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怎么处理家校关系?

中国家长和老师的微妙关系:

一边上纲上线,一边极力讨好

前段时间,一条足有3000多字的微博震惊了广大网友。一位妈妈在这条声泪俱下的微博中,“揭露”了一个体罚学生、收家长好处、甚至有性骚扰行为的老师。
看到这样的信息,不管有没有孩子,很难不为之愤懑。于是,广大网友纷纷贡献自己的善良和好心,一天之内,100多万人转发,400多万人点赞,准备用键盘帮这位妈妈讨回公道。
结果仅过去一天,事情直接大反转。警方通报,所谓的声讨,全是这位妈妈的炒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这件事情本身很荒谬,但足以窥见家校关系的尴尬:一方面,每年源源不断的虐童丑闻引发家长的焦虑,卑微地迎合老师;另一方面,有的家长戏精上身陷害、讨好老师,为了自身利益试图掌控全局。

不管是哪种所作所为,都折射出了一个共同问题:家校关系中的信任危机。家长不相信老师会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于是一点小事也哭天喊地,上纲上线。

那么,大多数的老师,真的会自发地偏见对待每个孩子吗?

据我的了解,大部分老师其实并没有精力干这个事,老师批责你的孩子更多,可能只是因为在这件事上,你的孩子水平处于下游,希望鞭策孩子往上走。换个角度想,如果你的孩子得不到任何反馈,你是不是又开始焦虑,这老师是不是不管我家孩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只要家长想焦虑,怎么说都是问题。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担心孩子有没有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而是当孩子收到批评的时候,如何缓解孩子的情绪落差,让批评起到认清落差的作用。

其实,老师也害怕面对动不动上纲上线的戏精家长,恐惧后宫佳丽三千的感觉。大多数老师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像我孩子的老师,除了群里比较官方的通知,日常与我们家长交流都是通过电话 ,一方面让家长直接听到老师的语气,了解到老师的态度,不会看见一句话就想入非非,另一方面不会留下图片证据,以免恶意截图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除此之外,尤其是中小学老师,筛选难度是很高的。所以中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受到老师欺凌的可能性其实很小,如果家长觉得老师不作为,很可能是老师作为中立方,有所顾虑,难以下手。老师故意冷暴力等问题其实不多见,家长只要注意好孩子的日常状态,就不用太担忧这类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正造成焦虑的,其实是家长自己内心的攀比,自以为老师也是这样,但其实老师面对这几十个孩子,真的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去做这件事。家长应该对老师有更多的信任。

没有绝对完美的学校,

也没有绝对完美的老师

家校关系,其实就像医患关系,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就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

家委会其实就是别扭的家校关系中的产物。之前和一位家长聊天,他和我讲述了在家委会中的真实感受。

在学期刚开始,这位家长加入了家委会,希望把自己认为好的、但公立学校不能提供的东西,都通过家委会实现。这样想当然的家长当然不止一位,这位家长进入家委会后就发现,群里每一位家长都精力旺盛,要不要集资买个空气净化器、孩子的课间活动怎么充实、孩子的班服要什么图案,甚至每天课后扫地安排家长打扫卫生、扫哪里、怎么扫都要安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才呆了一天,这位家长就感到极度不适,每时每刻“滴滴滴滴”的通知声刺痛家长的神经,由于无法跟上其他家长的热情,这位家长在群里有些不知所措的尴尬和折磨。

有一天晚上,女儿很生气地来找他:“爸爸,为什么我们表演的头花那么丑?为什么在家管我,去学校也要管我呢?”这位家长从此退出了家委会。

因为他意识到:无限靠近孩子的成长空间,并不是一件好事。老师和孩子的所有表现都被家长放大,这种被操纵的感觉,给了老师和孩子太多的压力,对孩子的成长,一点好处都没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不同意学校的某项规定、不喜欢老师的某种作风,这都很正常。但是,很多事情,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就像上面这位爸爸,他可以退出家委会来表明态度,告诉他的孩子:爸爸不会限制你,爸爸鼓励你快乐成长,但他阻止不了家委会的存在和无限管控。

当然,也可以让孩子转学,可谁能保证新学校没有其它各种各样糟心的事呢?

