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记忆】上海评弹团18人,原来从这里起步
1950年到1951年,陈希安经历了三件事:从香港回到上海,从穿长衫变成穿列宁装,从22岁跨入23岁。
这位上世纪40年代就在上海声名鹊起的青年响档,此刻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拿手的传统长篇书目演出恐难以为继,上海的戏曲界正面临改革,自己未来的职业前景究竟在何处?
一度,几个评弹演员商量,是不是要改行,比如去学做“科学酱油”。
1940年代陈希安、周云瑞与先生沈俭安及薛筱卿、万仰祖。
1951年11月13日,上海评弹界在沧州书场(今长征医院所在地)举行大会,欢送18位艺人去参加治淮。这18位艺人分别是刘天韵、蒋月泉、唐耿良、张鸿声、张鉴庭、姚荫梅、周云瑞、朱慧珍、徐雪月、陈希安、张鉴国、王柏荫、姚声江、吴剑秋、韩士良、谢毓菁、程红叶、陈红霞。其中每一个名字,都是当时在上海滩红得发紫的评弹响档。他们停掉各自在书场的所有演唱节目,打好包裹,准备去安徽“体验工农兵生活,进行思想改造”。
一周后的11月20日,上海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宣布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即今上海评弹团)成立,初创者就是这18位艺人。他们入住延安中路549号集训。三天后,从这里冒雨出发去淮河工地参加劳动,并通过体验生活,带回了一部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这是一部创下纪录的评弹中篇——在拥有500个座位的沧州书场,陈希安记得,十多位响档联袂出演,连演三个月,场场客满,一票难求。这也是一部“开天辟地”的评弹中篇——演唱的不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身边的故事和时代的旋律。此后,这18人,以及陆续加入的其他评弹名家、编剧等都在延安中路,为这个中国评弹艺术首个国家级剧团、为评弹这门艺术、也为自己,试探一条新路。
1950年左右陈希安与周云瑞在电台演唱。
煦园旧址
延安中路,曾是一条小河浜,随着1899年和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向西扩展以后,这条河成为两个租界的界限。《静安区志》资料显示,由于境地分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一度道路两边电压不同,分别为220伏与110伏,一路之隔,民用电器竟不能互用。24路电车有英商、法商之别,车行至延安中路交界处,乘客须下车换乘,连黄包车也要两边领照,否则不能越界往来。故有“大英法兰西,大家匆来去”之说。
1910年到1920年期间,延安中路叫“长浜路”;1920年到1943年,按法国将军之名改名“福煦路”(Avenue Foch),后改名“洛阳路”;1945年至解放,这里叫“中正中路”,1950年后改为今名。
租界交接处,往往也成为商业繁荣之所在。延安中路周边,曾林立西摩路菜场、泰昌食品公司、维多利亚食品公司等,以及新仙林、喜临门舞厅和美商经营的平安大戏院。
1910年,外商哈同在延安中路上建成爱俪园(即哈同花园,今上海展览中心所在地),并在其两侧发展房地产业,先后建慈厚南、北里和慈惠南、北里4处石库门里弄住房供租赁、出售。同时,辟筑连接长浜路(今延安中路)和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之间的哈同路(今铜仁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公寓大楼兴起,有南沙、古柏、世界(即华业)、联华等公寓12幢。一度,延安中路周围外侨甚多,居民经济文化层次较高,许多银行高级职员和为数不少的富商大户、名医、文人、社会活动家及国民党军政要员都集聚于此。
