来统称旧脑),然后进化出大脑皮质层(新脑)。
旧脑负责直觉、本能、情感,新脑是掌管理智的。
人们亲密到一个程度,新脑就不由自主地会懈怠、松弛,任由旧脑掌管我们的亲密关系。
这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把最恶劣的一面呈现给最亲近的人看,在外面人模人样的,回家后的嘴脸和外面就完全不同。
旧脑储存了童年的各种记忆,尤其是不美好的、痛苦的、受伤的,所以,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被伴侣激发起童年时候最痛的伤口,并且以童年同样的应对模式,或是童年想要、却没能或没敢做到的方式去回应对方。
这个时候,新脑通常是进入休眠状态的,真可惜。
所以说,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在亲密关系中,重现童年和亲密大人的互动模式,如果模式健康、正常,那就没问题。如果不健康,甚至病态,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就不自觉的会在亲密关系中,重复同样的模式。
一方面是他认为,这就是所谓的亲密。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内在,可能需要重新给自己一个机会,去疗愈童年未能面对、接纳、了结的伤痛。
比方说,对父母有很深的怨怒的人,都会不自觉的在亲密关系中,把怨气带到配偶身上,结婚一段时间之后,甚至看到对方身影都会觉得厌恶。
这就是婚姻中最糟糕的磨合期,其实过了这一段,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小时候被父亲冷落对待的女孩,长大以后可能会有自虐倾向——始终对追求她的男人没有兴趣,而会被冷漠、高傲的男子吸引,重复在父亲身上那种被冷落、忽视的痛苦。
因此,我的观点是,除非是那些命中姻缘很好的人,否则,把心思、情感、存在感刷在亲密关系上的人,是最为得不偿失的。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花同样的精力、时间在“非人”事物上,也就是说,用心去学习一门技术,研究发明一项产品,发展事业,建立一个实体的东西,锻炼雕塑自己的身体,那么你的收获是非常靠谱、实在而且有保证的。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前仆后继进入婚姻呢?
前面说了,诸多不同的需求所致。那么,有什么办法让“婚后童年创伤爆发应激障碍”的现象能够减缓呢?
当然,我们会说,自己需要成长。如果你能脱离自己孩童时期的那种受害感,认可到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言语、感受负起大部分的责任,那么,这种应激障碍就会获得减缓。同时有意识的让自己的“新脑”在每次冲突当中发挥作用,不要打烊了,这也是很有帮助的。
我当然鼓励大家多去我们空间里面,选择学习各式各样的心灵成长课。但是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和观察,上这些课程,只有在自己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前提下是有效的。
很多人为了婚姻问题来上课,其实,是想学会改变对方的招数,这种情形,就会造成表面上的改变,借此来“诱发”对方的改变,如果一段时间之后,对方还是不改变,就会埋怨说,我都成长了、改变了,怎么他不变啊?
亲爱的,这不是真正的成长。
真正的成长——尤其是有助于婚姻的成长,是认清你无法依赖任何人“提供”给你幸福。
你必须要去寻得自己的“一手幸福”,找到那种情感上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自给自足的快乐。
单身几年以后,我终于感受到了“大龄剩女”都是自愿留营的感觉:
因为没碰到让你觉得值得为他牺牲单身的快乐的男人,所以宁可单着,这种状况是最美的,不是吗?
···
作者 | 张德芬
唤醒、疗愈、创造,在这里遇见未知的自己
插图 | 韩剧《现在去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