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基础班】肾者,做强之官,技巧出焉
今天开始,功夫郎中展开了号脉基础班——以“中医基础知识”下手,主要讲解藏象及经络,八钢辩证,六经传遍,三焦辨证等知识,方便大家对中医有一个初步理解,首先是藏象学中的武藏基础知识。
心 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 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 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肾 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胆 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肾者,做强之官,技巧出焉
中医认为,肾的作用贯穿生命始终,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肾不仅有主水液代谢的作用,还能主骨、生髓,与人的生长发育、生殖有密切的关系。
在临床上经常会有一些患者问:某某医生说我肾虚,我听了以后非常紧张,是不是我的肾脏出了什么问题?显然,我们的患者把中医所说的肾虚与西医所讲的肾病相混淆了。
首先,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不是同一个概念,西医的肾就是老百姓所讲的“腰子”,和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一起构成了“泌尿系统”,专门负责水液的调节和排泄、清除毒素等。而中医的“肾”,主要是从功能角度出发,涵盖了人体的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多个系统的组织和器官,主要起调节全身的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基本物质”“原动力”。
其次,西医所讲“肾病”指肾脏器官有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病、肾脏细菌性炎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等。临床上常表现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还会影响全身脏器,出现贫血、重度高血压、高血钾、心力衰竭等。而肾虚是一个中医证名,是指整体功能的低下。多种疾病均可出现肾虚证,不仅包括西医的肾病,还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或者根本无实质性疾病,仅表现为功能的低下。
所以中医肾虚不能等同于西医肾病,有肾虚不一定有蛋白尿、血尿、肾衰竭等。西医一些疾病,如肾炎、肾衰竭等,临床上部分患者可有肾虚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的肾病都有肾虚表现。总之,千万别把中医的“肾虚”和西医的“肾病”弄混了。
中医认为,肾的作用贯穿生命始终,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肾不仅有主水液代谢的作用,还能主骨、生髓,与人的生长发育、生殖有密切的关系。既然肾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中医的肾?听笔者慢慢说来。
一
肾为先天之本
这里所讲的先天是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胎元在个体生命中系“先身”而生,是后天脏腑形成及人体生长发育的动力。大致上可以理解为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结合的受精卵。肾为先天之本,主要是指肾的功能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长发育迟速、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肾为“先天之本”是与脾为“后天之本”相对而言的。
二
肾是人体重要生命物质的贮藏所
这里所讲的重要生命物质主要是“精”,既有“先天之精”,又有“后天之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为生命的基础,所以称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藏于肾中,出生之后,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成为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故又称为“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主要是饮食经过脾胃运化生成,然后输送给我们的五脏六腑。后天之精除供给我们生理活动所需要的以外,其剩余部分就贮藏在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这些精微物质给养的时候,肾脏又把所藏之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一方面不断贮藏,另一方面又不断供给,循环往复,生生不已。这就是说肾是人体重要生命物质贮藏所的缘由。
三
肾是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的主宰者
人出生以后,由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相互滋养,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发育到青春时期,随着肾精的不断充盛,便产生了一种促进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质,称作天癸。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液,女性则月经按时来潮,性功能逐渐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以后,随着人从中年进入老年,肾精也由充盛而逐渐趋向亏虚,天癸的生成亦随之而减少,甚至逐渐耗竭,生殖能力也随之而下降,以至消失。这充分说明肾精对生殖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生殖繁衍之本。如果肾藏精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性功能异常,生殖功能就会下降。
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精的充盛,而精气的生成、贮藏和排泄均由肾所主,故有“肾主生殖”之说。根据这一理论,固肾保精便成为治疗性与生殖功能异常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
肾是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晴雨表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人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衰老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称为寿命,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中医认为人以五脏为本,而肾为五脏之根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由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而呈现出生、长、壮、老、已的不同生理状态。人从幼年开始,肾精逐渐充盛,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到了青壮年,肾精进一步充盛,乃至达到极点,机体也随之发育到壮盛期,则真牙生,体壮实,筋骨强健。待到老年,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由此可见,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如果肾精亏少,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如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成年则现未老先衰,齿摇发落等。所以,对生长发育障碍,如“五软”“五迟”等病,补肾是其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补肾填精又是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中医学历代文献中延缓衰老的方剂,以补肾者为多。
