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废掉一个人,就让他忙到没空做自己

假期一半时间都在出差,后面两个月的行程也安排满了,这一整年都疲于奔波,工作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最近状态好差,感觉自己一直很忙,却都在瞎忙……心好累。

小乔的确是我朋友中的“大忙人”,她身处一家互联网公司,公司虽没有明确规定上班制度,但小乔一直要求自己“996”,也就是9点上班、21点下班,而且一周工作6天。

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她类似的吐槽了。

或许很多人有同样的感受,看起来自己每天都在忙,回头看来也并没有完成多少工作,更没有赚到多少钱,日子就这样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地过去了。

01

你为什么会瞎忙?

同事小王每天都很努力的样子,上班时很少离开座位,晚上经常熬夜加班,但效率不算高,明明下班前可以做完的事情,他非要拖到下班后加班去做。

很多时候还会熬夜加班,深夜时发朋友圈告诉大家:加班到现在,忙死了!

他说,虽然时常忙得脚不沾地,也没有多大的成就感,但一旦闲下来,就会感到很失落。

《纽约客》的专栏作家Surowiecki曾指出,大部分人的持续忙碌,其实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在这种自主选择的忙碌背后,可能是低价值感,和一种深深的想要被看见的焦虑。

忙碌,或许能够暂时缓解这种焦虑;但是一旦停止忙碌,他们仍会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身陷一种莫名的焦虑中。

那些“不忙碌就空虚”的人,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不是做不完的事,而是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行动背后隐藏的情绪。

正如电影《无问西东》中梅校长说的,“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

一味沉浸在自我欺骗式的瞎忙中,很可能在碌碌无为的同时,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02

越忙的时候,越要停下来

梅梅今年30岁,她事业心强,同时也很追求完美。总是给自己找很多活,甚至不属于自己的也会包办。

很多次重要项目完结,同事们都沉浸在庆祝的喜悦中,感慨忙了那么久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梅梅却一刻也不想空闲,有时间就去听自己网上报的课。即使她对这些课程并不感兴趣,也硬逼自己坚持下去,甚至多次推掉了与男友的约会。

两人就算在同一个城市,因为梅梅的关系,一个月只能见一次面,矛盾频出。

直到男友提出分手,梅梅才明白,自己之所以沉溺于工作的忙碌,是因为工作赚钱比谈恋爱更能给她安全感。而且在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工作和恋爱都不能给她带来真正的成就和快乐。

整日忙乱,归根结底,是不爱自己的表现。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还不利于亲密关系,更让你忽视内在情绪,做不了真实的自己。

在综艺《奇遇人生》里,我对春夏的印象很深。

旅途中,她的任务是追龙卷风。这个过程充满艰险与不确定,你以为你就快要追到了,其实相差的甚远,只能继续奔跑,精神时刻高度紧绷,却希望渺茫。

经历又一次失败,春夏情绪低落,带领她的追风者马丁安慰:“可能我们没有追到风,但是在风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所以不要只关注龙卷风,而是要享受整个过程。”

春夏最终豁然开朗,“我们太着急想要一个结果,我们的目的根本就不纯粹,我们没有享受这件事情本身”,她开始享受当下追风的乐趣,坦然面对不完美的现实。

03

怎么忙,才是最健康的?

富兰克林有句经典名言:“有些人25岁就死了,但是要75岁才被埋葬。”

瞎忙,意味着心灵的枯竭和死亡,人生终究一团乱。

有满足感的忙碌,才是健康的忙碌。而病态忙碌者往往性格极端,或是无趣抑郁,或是脾气暴躁。

很多人拼命追赶,却找不到人生节奏:

看到别人买房买车了,你匆忙投资;

看到别人结婚生子了,你不停相亲;

看到别人年薪百万了,你拼命加班。

瞎忙的人,过早地进入了“无意识”的麻木度日状态,把瞎忙当事业,却不思考,误以为多忙一会,就会取得骄人的成绩,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仅忽略真正重要的东西,还打乱人生节奏,导致坏情绪的恶性循环。

健康式忙碌,是对美好生命的珍视。比如,抽空给自己做一顿营养餐,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每天坚持锻炼自己,读一本好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病态式忙碌,则是对有限生命的肆意浪费,它比真正意义上的“无所事事”更为可怕。当你陷入病态式忙碌中,就需要尽快从麻木状态中抽离出来。

请先与自己来场深度对话,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我缺乏的到底是什么?

2、我忙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我应该采取哪些行动达成目标?

请直面内心最真实的需求,找到真正让你觉得充实的事,持之以恒去坚持,获取自我滋养的能力。

只有当你的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来源于各种真实有意义的存在——工作、家庭、朋友、爱好等,你才能从容不迫。

在忙碌的时候,你还可以运用正念减压,专心做一次深呼吸,学着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给疲累的自己一点缓冲,缓解焦虑,安然与自我相处,实现内心平静后,重新回归现实。

一个人太过安逸很容易废掉,但同样重要的事实是,不停地瞎忙,更能废掉一个人。

愿我们都能“有事忙”,同时也能拥有一份真实的踏实。
—— end —— 

作者:杜凡

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百万级自媒体大号负责人。研究心理学多年,想用专业和温暖,陪伴你。个人公众号:杜小姐谈心记(duyanxin-520)。

主播丨姝璇,电台情感节目主持人,公众号:眼子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