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参加的宋代制科考试有多难?“入三等”居然让皇帝开心不已
很多人都听说过苏轼这样一则趣事:在对苏轼、苏辙御试之后,仁宗皇帝回到后宫高兴的对高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可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成绩并不突出,甚至连三甲都没有进,为什么仁宗会有这样一句话呢?经过考证发现,原来不是苏轼参加进士科科举考试后说的,是在苏轼与苏辙两人参加完制科考试,苏轼成绩“入三等”百年第一、苏辙成绩“入四等”之后说的。制科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考试能让仁宗皇帝如此高兴?为什么成绩“入三等”就是百年第一了呢?
科举考试
何为制科考试
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设的进士科考试,我们常说的科举考试一般就是指进士科考试;另一种就是不长设的制科考试。制科考试制科考试与进士科定期举行不同,制科考试也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是由皇帝下诏临时设置的“制举无常科”考试科目,目的在于选拔各类特殊人才。宋仁宗时制科考试设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茂材异等科等十科。制科考试参加者首先向两制(即掌内制、外制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呈送平时所作策、论五十首(策、论各25篇),两制选取词理俱优者参加阁试;阁试就是传说中的秘阁六论;最后才能参加皇帝的御试。通过皇帝的御试会得到一个等级凭证,共五级,四级以上算合格(一级最高)。
苏洵教子
苏轼参加制科考试的起因
嘉祐元年,苏轼参加科举考试前一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拜谒益州知州张方平。张方平早就听说了苏老泉家有两个天才儿子,对于苏洵到来目的也是心知肚明。于是张方平就给苏轼兄弟上了一堂生动的考试指导课。上完指导课不行了,张方平发现这俩孩子文采出众,于是出了个主意说:“从乡举,乘骐骥而驰闾巷也。六科所以擢英俊,君二子从此选,犹不足骋其逸力尔”。啥意思,就是对苏洵说,你俩儿子参加科举考试就驾轻就熟,轻而易举。六科(制科考试代称)才是选取英才的考试,你俩儿子参加也活松。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张方平按照秘阁六论的考试内容给苏轼、苏辙出了六题。两个毛头小子也不知道干啥的,就稀里糊涂的在房子里面答题。第二天写完之后张方平就给阅卷:“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于是在张方平的帮助下,苏轼、苏辙来了一次全真模拟,模拟成绩不错。再加上当时读书人的确认为制科考试地位比进士科考试地位高。于是苏洵让两个儿子参加制科考试。
苏轼
准备秘阁考试
嘉佑二年科举考试是我国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一次科举考试,考试中诗题为《丰年有高廪》,论为《刑赏忠厚之至论》。《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了论的第二名。《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的成名之作,苏轼在这篇六百余字的文章中阐述了其以仁治国的思想。据《宋史·苏轼传》梅尧臣读到此文时。以为其有孟轲之风,欧阳修看后,惊喜以为异人,准备以此文为第一,但又怕这是其学生曾巩的文章,为避嫌,降为第二。虽然在之后的殿试当中苏轼没能夺得状元称号,却让主考官欧阳修看到才华。参加完进士科考试之后,苏轼母亲不幸病逝,苏轼守孝三年,三年后苏轼在欧阳修、杨畋的推荐下向两制(即掌内制、外制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呈送平时所作策、论五十篇。经过两制筛选准许苏轼参加嘉佑六年的制科考试。
欧阳修
秘阁六论三难
秘阁考试是制科考试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次,阁试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考试范围宽泛。秘阁六论出题范围题目于“九经、十七史、七书、《国语》、《荀子》、《扬子》、《管子》、《文仲子》正文及注疏内出。”(七书是指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论题出题还有明数、暗数之分。据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论述,上下文关乎典章制度、用典的称为“暗数”(暗题),而不涉典制,也不用事,便是“明数”(明题)。近四十本书和这些书的注解都是出题范围,在其中随意选取出题,对应试者知识面要求很高。
第二、答卷内容要求严格。考试六道论题,在六论中必须写出论题,而且要求必须引用论题上下文,这样才能称为“通”。知道出处不能引用上下文的被称为“粗”。六论每篇必须在3000字以上,而且必须在一天一夜时间内完成。古文3000字翻译成白话文不下6000字,六篇将近4万字。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
第三、评卷严格。六论考试目的是推荐参加御试。秘阁考试以六论四通为合格,合格之后会被划分为五等。一、二等不设,第三等为上,第四等以上才有资格参加御试。这就要求应试者不仅知识面广,而且要对这些知识点烂熟于心,能够灵活运用,最后还得能写一手好文章!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点才可能入四等。入了四等还有上中下之分,只有为四等上才能进入最后的御试,难度可想而知。原为四等即可进入御试,宋仁宗皇祐年间改为四等上才能进入御试。
由此可见制科考试中的秘阁六论对参加考试者知识面、知识掌握程度、写作能力、思维速度进行了全面考察。但凡其中一点不达标就很难进入等次划分这一阶段,直接就会被判不合格
苏轼秘阁六论
上面说完了秘阁考试出题范围宽泛,苏轼的秘阁考试六论就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宽泛。苏轼秘阁考试的六论出处:一、《王者不治夷狄论》(出自《春秋公羊传》何休注)、二、《刘恺丁鸿孰贤论》(出自《后汉书·丁鸿传》和《后汉书·刘恺传》)、三、《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出自《论语·子路篇》包咸注)、四、《形势不如德论》(出自《史记·吴起列传》)、五、《礼以养人为本论》(出自《汉书·礼乐志》)、六、《既醉备五福论》(出自《诗经·大雅·既醉》及郑玄注)。这六道论题堪称变态。六道题三个论题出自正文,三个出自注疏,三个论题出自经书,三个论题出自史书,考试范围全覆盖!各位读者对这六道论题出处知道几处?在评论区告诉我把!这对于苏轼来说却并没有那么困难,苏轼以前,秘阁六论从没有人打草稿,苏轼任性的打了草稿,顺利答完。结果是:“文义粲然”。毫无疑问的来到了御试!
