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玉仙的灵应与我的正解》《勤修至道的谢自然》
张玉仙
张玉仙的灵应与我的正解
张玉仙老师的《瑞丰夜记》,是一夜间灵应的五十五首丹诀,内含密妙。我和张玉仙第一次见面,张老师说我是命里注定要讲解她灵应的这些丹诀的(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真是奇特因缘,她说很多年前,她获得启示是:“南园一柳士,前来对证。”我在北京南城的柳村居住,这“南园一柳士”能对上,我的名字里的“林”为木,柳亦木,我命理有“卯”,木卯为“柳”。
我读了张玉仙老师灵应的《瑞丰夜记》,真的该由我来“对证”,因为,诗里的典故、术语我都熟悉,很多术语来自《悟真篇》,我参研《悟真篇》二十多年,能将《瑞丰夜记》跟《悟真篇》对证。
《瑞丰夜记》第八首:
铅汞大道速认真,脉芽黄土真自动。
巧夺天工印有象,百花贯顶妙在心。
水府莲花发嫩芽,潭底灭怪日正中。
反复相照亮丹姿,金公钓钩两配中。
这首诗里第六句“潭底灭怪日正中”,是从《悟真篇》里“潭底日红阴怪灭”化出的。张老师的后天知识库里没有这些,她没有读过《悟真篇》,但在先天境界、在道的境界一切具足。这是最微妙的地方。2006年,我注解过《瑞丰夜记》。
现在转身专门写作,会在十年前注本的基础上增补内容,像注解《修学札偈》一样注解《瑞丰夜记》,使大家能更好地认识这部灵应乃至“神授”的金丹宝典。这是我与张玉仙老师的一大因缘,是我一生的一件大事。以前注解《瑞丰夜记》,参同《悟真篇》及其他丹道经典讲学理,现在注解,会放进一些功法,讲很多故事,使此书更可读。
这是历代仙真演道人间的一大因缘,借着张玉仙老师和我,将虚空法界的智慧、法脉、道法传承人间。
在这个时代的修道者,应该感到,因为有了张玉仙老师,而能传出《瑞丰夜记》这样的作品,每一个修道者有福了(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无论修道与不修道,《瑞丰夜记》、《修学札偈》,都是一生应该读几遍的书,就像我读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二十年里读了七遍。
勤修至道的谢自然
谢自然仙姑是唐代女仙,也是女子丹道的一个流派“自然派”宗师,他的修持以辟谷为主,是唐代司马承祯大师的弟子。谢自然是唐玄宗时代华阳(今属四川)人,自幼赋性颖异,好道,记诵超强,经书过目不忘,常诵《道德经》、《黄庭经》,泛海求道,于海上遇真师,真师要她去天台访司马承祯求道,遂返天台,拜司马先生为师,得授上清大法,复归蜀中,居果州南充金泉山修道,道成而白日升举。《太平广记卷六十六·女仙传十一》载:
自然性颖异,不食荤血……。其家在大方山下,顶有古老君像,自然因礼拜,不愿却下,母从之,乃徙居山顶。自然常诵《道德经》、《黄庭经》。年十四,其年九月,因食新稻米饭,云:“尽是蛆虫。”自此绝粒,数取皂荚煎汤服之,即吐痢因剧,腹中诸虫悉出,体轻目明。其虫大小赤白,状类颇多。自此犹食柏叶,日进一枝。
七年之后,柏亦不食。九年之外,乃不饮水。贞元三年三月,于开元观诣绝粒道士程太虚,受五千文紫灵宝箓。……真元十年,三月三日,移入金泉道场。其日云物明媚,异于常景。自然曰:“此日天真群仙皆会。”……又云:“凡人能清净一室,焚香讽诵《黄庭》、《道德经》,或一遍,或七遍,全胜布施修斋。
凡诵经,在精心,不在遍数多。……夫药力只可益寿,若升天驾景,全在修道服药。修道事颇不同,服柏便可绝粒。……辟谷入山,须依众方,除三虫伏尸。凡服气,先调气,次闭气,出入不由口鼻,令满身自由,则生死不能侵矣。”……(真元十年)十一月九日,诣州与李坚别,云:“中旬的去矣。”亦更不入静室。
二十日辰时,于金泉道场白日升天,士女数千人,咸共瞻仰。祖母周氏、母胥氏、妹自柔、弟子李生,闻其诀别之语曰:“勤修至道。”须臾,五色云遮亘一川,天乐异香,散漫弥久。所着衣冠簪帔一十事,脱留小绳床上,结系如旧。刺史李坚表闻,诏褒美之。(《集仙录》)
这些文字,前面讲了谢自然的辟谷修炼,而中间部分,是谢自然的修道经验与教化,最后,是她白日飞升的记述。“凡服气,先调气,次闭气,出入不由口鼻,令满身自由,则生死不能侵矣。”这是呼吸法门真口诀。先调气,是气机顺畅,然后闭息,闭息达到不用口鼻呼吸,就是胎息境界,才可以谈转化色身,成就仙道。
唐·韩愈作有《谢自然诗》云: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
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
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
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
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
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
茫茫八紘大,影响无由缘。
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
驱车领官吏,甿俗争相先。
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
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