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杂谈】老宁谈:灵城地名之我见
啦啦灵璧县城地名的呱
文/如果有来生
先说几句题外话。
我最近年把二年,通过“灵璧家园”网站与“灵璧家园”微信平台等,对灵璧县政协工作情况了解的多一点,总的感觉,灵璧县政协,工作局面很活跃,涉及民生内容多,成效看得见摸得着,越来越接地气!借此机会,给灵璧县政协点个大大的赞!
言归正传。
今天早饭后打开微信,看到“灵璧家园”报道一部分灵璧县政协委员关注灵璧县城地名规范这个事,精神为之一振,心里头连说怪好几个好!
灵璧县城的地名,一直经受着动荡和折腾。文革前,县城里人烟稀少,感觉不大明显。居民们也不大理睬官府给仅有的四关大街起名改名,一直由着自个性子吆喝着,反正也没指望四关大街答个到或大喊一声哈依。1966年史无前例的大革文化命开始后,灵璧县城街道的名字也被殃及池鱼。比如,隅顶口朝南那条南关街,革命小将不许叫它“民主街”了,改名叫“反修街”。后来,这样叫,那样叫,不是这个名就是那个名。到了2000年前后,忽然改名叫“龙山中路”,时间不长,隅顶口以南路两边一夜之隔又竖起几块牌子,一看,这条街有两个名字!有的叫“龙山中路”,有的叫“建设路”。有热心人到县政府反映这个事。几天后,县委大院闲人们在传,说,这个事跟民政局、建设局这两个局的局长闹别扭有关。于是,常务副县长开会协调。到了会议室里,大家才知道,灵璧县还有个机构叫地名办。这个地名办设在民政局。凡是灵璧县境内的地名,都由他们管辖,该叫什么名,不能叫什么名,统由他们提供依据和理由,才具有权威性。协调会究竟开了多少回,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叫“龙山路”的没尅过叫“建设路”的。没办法,叫了没多长时间的“龙山路”只得改名叫“建设路”,一直叫到现在。细心的居民或许会发现,灵璧工商银行的国家级的坐落地址和移动公司第一家门店的招牌名称一直都没改,还叫“龙山中路营业厅”。
一条大街,一条路,起个什么名字,是大有讲究的!一定程度上,彰显着这方水土的人文高度和文化品位!绝非某个官大的拍个脑瓜子或拍个腚瓣子所能奏效。应该跟这个地方的文化渊源、历史典故、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名人名士、约定俗成等等因素有牵扯。还应该健康向上,易记,好叫,郎朗上口才行。不然,生命力也比较脆弱,也经不起时光潮流的大浪淘沙!比如,西关外那条通往下楼和房村的公路,一开始叫“朝王集去的路”,后来叫“农民大街”,接着叫“凤山路”,再后来,某领导巨手一挥,改了个很大气的名字,叫“迎宾大道”。呵呵,你想怎么吆喝都管,老县城人是不理你那一套的,多数还叫它“农民大街”,至今还有人念念不忘叫它“凤山路”。细心人会发现,有些车辆牛逼哄哄的,对交警的依法管理有时洋洋不睬。只是因为,那些车辆前挡玻璃内侧有块白底黑字牌子,上写“凤山北路五号院”。您知道那是哪路大神居住地吗?那是灵璧县公安局的办公地点。“农民大街”改名叫“凤山路”以后,西关桥头以西那条西关大街朝西第一个十字路口右转那条南北路,就叫“凤山北路”了。至于几号院怎么个排序,不得而知。
如今的灵璧县城,面积已经或正在扩大,以往的城里人与城外人的界限,早就被变迁改写。与此同时,四关大街的叫法,显然无法与时俱进。给延伸的街道、扩展的道路,起个规范名字,已成当务之急。
建议灵璧县政协这几个提议人,不妨去灵璧县档案馆,翻翻民国前后的那几本线装本的老县志;去灵璧县方志办,查查文革后的新编县志;去灵璧县地名办(不知这个机构今日安在),咨询工作人员,看看他们资料,听听他们意见和建议。等等。这是内查。再说外调。可以走访周围县市的地名办等相关单位,去调研调研他们是怎样给城区街道和道路起名字的,有成功的经验可以举一反三,有总结出来的教训也可以事前汲取。
规范地名,是个大好事!既然咱们领手了,那就得尽全力尅好才管唻!那就得让咱们的劳动成果经得起多数人评头品足,经得起历史检验才管唻!恁说俺说的可是这个理?
谢谢啦!
写于2017年12月18日上午九点半到十二点十五。
本文作者原名宁广荣,原灵璧卫生局局长,喜好在码字中体验人生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