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寒邪客胃:外感寒邪,饮食生冷,寒冷客胃,凝结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中药方选良附丸加味:高良姜12克,香附9克,紫苏9克,荜拨9克、陈皮9克、半夏9克,苍术9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水煎服。穴位治疗选中脘、神阙、胃俞,足三里、内关。补法。多灸。

饮食积滞:饮食不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胃失和降。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呕吐腐臭,吐后较舒,纳呆不食,大便不爽,矢气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法消导行滞,和胃止痛。中药方选保和丸加减:神曲12克,山楂12克,麦芽12克,莱菔子12克,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枳实9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槟榔12克,厚朴12克。水煎服。 穴位治疗选下脘、天枢、脾俞,足三里、璇玑。泻法。

肝胃不和:情志不适,肝气郁滞,气郁伤肝,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胃脘胀痛,连及胁肋,烦恼痛甚,痛处游移,食后胀甚,按之稍舒,喜长叹息,嗳气频繁,或有泛酸,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中药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9克,香附12克、陈皮12克、枳壳9克、川芎9克、甘草9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水煎服。穴位治疗选肝俞、期门,太冲、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泻法。

肝胃郁热:肝郁化热犯胃,胃脘灼痛,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法疏肝泄热和胃。中药方选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柴胡10g,白芍15g,当归10g,牡丹皮10g,栀子10g,白术10g,茯苓10g,黄连3g,吴茱萸6g,甘草6g。水煎服。穴位治疗选中脘、期门、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内庭、内关。泻法。不灸。

脾胃湿热:湿热蕴结,胃气痞阻。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中药方选连朴饮合清中汤加减:黄连6g,厚朴10 g,栀子10 g,半夏10 g,陈皮12 g,茯苓12 g,白豆蔻10 g,藿香10 g。穴位治疗选中脘,丰隆,上巨虚,下巨虚,胃俞,脾俞。泻法,不灸。

瘀血阻络:胃痛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胃痛久且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胃脘刺痛,痛有定处,痛甚于胀,或只痛不胀,拒按,痛时持久,食后痛增,或伴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中药方选丹参饮加味:丹参15克,檀香 6g,砂仁9克,川楝子15克,元胡9克,莪术9克,茯苓 15g、白术 12g、甘草9克、三七粉3克冲服。穴位治疗选气海、血海、隔俞、中脘、天枢、足三里。泻法。

脾胃虚弱: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面色萎黄,倦怠无力,食欲减少,胃脘满闷,嗳气吐酸,胃痛喜按,食后痛减,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濡弱。或见呕吐、浮肿。治法健脾和胃。中药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党参、半夏各12g,白术、茯苓、陈皮、木香各10g,甘草5g,砂仁、生姜各6g,大枣5枚。穴位治疗选中脘、足三里、气海、内关、上脘、合谷、三阴交、梁门等。补法。

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失于调治,日久胃阳不足,脾阳衰微,阳虚生寒。胃脘隐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饿时痛增,得食则减,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呕吐清水,肢冷畏寒,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大便溏,舌质淡白,脉虚或细弱。治法温中补虚,和胃止痛。中药方选黄芪建中汤:黄芪、山药各12g,桂枝、炙甘草各8g,大枣5枚,白芍15g,饴糖18g,生姜6g。穴位治疗选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内关、三阴交。补法、可灸。

胃阴亏损: 郁热伤阴,胃失濡养。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治法养阴益胃.中药方选一贯煎加减:沙参12克,麦冬12克,生地12克,当归9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2克,白芍18克,山药15克,甘草9克。穴位治疗选三阴交、太溪、中脘、足三里、内关。补法。(王世杰)

【文中药方介绍是用于专业人员交流参考的,患者或者家属不可擅自使用】

(0)

相关推荐

  • 常见胃痛的艾灸疗法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 本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 ...

  • 我的胃痛是怎么治好的?

          大家好,我是中西医万万,一个苦逼的店小二......呐,中医健康日记,一个免费学习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及分享.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公众号,先关注我再往下看. 今天来讲一下胃痛,小编读大学时曾 ...

  • 胃痛反复,治疗困难,脾胃同治、辨证分型是关键!

    胃痛是胃肠道极为常见的问题,患者往往同时会出现胃脘部痞闷.胀满.嗳气.反酸.纳呆.胁痛.腹胀等症状.中医认为,胃痛是脾胃受损.气血失调所引起,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过度和素体虚弱. ...

  • 胃痛·肝气犯胃证:可用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为主方进行治疗。。。胃痛。。胃痛。。胃痛。。。。

    胃痛·肝气犯胃证 定义 胃痛·肝气犯胃证(stomachache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invading stomach[1])是指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以胃脘胀满,攻撑作 ...

  • 胃痛 | 这些穴位千万别错过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常见病 中医推拿疗法 第7期 胃痛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人人会按摩>健康生活丛书,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 ...

  • 胃脘下俞(EX-B3)

    穴位分寸歌[中文名称]胃脘下俞 [中文拼音]Wèiwǎnxiàshū[穴位编码]EX-B3[穴名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别       名]胃管下俞.胃下俞.胰俞.膵俞.[穴名解释][解剖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胃痛​】

    胃痛 概念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的疼痛为主证,并伴有嗳气.呕吐等症状.因胃脘接近于心窝,所以历代中医文献中所谓的"心痛""心下痞痛",多指胃 ...

  • 胃痛病中医治疗

    ​这是全国名老中医焦树德,家传秘方"四合汤"治疗胃痛,尤其是慢性的,缠绵难治的胃痛效果不错,我临床也经常用. [组成]高良姜,制香附,百合,乌药,丹参,檀香,砂仁,这三个方子一起用 ...

  • 实用中医|胃痛的中医辨治

    胃痛 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

  • 经常喝凉吃辣,导致胃痛?中医教你3步解决老胃病,止胃痛不反复

    经常喝凉吃辣,导致胃痛?中医教你3步解决老胃病,止胃痛不反复

  • 为什么一生气就胃痛?中医这么说

    都说"胃"其实是个"情绪器官","气到胃痛"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那么,到底为什么呢?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教授来为大家解惑,并支招中医 ...

  • 牙痛的中医辨证论治:风寒阻络型牙痛的治疗方法

    齿者,骨之余,肾之标,寄养于龈.足阳明胃经,络于上龈,手阳明大肠经,络于下龈.故牙痛多与肾.胃.大肠经有关. 齿根侵蚀者,俗称"虫牙"或"烂牙洞",即龋齿,虽称 ...

  • 胃痛的中医治法

    胃痛的中医治法 来源:<医学从众录>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1.心痛(胃脘痛) 心痛即胃脘痛也.心为君主之官,本不受邪.若受邪而痛,是真心痛, ...

  • 胃痛,中医辨证法,以及合适的方药

    胃胀痛是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胃肠病的最常见表现. 古人有"痛则不通"的说法,一般治疗胃胀痛等病症,一般使用行气理气通利的方法,多数能取得不错的疗效,但是在临床上, ...

  • 胃痛的中医中药治疗

    胃痛,中医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剑突下疼痛为主的一个病,包括西医学所说的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等,出现胃痛症状者.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胃痛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各种原因导致 ...

  • 【中药偏方】7种胃痛的中医治疗验方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本病多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疗效较为可靠.如下: 寒邪客胃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