“入三等”,百年第一
嘉祐六年(1061)八月二十五日,宋仁宗在崇政殿亲试制科应试者,称为“御试”。制科考试御试相比较秘阁六论来说就简单许多,却也有着严格要求。说简单是因为这次的策论只有一篇,内容要求相对简单一点。说严格要求,规定试策字数在三千字以上,而且要在当日内完成才能入等。御试的策题,多由两制拟呈皇帝择选,也常命宰相代拟。此次御试的策题,由翰林学士、知制诰胡宿代拟,其策题就长达五百余字。按照惯例,每个人先给皇帝上几篇平时写的策论,让皇帝了解自己,然后开始答题。苏轼首先上《中庸论》、《秦始皇帝论》、《汉高帝论》等二十五篇文章,然后写了《御试制科策一道》。这一次苏轼对着策题写答案,洋洋洒洒写了足足五千字!然后交卷,弥封、誉录,苏轼代号为“臣”,苏辙代号为“毡”。
王安石与苏东坡
制科考试成绩评定分为两次,第一次主考官评评级,主考官为:司马光、范镇、蔡襄、胡宿等人,第二次由覆考官二次评级,覆考官为:王安石。王安石在《论制策等第状》中这样讲到:“内‘臣’、‘毡’两号所对策,辞理俱高,绝出伦辈……以‘臣’为第三等,‘毡’为第四等”覆考官上报的成绩一般为最终成绩,也就是说最后的结果是:苏轼入三等,苏辙入四等。制科考试入三等什么概念呢?叶梦得在《石林燕话》中提到:“故事,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虚,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宋史·苏轼传》中也说:“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纵观两宋三百多年间历史,制科能入三等的只有四人:吴育、苏试、范百禄、孔文仲。三等之中还为三等、三等次两个等级,吴育为三等次,因此是宋朝开国百年入三等第一人。苏轼自己对于这份成绩也很满意,他在《谢制科启二首》开心的说:“非怀爵禄之荣,窃喜幸会之至”。欧阳修作为推荐导师,苏轼、苏辙两人制科考试同时入等,更是开心的夸赞:“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御试完毕之后,宋仁宗回到后宫也是喜不自胜,高兴的对高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苏辙
制科考试“入三等”是什么级别?
苏轼参加完制科考试之后,朝廷授予官职。一般六品以下官员任命皇帝不过问,可这入三等为宋朝百年来第一次,于是宋仁宗就规定:“自今制科入第三等,与进士第一,除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什么意思呢?从今以后制科考试入三等就按照进士第一委任官职。进士第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后半句就是我们熟知的苏轼第一任官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这个官职什么概念呢?我看看苏轼进士及第后的官职:河南福昌县主簿,属于正九品,地方官。再看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大理评事是掌管刑狱的京官,属于京官、正八品;签书判官是州府幕职,掌管文书,佐助州官,这是以京官身份做州签判。中央下来的特派员。无论从官职高度、官职权利、官职晋升空间来说完全是两个档次。也由此可见苏轼制科考试入三等的艰难地位。
后记
苏轼制科考试“入三等”对苏轼而言提高了官场起点,可我们应该看到的却应该是苏轼应对制科考试付出而艰辛。40本书烂熟于心、40本书理解透彻、灵活运用、一天之内6篇策论这种考前努力和考场发挥,都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所应该具备的,以苏轼的聪明才智尚且如此努力过,我们更应该明白“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