五
肾是人体水液代谢的枢纽
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水喝人后,通过脏腑的功能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另一方面,各个脏腑组织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在这一代谢过程中,肾的蒸腾气化使肺、脾、膀胱等脏腑在水液代谢中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被脏腑组织利用后的水液从三焦下行而归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分为清浊两部分。清的再通过三焦上升,归于肺而布散于周身;浊的变成尿液,下输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如此循环往复,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另外,肾的开阖作用对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有一定的影响。“开”就是输出和排出,“阖”就是关闭,以保持体液相对稳定的贮存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人的肾阴、肾阳是相对平衡的,肾的开阖作用也是协调的,因而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在病理上,肾主水功能失调,气化失职,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常,关门不利,阖多开少,小便的生成和排泄发生障碍,可引起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若开多阖少,又可见尿多、尿频等症状。
六
肾是人体呼吸运动能够平稳和深沉的重要保证
可能有些人会问,呼吸不是通过肺进行的吗,怎么又与肾有关呢?我们的呼吸虽然主要与肺有关,但是中医认为我们吸入的气,必须下归于肾,只有肾气摄纳的功能正常,呼吸才能通畅、调匀。正常的呼吸运动是肺肾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吸人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
四
肾与耳、二阴、骨、头发、唾液有密切联系
耳为肾之窍
耳位于头面部之两侧,为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其与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反之,肾精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故临床上常常把耳的听觉变化,作为推断肾气盛衰的一个标志。人到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退,故听力每多减退。
二阴主司二便
前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口的总称。前阴具有排尿和生殖功能。女性的阴道还是排泄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属于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才能完成。因此,尿频、遗尿、尿失禁以及尿少或尿闭,均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后阴:指肛门,为排泄大便的器官。肾主封藏,为胃之关,既开窍于前阴,又开窍于后阴。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导功能,但脏象学说常常把大肠的功能统属于脾的运化功能范畴。脾之运化赖肾以温煦和滋润,所以大便的排泄与肾的功能有关。肾的阴阳失调可出现泄泻、便秘等大便异常。
骨之主为肾
骨,泛指人体的骨骼。骨髓能充养骨骼。肾主骨:因为肾藏精,精生髓而髓又能养骨,所以骨骼的生理功能与肾精有密切关系。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滋养,能强劲坚固。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空虚,就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骨骼发育障碍。所以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的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均与肾精不足有关。
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也是由肾精所充养。故牙齿的生长、脱落与肾精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所以,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都是肾精不足的表现,常用补益肾精的方法治疗,临床有一定疗效。
肾之华在发
头发,又名血余。发之营养来源于血,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壮而润泽,故又说肾“其华在发”。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与肾精的关系极为密切。
肾在液为唾
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多出于舌下,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唾是由肾精所化生,然后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之金津、玉液两个穴位,分泌而出。
唾与涎同为口津,即唾液。较稠的是唾,较稀薄的是涎。涎为脾精所化生,唾为肾经所化生。唾液除了具有湿润与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以及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外,还有滋养肾精之功。因唾为肾精所化,多唾或久唾,则易耗肾精,所以气功家常吞咽津唾以养肾精。
八
看不见的足少阴肾经
中医所讲的经络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在临床上根据经络理论进行治疗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足少阴肾经的循行部位主要是:起于足小趾端,斜向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然骨穴),经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上行,出胭窝内侧,直至大腿内侧后缘,人脊内,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主要分支有两条。腰部的直行分支:从肾上行,通过肝脏,上经横膈,进入肺中,沿喉咙,上至舌根两侧。肺部的分支:从肺中分出,络于心,流注于胸中(膻中穴),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足少阴肾经主治: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足少阴肾经所联系脏腑:属肾,络膀胱,与肝、肺、心有直接联系。
足少阴肾经主要腧穴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共27穴,左右合54穴。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