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逝的耕读|听吴爷爷讲那私塾的往事(上)
朱教授与吴爷爷
家里弟兄两个,因家境贫寒只能供一人上学,爷爷因为在家是老小(小末末,姐姐哥哥都大得多),故而得到了上学的机会。私塾设在村里房屋较为宽敞的人家里,由本地或请来的先生执教,学生一般也只有七八个。学费是两三担稻谷,或用斛子拂,或者用秤称,后来是400斤,家长要与先生立下书关(字据)约定学费。
有一位先生名叫王子方,他的学问很好,他的儿子后来在县里任职,名字不记得了。开学时要向孔夫子磕头,老师用红纸写一个“大成至圣孔子先师之神位”,尔后就是“颜曾思孟”四字。开学时向孔子及他的弟子们磕头,后来就是鞠躬。
那时没有寒暑假,只在一年三节(端午、中秋、春节)放假,双抢农忙也没有假,大一点的学生需要回家帮忙,家长可以向先生请假。先生由各家轮流供饭,每家供5天。先生家人一般都不在此地,先生晚上睡觉也在教书的地方。节日先生也要回家与家人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嘛。过节时学生多少都会给先生送点礼,一般也就鸡蛋之类,也没有其他的东西可送。
学诗时先学绝诗,再学律诗。私塾没有统一的教材,一个班五六个或七八个学生,年龄有大小,入学有早晚,学习进度不一,先生教起来很麻烦。比如学古文,有的还在读《论说精华》,有的已读到《古文观止》了。上午教古文,一开始是《初学论说精华》。
读文时先生先讲,一段段地讲,讲完之后先生任务就完成了,然后就是学生去读,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先生。一两天之后背诵,有的可以提前背。背得好的先生就高兴。先生处罚起来也厉害,罚跪,真正气来了也打人,用鸡毛掸子在学生屁股上索几下,直到学生认错。先生爱学生也就像爱子女一样的,先生也爱才。
一日当中分时间,下午读诗,早上和上午习文。下午三四点钟开始读诗,大家都读,农村里差乎转(周边)的小伢杰、小姑娘都来听,听之好耍耶。先生教读诗,也是吟诵,教哪一首之前概括讲一下诗意。平仄声在学诗之前会讲:平平仄仄平平仄……
来源:文乡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