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群健康管理

编者按

猪群健康是养猪业追求的目标之一,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猪群健康更是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猪场效益乃至整个行业利益。生猪一旦染上非洲猪瘟病毒,必定会造成经济损失以及带来精神压力。因此,做好猪群的健康检测工作,把疫病“扼杀在摇篮里”是猪场工作的重中之重。夏天分享《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群健康管理》,全文基于PIC背景,围绕多年从业心得及实践经验,讲解如何做好猪群健康管理的措施、生物安全文化以及对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见解,供养猪人参考。 

01

笔者的从业心得

笔者从2010年毕业至今,从曾经的一名生产管理者逐渐转变成为一名兽医,非洲猪瘟来到我国之前,尽管我当时所在的企业也曾受PED、PRRS等疾病的侵袭,但通过我们不懈努力,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方案去改变猪的易感性,让我们不再那么害怕某些病原的进入。这不是公司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团队的问题,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即无论自身或者团队均缺乏生物安全的意识和文化。
加入PIC后,我不得不重新认识和理解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根本即是生物安全,对生物安全的尊重、敬畏、信心不仅仅是PIC的文化更是其核心价值和竞争力。经常会听到有行业内的朋友说,“不可依靠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很虚”,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请开始待其如师般敬畏它、请开始待其如书般研读它、请开始待其如友般信任它。

02

PIC健康管理(生物安全文化)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是一句虚假的口号,员工是否从心底愿意接受你的程序决定你所在农场生物安全的可持续性。制定每个程序之前,管理者需要考虑对员工健康是否有害,程序的可执行性,相关设施设备是否支持你制定的程序,能否通过改善设施条件来优化生物安全程序,是每位兽医和生产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举例说明:
a.你检查过猪场的洗澡间吗?是否24小时提供热水以及取暖设备?始终有沐浴露和洗发水吗?有电吹风吗?可以想象在一个寒冷阴暗的洗澡间,还偶尔提供冰浴服务,员工怎会愿意在此进行彻底沐浴,员工怎会愿意带水的头发上结上一层冰霜。他们也许不会向您抱怨,因为您大幅提高了补贴,但心底的一丝不愿会导致淋浴不彻底,结果就是灭顶之灾,再完美的监控方案也不如员工心底的认可。相反,如果你能在员工回场时提供桑拿服务,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如下图1)。

图1 人员浴室入场示意图

b.当你使用消毒药的时候,除了关注对非瘟的杀灭时间和消毒浓度,是否给员工进行相关生产安全的培训?是否有准备足够数量的防护服?是否考虑过员工暴露在消毒剂中的风险?安全性和有效性是PIC所选择的,这也是我们宁可花费3个月去进行臭氧熏蒸试验而拒绝使用甲醛作为熏蒸消毒剂的原因(如下图2、表1)

图2 臭氧和紫外线对大肠菌群的杀灭试验

表1 以大肠菌群作为消杀的指示菌

20ppm臭氧浓度60分钟能消杀99.99%大肠菌群

c.食物原材料的消毒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选择对员工健康安全的食物消毒剂应该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应比问题本身造成的危害更大。Peter等2012发表的研究文章显示室温下2%柠檬酸在30分钟内能灭活超过104 的非洲猪瘟病毒。在猪场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2%柠檬酸对食物的保存时间和食物的风味影响较小。
d.尊重女性,关注女性的隐私。在人员入场程序中需要避免和减少性骚扰的可能,给女性开辟独立的洗浴通道是必要的。

