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记一一石头记

(一) 300年的石与碑
       春节。老家。
       自家向东,步行一公里是苑上村。
       苑上是沂蒙山区腹地的一个小山村,于72崮之一的由吾崮对面,背靠牛头山,南临乾河,终年流水潺潺,久旱不涸。 因明万历时王家花园‘芳林苑’得名。
       据苑上土地庙碑及《王氏家谱》记载,苑上村始建於明代万历年间,该村原为明代京官光禄寺卿王雅量的别墅,即上文提到的王家花园。
百度百科:
       “王雅量(1566—1633),字有容,号左海,又号襟海,山东费县人,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三十三年任山西阳城县令,因政绩卓著,入京考受广西道、四川道监察御史。曾任山东、陕西巡抚。万历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曾以山东巡抚使的身份巡辽东,后历任太仆寺、大理寺少卿、光禄寺卿等职,是一位令人崇敬的清官。”
       细算一下,王雅量出生于明嘉靖年间,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可谓四朝元老,位列九卿。
        三块奇石就在苑上村,自北向南间隔50米左右依次排列。
        先说中间一块。
石碑底座的左面是碑文面,远处是苑上高台。商代遗址。

  奇石高2米,其底座阴面题篆字16行,前15行,每行8字,最后一行1字,正文121字,落款13字,印文7字,整块碑文共141字。

        碑文篆书苍劲有力,又不乏清奇俊秀,走笔运行间,横竖画偶有楷书的形意。
        全文录入(文无句点,试加断句):
        余父廷贡,公讳旌贤,字士吉,号学海,性爱山居。於崇祯丙子年选石而得三,大费轮蹄烛。此石未立,即遭饥谨盗贼。至壬午年,余父城守遇难。越二年,又值改革,村落为烬,燕巢林木,计石之在荆棘中者四十年矣。康熙已卯冬,请匠树起,成先志也。噫,所谓子述春秋,仅有此身,匪莪望蒿,有余悲焉!用书岁月,以遗後人。
       正文印首“寓酒亭”。文后落款:“宝田居士王芝荣谨识,毕维晋书。”文后两方印:“芝荣”、“季佳”。
       简单释疑:
       王旌贤(字士吉,号学海,王雅量长子,后人谓其“至性过人,爱敬父母,有千辨才” ),于崇祯丙子年(1636)购得三块奇石,未立即遭饥荒贼乱,壬午年(1642)王旌贤在守城战中遇难,又过两年(1644年,崇祯十七年明亡)即所谓“改革”,村落尽毁,奇石埋没。四十年后,清康熙已卯冬(1696)王旌贤之子王芝荣(号“宝田居士”)撰文记述六十余年的家族遭遇,王维晋(王芝荣长子,廪膳生,淹通古籍,工于词赋。所著有《寻乐园集》,又善书草隶,尤工古篆图书,并皆精妙。)书写碑文,立碑追忆。落款“毕维晋”,易误“毕”姓,此处“毕”者:“鳞次栉比之意”。这里指同姓,意小一辈者。
        文首印“寓酒亭”,“亭”为明代乡以下的基层组织名,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文末“芝荣”、“季佳”即王芝荣、王维晋。
       从康熙已卯冬立碑记述算起,至今已三百余年了,三百年前的家族往事在历史的长河里渐行渐远,沉默成斑驳的碑文;青灰色的石,也终将淹没于燕巢林木间。
原碑文
碑文局部
碑文局部
临文

  (二) 青莲朵

接着说三块奇石。

       南面一块,如莲花初绽,蔚然大观。石底碑座背阴处石刻:“青莲朵”三字小楷,左侧落款“美鬈名”,篆字印章“学海”。岁月沧桑,字迹早已模糊斑驳,几不可辨认。
青莲朵(苑上)

公元1636年(崇祯丙子年)王旌贤“费轮蹄烛”得了此石,可以想象老先生这期间该是怎样的一段悠闲年岁。

        或盛夏荫里,或秋夜月下,或邀友,或独斟,游览把玩于石前;彼时百步外,商代古台侧,透了林间清风,琴泉一路蜿蜒而过,流水潺潺,叮咚和鸣,虫声燕喃,草露花香。于乱世间,难得这遁世一隅。先生微醺了,饱蘸墨,“清莲朵”三字于纸上跃然。
       名有深意。清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谓其立身;清莲,隐于野而清高,入于朝则清廉,是其品性。
       年岁无多,春秋易老,六年后(壬午年),饥谨盗贼起,先生城守遇难。 青莲朵隐于”燕巢林木”间。
        四十余年后,先生子孙“请匠树起”,“子述春秋”,“以遗后人”。
青莲朵(圆明园)

  一百余年后,紫禁城。

       大清乾隆皇帝于南巡明德寿宫旧址的一块“芙蓉石”上题下“青莲朵”三字,赐于圆明园长春园。
      同样,此名亦有深意。
      又一百余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临了,一把大火。此石幸免,历史巧合,于前“青莲朵”一路,隐没于“燕巢林木”间。
       此后再经数年,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慧眼识石,复置此石于中央公园(今北京中山公园)内,至今。
       两块“青莲朵”,一南一北,勾连起四百余年的家国历史,沧桑而悲凉。

(三) 铜池兢秀

铜池兢秀

  北面一块,现隐于民宅院墙内,灰头土脸,虽尽失风雅,隐忍度日,却也傲然不逊,风格犹存。

石置于碑上,碑背阴处刻“铜池兢秀”四字,落款“琅琊黄祚昌”。铜池:宫殿檐下盛水槽;“兢秀”,喻指奇石栩栩如生,有争奇斗艳之势。

       “琅琊黄祚昌”:“琅琊”,今临沂,“黄祚昌”,明朝崇祯沂州廪生,苑马寺卿黄和次子,王雅量之长婿。
成稿于2014.3,今录于此。
更新于 2017-08-2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