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散记之村里的外地人|原乡

【每年回家,故乡都有变与不变的故事。关于变的故事越来越多,不变的故事越来越少,且越来越沉重。走马观花后,随手记录一些浮在表面的东西,也是一种好习惯,至于这变与不变背后的速度与沉重,沧桑,需留待专业学者。不过,等他们想起来的时候,也许已无踪可寻了。本文是2015年春节回乡的散记。新的变与不变,我也会继续照录,留待做一些无处可寻时可资回忆的参考。看情况,陆续发几篇。】

(港桥的瑞声科技园工人春节返乡场景,瑞声工人基本来自全国各地。故乡周边许多大小工厂,来自四川、安徽、河南、江苏北部地区的人非常多。图片来自网络)

外地人,是故乡乡下对在这儿打工的人的统称。

我的故乡常武地区,曾是苏南模式的核心地区。经济尚算发达。

这些年故乡操着各式普通话的外地人多了起来,尤其年轻人,这是经济发达的一个标志。

比如离我家不远处的原来的港桥老镇(已拆迁)附近的那家著名的电子厂,在此打工的外地年轻人数量之多,曾让我瞠目。

如今周围的厂里,外地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在工厂周边的村子里租房。

我们西边的村里,有不少外地人租住,我们东村也有几户外地人租住,再往东的村子住得更多。

我前些年回去,路上遇见了不少讲着普通话的陌生的面孔,都是这些外地人。母亲告诉我,这些外地人一向是先来一个,或者一户,然后再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来。

我们村向来比较保守。但今年回家,我发现叔叔家门口很热闹,以为是堂妹回来了,过去一看,发现是租住的外地人。弟弟告诉我,婶婶把房子出租了,自己只住了一间。

这是我们这个小村的第三户外地人租户。

我们村上第一户外地租户,是在附近上班的两口子。最初是两口子,接着是孩子和其他亲人。孩子就在附近学校读书——故乡的朋友曾给我介绍过故乡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读书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母亲也告诉我这家的孩子很好,学习也很认真,如今都考上大学了,他们跟住在西边那个村上的一户,应该是亲戚。

前两年春节,这家人没有回家,过年时他们的亲戚也来了。跟本地人一样,他们也晒风干的猪肉鱼等,还种着屋前房东的菜地。我跟他们聊过天,他们是安徽人,已经来这儿好多年了,过去只是在农忙时回家,在我们村算是住得长的了。母亲和邻居有时也会跟他们聊聊天。今年全家回老家过年了。

第二户租户在我家隔壁,他们租了房子的后半段,骑着摩托车往返,因为是从后门出入,几乎不跟村里人打交道。

这几户外地人似乎都很安静,就像我们到了陌生的地方一样,虽说花了钱,还是小心翼翼的。他们尽量不和村里人来往,打招呼也很腼腆,总是生怕哪儿有不适。

每年都有人来我家打听房子出租事——我家房子有些大,都被弟弟拒绝了。弟弟和父母都不习惯每天必须和陌生人同在一个门厅进出的生活。

但是,无论是厂里,还是农田里,如今他们身边外地人的身影却是越来越多了。就像今年,村里出现了第三户外地人。

大年三十时,我跑去雪堰镇的吴稚晖故居,到达时门锁着。一位中年妇女靠在墙上,晒着太阳。

她看我围着房子左右逡巡,主动告诉我,可以找看管故居的吴老师,她每天早上8点来开门,今天也是早上8点来的,她就住附近。

这位妇女是租住在故居后面楼里的四川人。如果不是她开口,我定以为是本地居民。

我问她四川哪儿,她说是眉山人。

哦,跟苏东坡是老乡。我说我去过眉山。她笑呵呵地告诉我,她们家离苏东坡旧居很近。

我告诉她,苏东坡流寓江南,喜欢常州,后来死在常州,常州有他的衣冠冢。

中年妇女说这个不知道。但她们全家以及姐妹都来这边好几年了。而就在一河之隔的吴氏祠堂里,如今居住的全是外地人。

过去辨别外地人很容易。最早的时候,仅凭衣着、神态就一眼能分出谁是外地人。如今则需要开口才能分辨了。

或许,最初的时候,外地人的称呼带有隐藏的歧见,就像我们小时候喊“江北佬”那样。

不过,这些年,外地人越来越多了,村村都住上了外地人,每个厂都有了外地人,自己的子弟也是跟外地人尤其外地的年轻人一样,学习工作穿着,一样逛同样的商店玩同样的游戏,甚至也开始说发音不准的普通话了。谁又能在表面上分出谁是本地人谁是外地人呢?

就算分出又有何意义呢?