延安中路549号,是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私家花园,占地面积4340平方米,建筑面积590平方米,另有一个名字叫煦园。园内陈设兼具江南园林和英国乡村别墅建筑元素,园主原为浙江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洪桢良。
脱胎换骨
1951年,周云瑞和陈希安两师兄弟,和上海评弹团建团后的首批其他16名艺人全部入煦园,按准军事化管理生活。
1951年上海评弹团建团18艺人。
工作日,住宿、饮食、练功全在园内,亲友也不可入内探视,只有周末演员们才可以回家和家人相处。同样在煦园的,还有上海杂技团。
过去,习惯于在苏锡常跑码头的评弹艺人,对出差这件事并不陌生。但打了包裹去安徽淮河治理工地现场,则是另一种全新体验。大家穿上解放装,带了简单的包裹,和工人一起掘烂泥,晚上就住在工地简陋的帐篷里,裹一块毛毡睡觉。外面落大雨,帐子内下小雨。吃的是胡萝卜丝蘸盐和高粱饼。这些享有盛誉的名家,过去都习惯了过享受的日子,但在安徽和工人一起劳动一个半月,毫无怨言,大家排出了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不久后,严雪亭、杨斌奎、杨仁麟、苏似荫、薛筱卿、杨振雄、杨振言、吴子安、杨德麟、徐丽仙、吴君玉、江文兰、朱雪琴、郭彬卿、张维桢等著名演员也加入上海评弹团,陈灵犀、平襟亚等名家参与编剧。在煦园的日子里,大家集训、学习、练功、谈论,还请老师来上辩证法的课,学习如何做新人、唱新词。在这样的创作环境里,大家又创作了中篇评弹《王孝和》,再次创下了在有1000个座位的静园书场连演连满一季度的新业绩。
新的生命
13岁,跟着来常熟演出的评弹名家沈俭安学习;14岁,跟着老师去各个码头演出;18岁,和师兄周云瑞在上海沧州书场一炮打响。一直以来,陈希安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在上海唱红”。但等真成了红角儿,他也有了新的担忧。
1958年徐丽仙等在康定路团部大扫除。
解放前,一旦在上海评弹界成为响档,演员收入可观,不仅可以购置私宅,日常也是穿狐皮大衣,进出高级书场,包车接送。但很多艺人也沾染了烟酒毒瘾不良习气,不少人在年老体弱之际,只能沦落到去低档演出场所演出。评弹名家夏荷生嗓音高亢苍劲,曾有“铁嗓”美誉,一度房间外坐满城内外各家书场老板,有的甚至因为没有座位而久立,就是为请到夏荷生。但最终因为积劳成疾和身染鸦片瘾,这样的大响档于48岁病故,最后连棺材钱也是同行相凑。目睹这些,陈希安曾谋划,乘自己年轻时积蓄下钱来,待老来不能演出时可以靠开家烟纸店为生。
但上海评弹团的成立改变了他的担忧。他成了有组织的人。从治淮现场回上海后,他又跟着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去前线,和“最可爱的人”生活了两个月。夜里,在汽车灯的照明下,他用普通话唱评弹给士兵听。一次,一枚炸弹就落在陈希安乘坐的卡车附近,距离不足200米。这一刻的震慑过于猛烈,陈希安甚至都没来得及感到害怕。但的的确确,这一切,给他打开了一个过去书场老板和艺人同行不能向他展示的更大更新的世界。
2001年赵开生、陈希安双档演出照。
上世纪50年代初,传统长篇书目一度不能演,但不久后,又重新得到重视,得到再次整理和上台演出的机会。上海评弹团重新排练出了听众们最喜欢的 《玉蜻蜓》《珍珠塔》《描金凤》《白蛇》等传统长篇;经典选回与中篇评弹如《玉蜻蜓·庵堂认母》《秦香莲·迷功名》《珍珠塔·妆台报喜》《描金凤·玄都求雨》《白蛇·大生堂》《三笑·三约牡丹亭》等剧目也重新上演。旧社会为糊口奔波的演员成了拿固定工资、为人民演出的文艺工作者。这是当年拜沈俭安为师时,陈希安自己没有料到的。
仙乐书场
时代的车轮转动。1961年,评弹团离开煦园,搬入南京西路。1988年到1990年,陈希安担任上海评弹团常务副团长。退休后,他带学生、整理评弹。如今,首批创立上海评弹团的18人中,唯有陈希安健在。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他已经步入九旬,依旧是评弹界中的一员,不用开烟纸店了。
陈希安,1928年出生,著名评弹艺术家。代表作《珍珠塔》《荆钗记》《陈圆圆》《年青的一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