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总是“跟亲戚结婚”?
《红楼梦》里,一大家子全是亲戚,谈情说爱时我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汉代吕后还曾经把自己的亲外孙女嫁给了自己儿子,就相当于外甥女和舅舅结婚。
为什么表兄妹能结婚,同姓的堂兄妹就不行?
年度重磅中国史巨著《五万年中国简史》中,详尽解释了这背后的原因——
周人用这种关系,把姬姓的血缘管道和天下所有姓氏都连起来了。这并不是因为,周人意识到了血缘太近会导致生育恶果。而是因为同姓不婚实际形成了一种功能:联合异族。周人的女儿要嫁出去,也要大量娶异姓的女儿。你不是相信血缘吗?那我们就建立血缘。你是东夷,我是华夏,那我们结了婚,既是东夷也是华夏。所以这个姑表亲,实际上就起到了一种融通血缘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诗经》里面头一首诗就是《关雎》。现代学者都把它视作一首爱情诗。但说它是爱情诗,却不完全准确。这是一首恩情诗,强调有情人成眷属;也可以说这首诗不是表达爱的,而是祝愿结婚的人婚后幸福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的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没有人这样去表达爱情。在《礼记》里面,也谈到了婚姻的重要性。鲁哀公问孔子,我们是大男人,又是贵族,怎么还去亲自迎接女孩呢?孔子说,亲迎之礼是把这个女孩请过来,她上给你伺候祖庙,下给你传宗接代,你不去亲迎,行吗?周人要以极少的人口统一天下,四方诸侯有很多不是他的同姓,他必须通过一种婚姻关系来达至一种血亲。所以说周人中的贵族,如果结婚的话,叫“一娶九女”。他不娶一个姓氏的,他要迎娶多个姓氏的女子来填满他的后宫,他们的女儿出嫁也遵循类似的原则。比如东周时期周王要将女儿嫁给齐国,那就要遵循“媵嫁制度”,即公主要带着她的妹妹和她的侄女——陪嫁女,以及两个同姓国家的女子陪嫁。为什么这么干?这实际上就组成了一个“女子小别动队”,到人家家里面去,把人家后宫占满了,伺候公婆,生儿子。生出儿子来,下一辈齐国君主,就跟周王室有了血缘关系。所以,在《左传》中,周王在春秋时期见了同姓诸侯,叫他们伯父、叔父,这种姑表亲关系就建立起来了。周人所处的社会壁垒重重,异族信奉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周人不对抗,他要融通,其中婚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当然,在其他方面他也融通。所以到了春秋后期,周人和其他人群的界限就彻底消失了。我们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立国一定离不开手工业者。《左传》中记载,有很多手工业者从殷商遗民中被选调出来,到东方去立国,他们的身份还是不低的。比如说鲁国人给他们立一个土地庙,按照他们的方式去祭祀,给他们一定的权力,这些人都在城里面住,也就是所谓“国人”。他们实际上就是一群周人及殷商人。站在当地土著的角度来看,周人和殷商人都是外来闯入者,但他们并没有形成对峙。因为对峙的苗头在还没产生时就被周人消除了:用婚姻联合当地土著的上层。《左传》里面记载鲁国君主的夫人们,有的来自宋国,有的就是来自当地的那些附庸国,比如说风姓、仁姓,这些姓氏都是当地的土著,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缓和矛盾,所以慢慢界限就消失了。这个变化,对于中华民族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民族在大地域建立文明,一开始必然需要有的智慧。殷商人采取的是武力征服的模式,周人放弃了这一点后,要找到新的方式,其中硬性的制度就是封建。跟封建制相配的是宗法制的形成,也就是血缘关系的制度化。比如说周文王有兄弟,他的兄弟还要生儿育女。那么在这一支里,有的封建出去,去做一个诸侯,还有一些留在陕西。随着这个家族慢慢延续,这个家族的人就会有一个宗族长,但是无论如何,最终的祖庙就是文王的。这个族群,永远在中央有股份,在中央的代理人是它的大的宗族长。王要统率这些人群,就找这个宗族长,这个宗族长再找下面的小的宗族长,这就是宗法制,层层不尽。周人试图通过这种措施统一天下人。有些诸侯封建出去了以后,他们是第一代,之后他们的嫡子当了君主,嫡子还有其他兄弟,其他兄弟跟周王的关系也是一样的。大支套小支,像网一样,永远往外伸,网纲或者是在王室手里面,或者是在诸侯手里面,但是最终的总纲在王室手里面。因为周王是天下诸侯的嫡长子,他还是天下异姓诸侯的表兄弟。有一些宗法制的成员,已经很贫寒了。但是,说起来,他还是周文王的弟弟、哥哥的一支。在观念上,他还认为他是周文王的后代,这就是宗法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