故乡的外地人的称呼,还停留在传统社会的固执己见上。但自由迁徙就业生活却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社会开放的特征,这一点正在随着本地传统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在变化着。

也许有一天,对于故乡的人来说,外地人的称呼,会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上,而外地人在我故乡生活的那种小心翼翼,最终也会消失。

这一点,在故乡的公共服务机构中,其实已经实现。

关于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 【衍水散文】碾盘沟——不是故乡的故乡

    每日一句 这个世界太拥挤了.没有比夜更深的伤,没有比梦更短的遗忘,最爱的故事在黎明前死去,最爱的人给我总是惆怅. --川端康成 碾盘沟--不是故乡的故乡 碾盘沟村在灯塔县城南面,从父母单位出发骑车大约 ...

  • 刘晓林:遇疫情居故乡散记

    遇疫情居故乡散记 刘晓林 庚子岁初,鼠年大疫.诸因相叠,长留故乡一月有余.惊蛰至,花开春暖,我欲离乡.遇事见人,将所思作记,留来日再观. 小年过后,貌如寻常,一切如故.年前置果蔬,购酒醇.就近赶集,感 ...

  • 离开故乡,你有没有后悔呢?

    离开故乡,你有没有后悔呢?

  • 生活技巧|房子那些事儿第二弹之租房选房篇

    今天来说说租房如何选房的问题. 其实买房选房和租房选房很多因素都是相似的,但也有些许不同,租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短期住所,除了超一线城市会有人选择一辈子租房外,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买一套自己的房子的. 1 ...

  • 故乡的痛与牵挂

    本文为读者来稿中优秀稿件 经作者同意原创首发 胡靖 <故乡的痛与牵挂> 有一种漫天的星光,跟随你的脚步,你离开家的这一年,两年,从来不曾言语.有一种低低的回响,恍然如梦,也成过往,再回首, ...

  • 生活妙招|房子那些事儿第三弹之租房装修篇

    今天,我们来继续说说房子那些事儿之租房装修的注意事项. 开篇先温馨提示,除非是要很长很长时期租住在同一个房子的伙伴,否则小编并不建议对租住的房子进行大装修或者精装修,一来有些房东并不希望租户对房子私自 ...

  • 成都乐伽公寓 “ 跑路 ” ,选择长租公寓如何避雷?

    从2015年开始,成都长租公寓市场野蛮生长.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16家以上长租公寓品牌落地,包括万科泊寓.龙湖冠寓.成都天投.城投等平台.  大浪淘沙,近期部分企业开始倒下,并引发了一场房东与租客的 ...

  • 我们这个时代的小强盗——回乡散记之二|原乡

    [每年回家,故乡都有变与不变的故事.关于变的故事越来越多,不变的故事越来越少,且越来越沉重.走马观花后,随手记录一些浮在表面的东西,也是一种好习惯,至于这变与不变背后的速度与沉重,沧桑,需留待专业学者 ...

  • 姚起:回乡散记之一

    回乡散记之一 姚  起  ⊙高铁上 疫情被控制后的一个下午 我被思乡的情结 押送上回家的高铁 凯里到邵东平时是两个小时车程 这次却m走了三个半小时 高铁怎么也会这么慢,这么慢哦 站前广场接站的三个人, ...

  • 回乡散记 黄志华

    看望完姨夫,忽想到去曾赵园散心遣意.时维仲夏,曾赵古园,观荷其时.菡萏成花,翠叶并擎.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荷,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是荷,真乃物华天宝.然吾非敢 ...

  • 汪建中:回乡散记

    回 乡 散 记 汪建中 如今我的"工作"是在合肥送接外孙女上学.国庆节,孩子放假,女儿的小家有自已的安排,我也就放了假.老伴也在上海给小女儿带尒.我似乎哪里也去不成,哪儿也不想去. ...

  • 周刚振 || 读郝忠锋的散文集《回乡散记》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回乡散记(四)

    来自话题 #桃花庄园,散文天地 3802篇 文字:熊彼德原创 图片:自拍+网络,致敬原创者 音乐:朋友,来自酷狗 编辑:熊彼德 我在故乡鄂州市华容镇生活学习了十八年,大学毕业后到鄂城区生活工作了十七年 ...

  • 回乡散记

    回乡散记 -by 如烟 仲春时节,小城处处春色锦绣.依依杨柳春风轻渡,桃杏纷妍漫山秀春.今天是我们父女四人约定的"回乡"日.没有贺诗人笔下描摹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 ...

  • 再回首‖王春莲:回乡散记

    7月底,趁着侄儿从美国回家小住几日的机会,咱们兄妹六人也找到了回家小聚的理由.短短五天时间,过的还真是充实. 自离开家乡至今已35年,这是第一次在非过年过节的日子里兄妹们回家齐聚,凑巧这次大家的新生家 ...

  • 央视播《原乡》牵动台湾老兵情 离乡30年一人回乡

    3月12日,王玉江在家中讲述自己的回家历程. 由海峡两岸共同投资.历时6年创作的电视剧<原乡>昨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原乡>以1987年台湾地区宣布开放探亲为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