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10万民众要求废除“堕胎罪”--从男性的角度看女性平等

在韩国除了强奸等及特殊情况,是禁止堕胎的,违反的话就会面临刑事处罚,最高可能会获刑3年。数年来一直在被诟病。
这条法律虽然保障了新生儿,但是却是在剥夺女性对自身生育自主权的前提下。
在本月3号,10万民众向韩国国会请愿“全面废除堕胎罪和保障女性再生育权”。
到本月7号,韩国拟修法允许女性进行人工流产。
韩国保健福祉部、法务部等7日联合公布了修订计划,女性怀孕14周内可根据个人意愿进行人工流产;如果是因强奸导致怀孕、患有遗传病等,女性在怀孕15周至24周内也可进行人工流产。但不符合相关条件堕胎者,仍将被判处刑罚。
据介绍,修订计划公示期为40天,接受民众意见建议,随后将提交国会。
不过对此,韩国女性团体依然表示不满,并呼吁政府应该做的不是修订条件,而是彻底废除堕胎入刑,这条法律。
其实这条法律的原因,以及现在的反抗活动,就是一场女性争取女性权利的斗争。
从1970年开始韩国出生率就一直走低。2018年韩国更成为了世界出生率最低的国家。19年的数据也显示这种情况还在不断恶化中。这是为什么有这条法律的原因之一。
当然韩国出生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女权主义在韩国的觉醒,韩国越来越多的samp,她们放弃关系,婚姻和子女。很多女性为了防止自己变成社会希望的样子,而用子宫进行着抗争。
从这个新闻我们引发出了 女权主义这个词,我是一名男性,想从一个男性的角度来看下亚洲的女性问题。
我是出生在80年代的中国男孩,家乡是在东北黑龙江,基于中国,和东北两个特殊的原因,所以我基本是年纪很大以后才了解了什么叫做女权运动。
其实中国的女性地位在亚洲相比,是先进的,中国从民国时期就开始了个女性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比如,妇女解放运动,破四旧等。
建国以后更是按人头分地,并没有性别歧视,还有我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两个口号:“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些总总造就了,中国确实在女性平等意识方面在亚洲里是最好的。
而同时我又出生在黑龙江,东北的女性形象不言而喻了,从小开始我的家庭就是妈妈决定大小事情,爸爸只管上班下班,一切决策权都交给了妈妈。
东北男性以疼老婆为光荣,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东北女性的社会地位。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女性已经彻底在中国得到了平衡,中国依然有很多的陋习,重男轻女,虽然这并影响父亲对女儿的爱,但是那些名字叫招娣,或者爸爸每天叫女儿儿子,的这些行为依然是在伤害着中国女性。
小的时候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男孩越是喜欢一个女孩,就越是会欺负她。说来惭愧的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把这种霸凌当作是男孩吸引女孩注意的一种方式而已,这种想法只是从男生的角度出发,并没有在女生的角度考虑。直到有一次,有一位女性来访者,她因为头一天参加了一个小学同学的聚会,遇到了以前总欺负她的一个男孩。虽然事情过了10几年了,但是当他们再相遇的时候,女来访者却依然感觉到了恐惧,可想而知,在男人想象里这无所谓的一种方式,其实你根本不知道它对那个受伤害的女孩子意味着什么。而这种陋习在现在的中国依然存在,依然有这样的老师,和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这么说。
虽然城市中尤其在大城市里,女性独立,和尊重女性早就是大家的共识,但是我们依然得承认,社会对职业女性,依然带有着先天的偏见。女性比男性更加难以做到高层位置,女性比男性在职场中收到的流言蜚语更多,甚至有一定薪资上的差距。但是这些问题都不单单是亚洲女性的问题。在全世界都是这样。
这些年提到女权,很多的男性朋友就会很反感。他们把女权等同于偏激,激进,他们认为女权就是对立男性。其实不光是男性,也有不少的女性在提及女权的时候,就不自觉的将数落男人当成了,女权运动的一种行为象征。
在我眼中女权并不是性别的对立,而是以尊重女性独立人格为前提,与男性一起实现社会的平衡。
女权与男权是相互搀扶前进的,女性获得应有的权利后,男性也就从男权社会的束缚中得以解放。
比方说双职家庭,女性独立工作,男性也会减少家庭经济压力,两者是共同促进的。
女权就是平等,是双方性别解放的征程,从这个角度讲,男性理应义不容辞推进改变。
其实提到韩国女权,我就想到一部震撼一时的电影82年的金智英,这部电影当年一出就造成了很大的轰动,甚至一时间成为了极端女权和男权的搏斗场。
女主角就是比较典型的韩国家庭女性,我在韩国生活了很多年,虽然我觉得韩国的女性地位其实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前行,但是确实因为根深蒂固的心理和陋习,造成韩国依然需要很长的斗争之路要走。
这部电影其实在我看来很真实,金智英是一个悲惨韩国家庭女性的缩影,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她有很多的外部力量帮助她在支撑,体贴的老公,疼爱她的妈妈,懂得反思的爸爸和弟弟。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存,使得整个故事没那么绝望。不像很多韩国电影恨不得把所有的痛苦和悲惨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而没有任何的希望。
但是即便是作者已经如此克制了,但是依然在网络上被骂的很惨。
我觉得这个片子非常的好,我感觉她在想方设法的让更多的女性去抽离生理上的定义。
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女性应该抽离外部给你的定义,审视自己身边的世界,想想自己是否除了生理定义之外,忽略了那个本来应该是独立的自己。
我是始终坚信,不论多困难都应该想办法,让太太做独立女性,而这个的最基本前提就是,她想工作就让她去工作。我真心不希望太太在家庭和孩子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信。
因为自信曾是我深爱她的理由之一。
这个电影最后是女主角找到了自我救赎的出口,但是并没有彻底的改变什么。而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惹恼了很多女权主义者。
然而我和她们正好相反,我反倒觉得女主角的做法是正确的,女性权利的平等,不是一两个女性,或者一代两代人,说完成就能完成的使命。而在不断的斗争之中,应该想办法让自己受到的伤害降低,这包括,女主角开始写作,建立自己的爱好。更包括,在你累了,告诉你的丈夫,夫妻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对那些对你不公平的人说NO,等等。
本文的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82年的金智英 原著和电影不同的一个小细节,希望引发大家的思考。
原著中女主角的咨询师是一个男性,当他得知金智英的病因以后,开始反思了自己的过往,觉得自己一定要对母亲和妻子要好一些。
然而当咨询师的一个女同事因为习惯性流产离职后,没找合适的人接手,导致他们流失了一批患者,这让他下定决心,下次招聘一定只招聘未婚的单身女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