2、兽医与生产管理者的角色转

a.生产团队与兽医共同制定规则
以兽医为主导,与生产团队共同制定合理的可执行、可监控的生物安全程序。我们会不会总遇到一个问题,猪场可能会认为规则是兽医团队制定的,我在执行别的部门方案,为别的部门打工,我的领导认同和认可吗?方案考虑过我们的可执行性吗?因此,充分征询生产部门的建议,得到生产部门领导认可的方案,无疑更易于执行。
b.生物安全到底是归谁负责?谁监督?
生物安全归兽医负责吗?归兽医监督吗?猪场发病由兽医买单吗?猪场发病就是因为兽医没有做好生物安全的监督和培训吗?如果一个公司是这样的思维模式,结局可想而知。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永远应该是生产部门,在兽医的引导和指导下,生产部门应对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进行自我优化和监督,对生物安全漏洞持零容忍态度,应比兽医部门要求的更加苛刻。据了解,有些没有专业兽医团队的公司依旧在这场非洲猪瘟疫情的浩劫中屹立不倒,为什么呢?生产团队对公司的极致管理和约束远比拥有一个优秀的兽医团队更重要。
c.管理型兽医并非要求兽医直接参与管理,而是需要其从管理的思维出发去解决生产中的健康问题,从专业角度引导生产团队,培训生产团队进行自我高效的生物安全管理,提高生产团队寻找生物安全漏洞的能力,使其具有对反馈问题及时解决的能力。
举例:
某一天你发现某洗车点的种猪车司机屡次违反生物安全程序,来到猪场未穿着公司要求的衣服或隔离服?作为一名兽医应该如何做呢?仅仅发出邮件要求对该司机进行处罚就结束了吗?其它洗车点也有这样的问题吗?仅仅是你发现的时候违反规定,还是有违规你无法发现呢?以目前的管理模式,若出现其它问题,生产部和兽医部门能及时监控到吗?
我是这样思考的,仅靠处罚解决不了问题。经过调查,若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且兽医已对此进行多次培训,可能原因是目前的人员配置和管理模式无法避免下一次问题的出现,当下暴露的问题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解决方案:兽医应建议生产部选择一个人员对洗车点的生物安全程序负责,可以兼职,若能专职更好,赋予此负责人一票否决的权力,有权利退回和拒绝某车辆和不配合的司机进入洗车点。选择一个第三方对其进行监控,比如门卫,并通过检查列表进行及时反馈。增加对该洗车点的巡检频率,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奖励和惩处。简而言之,很多问题是管理混乱导致的,而并非方案不可执行。当然不合适的设备设施也往往是生物安全执行困难的重要因素。
d.PIC是一个生产负责制的团队,尽管兽医团队的首要责任是维持PIC核心场高健康,但生产团队是对生产所有结果负全部责任的,这就意味着PIC生产团队对生物安全和保持猪场高健康具有极高的自我意识。很幸运,我们生产团队的领导曾在国外有多年的防控非洲猪瘟经验,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减轻了兽医团队的压力,PIC健康保障团队的核心程序和方案均是与生产团队逐条讨论、逐条优化而得到的,兽医团队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指引者,同样也在学习并与生产团队共同成长。
生产团队的生物安全自我监督:每个猪场由生产团队选派一名优秀员工兼职或全职作为该猪场的“生物安全官”,由生产团队管理,但由兽医团队考核其绩效工资,由兽医团队制定该“生物安全官”的工作流程,每周按照生物安全检查列表对猪场进行全方位的审计,且负责新入职员工和猪场内的生物安全培训,以及执行生物安全周报,月报制度等,其工作已完全融入猪场的日常生产管理中。即在兽医团队的引导下,生产团队实现生物安全的自检。

3、PIC生物安全防护(PIC Bioshields)

PIC全球健康保障团队最新提出“PIC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是由生物安全标准、生物安全培训体系、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生物安全反馈与行动及生物安全行动团队的评价组成(图3)。

图3 PIC生物安全防护体系

a.生物安全标准:只有经过试验验证或临床实践,且根据自有的设备条件制定的程序才是合格的生物安全标准与程序。PIC中国生物安全程序是在全球标准下,更适应本土化的程序,面对中国疾病压力,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b.生物安全培训体系:对每名新入职猪场员工,以及每位新入职的中高管理层进行猪场健康管理方面的培训,营造生物安全文化。通过简化版的生物安全程序、PPT、视频,提高培训效率。
c.生物安全评估体系:由健康保障团队主导(生产团队为辅)从猪场选址(见图4)、饲料场、洗车点、猪场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根据风险等级调整评估频率(见表2)。

图4 PIC猪场1000选址评分系统

表2 兽医与生物安全专员风险评估的规划和频率

d.生物安全反馈和行动:每一份风险评估报告都需要制定行动计划表,并定期反馈与跟踪,直到解决为止。最可怕的不是解决不了问题,而是发现不了问题。
e.生物安全团队的评估:对生物安全团队的工作与生物安全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价。
PIC中国健康保障团队正在致力于打造猪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平台,这将是集访客系统、生物安全任务分派、手机端APP现场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漏洞定向跟踪和反馈、生物安全风险汇总与分析为一体的系统软件。这将极大提高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效率,让更多的经过适当培训的员工也能参与到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中。

03

对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生物安全团队,由兽医主导,与经过培训的生产团队人员共同组成;
2.与生产团队共同制定符合自身设备条件的生物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更新,兽医团队主要负责对生物安全程序进行不断地验证和优化;
3.对每一名新入职员工(所有层级)进行生物安全的培训,宣传生物安全文化,并优化培训制度、培训材料,提高培训效率;
4.对所有新建猪场及其设施进行生物安全评估,符合标准方可建设,并定期对已有设施进行选址评估;
5.根据自有生物安全标准制定与之对应的生物安全检查列表(选址、洗车点、饲料场、猪场、水源等),生产团队日常自检与兽医团队定期巡检相结合的方式,制定自检和巡检的频率,并根据风险等级调整频率,逐渐从巡检为主,转变为自检为主;
6.制定风险评估的反馈和行动机制,确保生物安全风险点能及时得到反馈与解决。由兽医团队主导,对评估结果进行汇总和跟踪,优化程序和评估效率;
7.根据生物安全巡检结果与反馈内容,定期组织会议。

