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李弈琛

其实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的原话是这样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也是自古就流传下来的,但真的是正确的吗?

从我找的素材上来看,确实值得质疑,有一个素材是这样写的。“刘备,他“弘毅宽厚,知人善任”,从不怀疑忠心耿耿的部下,刘、关、张、赵、诸葛几乎一起谱写了天下亘古传奇。”仔细一想,要从历史上来看,蜀国确实是最早所灭亡的,客观来说他们书写的不是传奇,而是一次失败,哪怕他们是三国之中最有人性的国家,但既然是灭亡了,就是失败了,管理者就是没有用好人,没有统治好国家。

要从三国上来看,魏国无疑是成功的一个。他们的统帅曹操,虽被称为一代枭雄,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才华,以及他出色的管理能力,可以看出曹操有多么的珍惜人才,举个例子来说,关羽,他怎么可能会让曹操所真正信任呢?哪怕曹操知道他一心想蜀,但曹操还是义无反顾地收留了他,这不就是疑人要用吗?事实证明,曹操是正确的,在最后他还是使关羽有所感恩,在华容道之中关羽也将曹操放行,这才使得曹操有东山再起的能力。但还有一个人,曹操就做到了:疑人要用,但曹操的接班人,却因为“用人不疑”才导致魏国最终沦落,这个人就是司马懿,在魏国与蜀国抗争时,司马懿便是可以和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虽说司马懿最终策反,可曹操还是选择了让他当军师,这才使得魏军势如破竹,接连灭掉蜀国和吴国。可后来,曹操的接班人曹丕,就因为用人不疑,才导致司马懿策反成功,使得魏国也灭亡了,如果他能像曹操那样,用人要疑,不难想象,中国的历史又会有重大的改变。

回到之前的例子,在我听三国演义的时候,感觉刘关张死后的蜀国,压根就没有一个可用的人才,仅仅是诸葛亮,一个人维持大局,可不可以说就是因为疑人不用,才导致全国上下有才能的人,都被淹没,最终导致蜀国灭亡。那我们还可以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而什么是疑人呢?就是我们怀疑的人。可是我们的怀疑真正准确吗?就像曹操一样,无论是谁都知道曹操的多疑,难道他没有看出来司马懿要背叛吗,但他还是坚决地用了,这就证明,使用自己怀疑的人,只要做好了后手,他给自己带来的就只会使他的能力和收益,而在得到收益后,当他背叛之时,只要毅然而然的使出后手,就能让他背叛的损失如浮云一样消散,毕竟真正有才华,又完全忠心的人是不多的,况且谁又能够证明他们完全忠心呢,就像历史上这么多次的夺权一样,哪次不是在真正信任之后,才被欺骗,而那些看似可疑的人,有可能才是真正忠心的人,所以无论是疑人,还是不疑人,都需要我们用人要疑。

疑人不用,必将会得不到才华横溢的人,用人不疑,必将遭到别人的背叛,相反,面对那些令人怀疑,才华横溢的人,使用时,必将有所成绩,使用时再留有疑心,必将不再害怕他们的背叛。他们所能带来的也就只能是收益了。

(0)

相关推荐

  • 诸葛亮生前最毒一计,借司马懿刀,八天之内斩杀三国最可耻的叛徒

    古代历史上,最智慧的人物就诸葛亮了,诸葛亮是古代忠臣与谋臣的楷模,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感动了多少人? 水镜先生曾经说过:"凤雏卧龙,得一可得天下",大师钱穆 ...

  • 他30招败给赵云,20招败给马超,为何到三国后期就无敌了

    三国时期的中后期群雄割据的局面逐渐消失,三足鼎立的局面悄然形成.魏国在三足鼎立局面中占上风,蜀吴两国只能结成联盟对抗魏国.蜀国除了诸葛亮外,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五虎上将,这五个人随便哪个拿出来都是可以在战 ...

  • 魏国投降将士姜维,他为何对诸葛亮如此忠心,为蜀国卖力后半生!

    在蜀国中有一位大将十分出名,这位大将的名字叫做姜维,他是少有的智勇双全人物.姜维为蜀国的事业鞠躬尽瘁,可谓是十分难得.蜀国的发展也因他而得到了稳固,不然诸葛亮死后,姜维不在,蜀国肯定会大乱,让魏国趁虚 ...

