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择善》选读之:孰谓微生高直 章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微生高:鲁人。有人以为微生高就是尾生高,即古时候非常守信用之人。传说他与女子相期于桥下,女子久久未来,他也久久不肯离开,直到突发大水被淹死。 醯(xī):醋。 与(yù):给予。
翻译: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正直?有人向他讨醋,(他自己没有),向邻居讨了来给这个人。”
发挥:朱熹曰:“醯,醋也。人来乞时,其家无有,故乞诸邻家以与之。夫子言此,讥其曲意殉物,掠美市恩,不得为直也。程子曰:“微生高所枉虽小,害直为大。”
张甄陶《四书翼注》曰:“醯非人必不可少之物,有则与之,无则辞之,沾沾作此态,平日之得直名者可知矣。”
雄按:微生高不知何许人也,但不少注家看到孔子说了“孰谓微生高直?”,就不由分说,对微生高大肆声讨。有的说他虚伪,有的说他是乡愿,充当老好人。但我们就有疑惑了,不论怎么说,乞醯只是一件很小的事,而孔子平日一贯主张要以大节取人(参看19·11章: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怎么会仅从这么细微的一个细节当中,就骤然否定掉一种平素有口皆碑的正直品质呢?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有人向微生高讨醋,一般人,即使自己有醋,也可能会婉言拒绝,如果没有,则直言拒绝,而像微生高这样即使自己没有,却还要向邻居转讨了来给予对方的,无疑是一种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表现。何况,微生高虽然一时欺骗了对方,貌似有违直道,但他的目的是好的,按照孔子观过知仁的说法,不也恰巧可以见出微生高的另外一种美德吗?因此,孔子这里应该并不是在借机讽刺或谴责微生高,相反,他是在赞美微生高。前面的那句“孰谓微生高直?”其实只是一句假意的嗔责,因为乞醯只是一件很小的小事,无关大体,不会影响到正直与否的判断,而重点则在后面半句,孔子的言外之意,是说微生高这个人不但正直,而且能够急人所难,慷慨助人。不管怎么说,一个即使自己没有却愿意向他人讨了东西来给对方的人,总是值得尊敬与鼓励的,因此我更愿意按照这个角度来解释本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上述的阐释过程仅是一种个人情绪化的表达。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足恭:足,足够。这里是过度的意思。 左丘明:旧说是《春秋左氏传》的作者。但根据本章语气判断,似乎是与孔子同时或略早于孔子的人。 匿:隐藏。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羞耻,我也认为羞耻。心里明明怨恨对方,却仍与他友好交往,左丘明认为羞耻,我也认为羞耻。”
发挥:杨伯峻曰:“历来相传左丘明为《左传》的作者,又因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过:'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又说他是《国语》的作者。这一问题,经过很多人的研究,我则以为下面的两点结论是可以肯定的:(甲)《国语》和《左传》的作者不是一人;(乙)两书都不可能是和孔子同时甚或较早于孔子(因为孔子这段言语把左丘明放在自己之前,而且引以自重)的左丘明所作。”
作者简介: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复旦大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工作以来,时勤时堕。前年颇知发奋,先后著《论语择善》,编《四库全书总目选》,点校《宋史翼》。教研之余,颇事笔墨。然外表沉潜宁静,内心张狂躁动。近来性情一变,作别青灯,抛却古卷,转玩公众号,专以文艺创作为事。露才扬己,任取笑于通人;掀天揭地,是快意于吾心。管他儒林文苑,过我诗酒生活。近作一诗,颇示己志,录之于下,以飨知者。诗曰:
也曾静默慕沉潜,
少年头角时峥嵘。
板凳难坐十年冷,
初心不使一尘蒙。
可能骏马作喑马?
到底书生是狂生。
论语注成宣天下,
记取莆阳吴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