专家点评-张交儿

作者以兽医视角,从猪场生物安全层面出发阐述了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的猪群健康管理,其核心观点是猪场有效落实生物安全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生物安全文化,这的确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
首先,兽医与猪场管理者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能够切实保障猪场的相关制度和流程能够顺畅运行,提高发现生产管理漏洞及生物安全风险并及时解决的能力。
其次,作者提到了“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其本质是一个高效运行的系统,包括生物安全标准、培训体系、风险评估体系、反馈与行动及生物安全行动团队的评价。
最后,作者提出了生物安全建设的合理建议,对当前我国现存猪场及即将复养的猪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作者猪场从业经历丰富,既有猪场生产管理的一线经验,也有规模化猪场兽医背景,文中观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系“抗非大家谈”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否则视作侵权,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后台、仇华吉研究员、文章作者授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第1期“抗非大家谈” ▼

【1】仇华吉:非洲猪瘟是一种可管理的疫病

【2】余旭平:非洲猪瘟可防可控,生物安全:让非洲猪瘟病毒遇不到猪

【3】高远飞:用“铁桶模式”提高抗击非洲猪瘟的可靠性

【4】郭廷俊:防控非洲猪瘟要重视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5】樊福好:非洲猪瘟检测瓶颈之核酸提取与纯化

【6】韩春光:防控非洲猪瘟的几点体会和对行业的见解

【7】曹松嵘:临床防控非瘟需注重细节和化繁为简

【8】何启盖:要科学防控非洲猪瘟

【9】王爱勇:防控非洲猪瘟需要系统思维

【10】游启雄:保猪净化,有道可寻

【11】邵国青:非洲猪瘟发生一周年自问自答

【12】范卫彬:操作不规范是非洲猪瘟防控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13】唐红宾:“善待猪,提供生理舒适度、原料清洁度和营养均衡度,降低非瘟感染概率”

【14】刘自逵:疫苗与中草药搭配有利于更好地防控非洲猪瘟

【15】赵普刚:搞定非洲猪瘟要有系统化的防控方案

【16】区伟波:凡病不治疗

第2期“抗非大家谈” ▼

【1】郭廷俊:养猪实战派:巧妙解决冬季北方猪场保温与通风矛盾!

【2】吴荣杰:认清非洲猪瘟病毒主要特征,抓住关键,务求实效

【3】仇华吉: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猪场如何打赢抗非战争?

【4】陈芳洲:非洲猪瘟精准清除成功案例分析

【5】周海鲁:我们是如何抗非的?

【6】吴家强:把控非洲猪瘟防控关键点,重构猪场生猪安全体系

【7】李金龙:十六字箴言 论非洲猪瘟防控策略之精准清除方案成败

【8】赵宝凯 于学武:御敌于外、截病于初,非洲猪瘟可防可控

【9】陈俭:在云南防非(上)

【10】吴荣杰:非洲猪瘟凭眼观超早期识别与预防性淘汰技术探讨

【11】曹松嵘:用消毒池替代猪舍门口的消毒盆——细节决定成败

【12】邵国青:该抓“牛鼻子”了——猪场复养成功的关键所在

【13】刘从敏:猪场生物安全文化建立之我见

【14】郑全:中药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及其效果评估标准探讨

【15】付学平:非洲猪瘟后猪场成功复养之道

【16】苏志鹏:规模化猪场复养关键点剖析

第3期“抗非大家谈” ▼

【1】杨耀智:从技术角度看集团化养猪企业在非洲猪瘟背景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刘立茂:过去的兽医实践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启示

【3】张文火:非洲猪瘟背景下现代化猪舍设备系统的选择

【4】郭廷俊:不太“怕”非洲猪瘟的阳光猪舍养猪模式

【5】王长年 赵俊娜:非瘟防控,岂容“烽火戏诸侯”?——浅谈PCR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监控措施及规范化操作流程

【6】赵宝凯 李洪宇:抗非檄文

【7】潘飞: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场规划设计

【8】赵宝凯  耿健:非洲猪瘟背景下售猪生物安全管理

【9】余旭平:生物安全是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一种意志!再谈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

【10】区伟波:疫情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11】范卫彬:使用酸化剂防控非洲猪瘟存在哪些误区?

【12】王帅彪:非洲猪瘟下猪场的生存哲学——巴西净化非洲猪瘟给我们的启示

【13】付学平:新冠肺炎防控经验对我国净化非洲猪瘟的启示

【14】仇华吉:非洲猪瘟防控之“道”

【15】陈家锃:过度检测,适得其反——检测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科学应用

【16】邵国青: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复养——做决策要考虑哪些深层次因素?

第4期“抗非大家谈” ▼

【1】白挨泉:临床兽医专家对非洲猪瘟的再认识

【2】刘朋昌:猪场常见的非洲猪瘟防控漏洞(上)

【3】张国栋:非瘟背景下的养殖理念

【4】余旭平:非洲猪瘟精准清除与新冠肺炎国内防控方案的对比

【5】唐朝:从非洲猪瘟到新冠病毒,那些不得不说的事(上)

【6】游启雄:非洲猪瘟常态化呼唤系统思维

好文章,点个在看再走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