所以,只要不触及原则性底线(校园欺凌、老师暴力等恶性事件发生),如何让孩子在现有环境下更如鱼得水,才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不能教孩子顺从,但更不能让孩子被学校对立。这只会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受煎熬,可能惹毛老师,也可能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和排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道理和我们买东西一样,没有绝对完美,但只要满足了我们的首要原则,不触及雷区,那它还算一件令人满意的合格品。学校就相当于一个产品,有好有坏。公立学校的老师认真负责、经验丰富,但硬件设施条件上可能略逊一筹,私立学校会积极满足家长和孩子的各种需求,但教学经验不一定充足,教学内容不一定扎实,学习氛围也不及公立。

无论是哪所学校,你的孩子进入这里,意味着你得支持学校,这是为孩子更好地适应这所学校作铺垫。

没有完美的学校,没有完美的老师,没有完美的家长,在这样相互理解的前提下,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成长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家校关系,

我们最终要回归理性

同为家长,非常可以理解每一位家长护子心切的心情,可不善理性,急于行动,或者害怕惹怒老师,带来的伤害,都可能反噬到孩子身上。保持冷静地面对家校关系,找回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许才能最大程度地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1.不要受沉锚效应影响
前段时间,中国传媒大学女研究生黄静怡坠楼身亡引发关注。家属微博发文称,黄静怡是因为被导师薛燕平刁难,导致其精神崩溃选择坠楼轻生。一时间,所有的批评都倒向导师一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天后,导师薛燕平公开发文表示,网上流传的聊天记录被断章取义,并公布了自己与黄静怡的完整聊天记录,恳请大家以理性态度看待一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舆论发酵的那几天,可以了解到,这位老师平时确实比较严苛,甚至有些冷漠,但这位老师在原则性的问题处理上,并没有什么错误,也没有证据证明导师对论文的把控与孩子跳楼有必然因果关系。如果说到了研究生阶段,面对老师的否定,还不能用更成熟的方式解决,这是老师的失职,还是家长和学生本身的问题?
而且,看了导师公布的聊天记录,就会发现,孩子跟家长的关系还是有问题的。再说了,就算纯粹是因为论文不过关的问题,也不是老师的错。大家不要对大学有太多误解和幻想,不要认为考上了就一定能毕业。大学早就不是义务教育了,择优毕业无可厚非。孩子有情绪问题,应该先申请休学治疗,这方面家长和导师都有疏忽,但老师一定没有绝对责任。
不爱思考的人最易受煽动谣言的煽动,所以自作多情的愤怒一触即发。面对信息的狂轰乱炸,无论是谁,克制冲动,了解真相才是最好的姿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客观看待老师,不必低踩,也不必捧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个别老师搞暗箱操作、特殊对待,其实正是利用了家长的护子心切?

家长得客观看待老师的地位。认可老师的劳动成果,尊重体谅老师的工作,这无可厚非。但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该把老师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因为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老师的权威性,如果孩子受到了欺负,他们也不知道怎样去反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一场风波之后,对于处于绝对弱势的可馨来说,没有任何改变和帮助,事情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走向了最不幸的结局。家长如果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孩子是非常无力的。
以上这些事情都足以说明:在现在所提倡的“家校共育”体系当中,家长不能把老师贡上神位,要充当起学校严苛教育和孩子幼小心灵之间的“缓冲剂”,而保护孩子这事,老师无法代劳,家长还得亲力亲为。

只有平等的关系,才能让沟通变得有效,让家校协作代替多余的奉承。平等,这才是更健康的家校关系。
3.做孩子的同盟军

我们支持学校的规划,支持老师的安排,这是群体教育下的必要妥协。但对于那些关系到你孩子切身利益的事,就不能把什么事情都留给老师去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女儿的书写和班上练过一两年的孩子根本没法比,所以她不仅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还要饱受擦掉重来的痛苦。我非常理解女儿的沮丧、烦躁和崩溃,但也清楚练字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追赶上的,老师的批评虽然觉得腻烦但是不无道理。
在我看来,最现实的方法,就是我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教孩子认清自己与别人的落差,把进步细节化,感受到写字的快乐。如果我不和孩子站在一起,而是跟着老师一味指责,只会让她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你必须让孩子知道,你一直支持他,他没有在一个完全负能量的环境下成长。如果学校和老师在校园霸凌等恶性事件上不作为,或者解决孩子问题的方式非常粗暴无效,又或者某位老师的言行举止让你的孩子过得很痛苦,家长就必须做点什么。
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学校,可以强化学校对他的影响。如果孩子在学校就是存在感很弱的孩子,可以弱化学校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的成长,还是应该以孩子自己的感受为主,不要放大家长内心的焦虑妄想,也不要过度干涉,在孩子孤立无援的时候,父母一定会帮助他们,支持他们,就足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校关系看起来如履薄冰,是因为孩子是每个家庭最脆弱的软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无限制地放大自我的情感,把老师和孩子都刺得一身伤。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应该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初衷。

亲妈学堂(米妈):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一个公益纪录片导演。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留英双硕士,在读博士,有13年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我还是一位妈妈。三重角色使我时刻审视着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所有我分享的,都是基于自己从教、为母经历的真实教育案例和思考。我倡导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带孩子,也希望为妈妈们打造一个“舒适圈”,减轻带娃负担。欢迎关注、转发分享、讨论、提问,一起探讨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

往期内容推荐

谁拿走了孩子的想象力?聪明的妈妈,从不去扼杀孩子做梦的权力

家长宣泄情绪指南:这么做,让你和孩子的关系,越“吵”越亲密

更多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品专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