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镜像”?

提到这个问题,大家会不约而同的回答:就是镜子中映照出来的形象。这当然不错,问题在于:我们通常有这样的错觉:当我照镜子时,镜子中出现我的面容,我们就会认为,镜子中的形象就是“我”。

那么,这个“我”果真是“我”吗?当然不是,它只是“我”的一种形象,并不等于我,现实中的我是立体的,能说会道的,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但镜子中的我只是一个在镜子中的二维平面,无生命的映像。当镜子不在时,这个镜像就无法映现出来。

当代精神分析哲学家雅克·拉康就提出了“镜像中被误认”的伪主体问题。他认为,人主体从生命的一开始就不存在了,在儿童6…18个月时,儿童照镜子时,就把镜子中的映像误认为自己。(我也有这个生活经验,小时候照镜子,看到镜子中我的映像后,为了证实是不是自己,就把镜子翻过来,看看镜子后面有没有自己,当发现什么也没有时,感到很奇怪,但也确认:既然镜子后面没有其他人,那就是“我“自己)。对我的确认就是从这类所谓的“镜像“开始的,所以,我把镜子里的映像误作为自己,这就从一开始我就把“我”误认了。

这个镜子中的映像当然是哲学隐喻,它真正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如果在通过某个外界物的“中介”发现了自己,那么这个“中介“映现出来的不是我自己,而是一个类似但实质不同的“异象”。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作为映现我的在外物中介很多,总是在“映现”或体现着“我”,于是我就误认为自己,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是“自欺欺人”。

如果深入分析“我”与社会各层面,这类映现“自我”的“镜子”可以作出若干分类,最简单的“二分法”就是自我与社会,也就是“我自己制作的镜子”和社会制作的镜子。当然还可以从一些人文学科层面分类,这里就从以上“二分法”简要分析。

“我”自己的镜像说的是我把误认为自己的当做真实的自己。

比如,我40多年前“工农兵大学“毕业,其实大部分学了中学的文化课,但当时看着那个毕业证书,就误认为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了,这就是误认,就等于把镜子中的我误认为真实的自己。

去年春天回故乡,听弟弟说:村子里一个姓隋的中年人搞运输挣了一些钱,也就是百万元吧,于是他就买上了“宝马”,在县城买了套房子,还找了个情妇,走到哪里就自吹自擂自己是“大款”了。其实这种自我标榜,认同自己等于大款,也属于“镜像误认“,但距离真正的大款还相差很远,但他却沉浸在大款的陶醉中。

这类事例很多,就是在幻觉中误认为自己是个“大人物”了,或者是把本来自己不具有的误认为真实。比如,在马路上看到一些很丑的姑娘浓妆艳抹,一般是错觉自己很美,甚至与巩俐差不多…

以上是“自我镜像”。还有一类是由社会制造的镜像,这些就更多了,分别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学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具体事例就不说了,通俗的说:就是把社会设定的一些标准,规范,价值等等这类映现“中介”形象,等同自己或误认为自己完全“达标“,我见过的这类人很多。历史上也出现过所谓的“诰命夫人”就是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