  • 司马懿最惧怕的人并非诸葛亮,而是此人,他在,司马懿就不敢反曹

    一说到三国,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可是人才辈出的时候,大部分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出自这个时期,虽然是分裂,但三国的实力都很厉害.刘邦,曹操,孙权三个人作为三国的创始人,他们的能力都十分的厉害,背后的谋士也是 ...

  • 三国历史上七大刺客,最蹩脚的是曹操

    刺杀,自古以来都是一种让人心旌动摇的杀人方式.荆轲刺秦王,多么惊心动魄.在三国时代,也有几个刺客. 最蹩脚的刺客:曹操 提起三国刺客,大家首先会想起曹操.曹操从司徒王允那里弄了一把宝刀,潜入董卓卧房, ...

  • 刘备死后,为何蜀国幕落如此之快?诸葛亮屡战屡败?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记忆中一直都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新野都是他的代表性战例.他也为了刘备最为器重的军师.刘备死后,为何蜀国幕落如此之快,为何诸葛亮军事部署依然很好,为何意外伴随到来. 刘备,诸葛亮 ...

  • 诸葛亮:君不疑臣,臣不负君

    军师联盟剧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是个群星闪耀的年代,有雄踞中原的曹操,有坐断东南的孙权,有百折不挠的刘备,有英年早逝的孙策,怎么也绕不开,诸葛亮,字孔明. 奉命于危难之间 刘备47岁 ...

  • 杀死张郃时,诸葛亮才发觉自己中计,悲痛不已道:杀错了

    身为三国时期魏蜀两国的军师,司马懿和孔明的龙虎斗真的是很精彩.不过跟诸葛亮相比,司马懿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诸葛亮是刘皇叔亲自为阿斗选的"相父",虽然还有李严这个托孤之臣,但是到后 ...

  • 司马懿临死前,留下了十七字遗言,直接说出了空城计的真相!

    相信大家都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也看过很多和三国有关系的电影,电视剧.可以说无论是十几岁的青年还是五六十岁上了年纪的人,都很喜欢三国这个题材.三国这所以这么受欢迎,我觉着有一个很大的原因 ...

  • 世界不曾亏待每个努力的人 ---李弈琛

    我认为世界上有一种绝对的失败,那便是放弃努力.也就是说只要努力了就算不上失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想收获成功.但成功是没有捷径.只有努力才能收获成功.就像艾迪生说的: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 ...

  • 奔跑吧,少年---李弈琛

    意味着丰收的秋天来了,新的一学期---初一,开始了 初一,一个梦想起航的时间.告别了小学的五彩缤纷的生活.正式进入严肃.充实地初一.也正式从一个儿童变成了少年. 这次的主题是奔跑吧.我觉得,奔跑并不仅 ...

  • 嘴与手的区别,说与做的差距,要言行合一----李弈琛

    最短的距离是从手到嘴,最长的距离是从说到做. 这句话的意思显而易见.从人的身体来看,手到嘴最多不到1米.可以说距离是非常的近,可是从说到做,便没有那么容易. 嘴和手只是身体的部位.而从说到做却都是由这 ...

  •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李弈琛

    读书就好似旅行一样,跟随作者的思想,跟随作者的脚步,进入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开启一段或惊奇.或开心.或悲伤的旅程,这就是读书时精神的旅程. 但在我看来,身体的旅程是比读书高一层的,就像古代人说的:读万 ...

  •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走到地老天荒---李弈琛

    在人的一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了,在我的人生里也是这样的,父母在我心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从我小时候开始,就是跟随着他们而成长的.也可以说是他们的陪伴.他们的守候.他们的举止,才造就了我的现在 ...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李弈琛

    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先谋虑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要 ...

  • 思想是永不过时的美丽---李弈琛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涌现出了太多的名人,他们却都如正常人类一样.在历史长河之中转瞬即逝.渐渐殒灭,那他们是怎么被后人所铭记的呢?绝大多数都不是因为他的肉体或他的外表.而是他们的思想.他们那经久不衰. ...

  • 春的靓丽与青春的活力---李弈琛

    窗外有一棵老树,风吹,叶唱,沙沙作响.有时,带着沁人心脾泥土的醇香的风,就涌进这狭窄的窗框,带着浓香弥漫了整个房间.每当这时,窗外的老树就冲我挥了挥枯黄的手. 又是一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折射到我朦胧 ...

  • 行走在路上的修行---李弈琛

    修行是指宗教中的修炼或修养德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这是我在百度中所查到的修行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