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随笔】在灵璧,晏老师当年一张保单的沉没



   一张保单沉没记

文/晏金福 78岁




第一次接触保险业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我工作的灵璧师范学校正处于办学的黄金年期。学校慷慨地为全体教职员工每人办了一份一年期的家庭财产保险。保额50元,一年内不出险,50元返本归个人。有人可能觉得区区50元,不值一提。殊不知,那时我们的月工资还不到100元啊。那50元还不抵得上现在的两千元!

巧的是那年暑期我新买的一台彩电遭雷击,修理花了213元。开学后,我班的一位女同学自报奋勇说:“我和保险公司经理是亲戚,我找她给你理赔。”她去问那位经理,经理告诉她:“需要发票和气象局的证明。”我到修理店索要了发票,并出了税金。又跑到气象局开具了雷电证明。一应手续连同我的保单送去后,那经理说:“可以了。”

我本以为手续齐全,赔款很快就会到手,可是两个多月过去了,一切犹如石沉大海。我让学生去催,带回来的消息是,保险公司因为搬办公室,我的材料搞丢了。理赔档案应该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材料吧,怎么可能丢失?我觉得有点荒唐。到了年底,老师纷纷拿着保单,去取回自己的本金。我让学生去要我的保单,回答是保单也丢了。这下好了,理赔不成不说,连本金都被吞了,搁你,能接受吗?

随着这张保单的沉没,我和保险公司的“初恋”就匆匆结束了。时间虽短,却给我留下了顽固的“恋爱恐惧症”。从此,只要一提起保险,我就从心里排斥。保险从业者即使说得天花乱坠,我也是这耳听那耳扔,别想打动我的心。不知保险业何时、还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本文作者为晏金福老师,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磬乡文学》杂志主编,灵璧家园网文学版版主,灵璧著名作家,著有散文故事集《岁月悠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