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华州:华县高塘尧帝陵解疑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华州高塘有个尧帝陵
陕西省华州区高塘镇宋斜村之南,有一座小山包,当地人称其为“鸡仔山”,山包上清一色地生长着白皮松。当地人说:此地历史数千年,是尧帝的陵墓。在山包以东一公里的地方,有三个村子,沟西面的叫西安尧,沟东面的两个村分别叫做上安尧和东安尧。据村里老人介绍,这三个村子所在地,就是当年尧帝落土之后守陵人。几千年过去了,之前完全是人工建成,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变成如今这座山包。而守陵人繁衍生息,渐渐形成了村落,村名就叫“安尧”,意思是安葬尧帝的地方。
有人说了,历史上关于尧帝安葬的地方有确切的记载:“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尧王墓,是帝尧的陵寝,因葬于鄄城谷林,又称谷林尧陵。谷林尧陵,曾随鄄城的历史沿革先后隶属于济阴郡成阳、濮州雷泽,今属鄄城县,位于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城南7公里处富春乡赵仟庄前。谷林尧陵虽经数千年沧桑风雨,但墓冢犹在,碑谒尚存。
那么,这是史实吗?显然不是,因为:
尧帝并非一人,记录皆是传说
根据历史传说:尧帝是上古时期的五帝之一,《蔡传》:“尧初为唐侯,后为天子,都陶,故曰陶唐。”“帝挚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帝王记》)”“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遂以为号。或谓之陶唐氏(《论语·泰伯》邢昺《疏》引《书传》)”可见,帝尧是北中原地区的部落盟主或部落领袖,被封于唐地,又因为出生地在陶丘(《今本竹书纪年·上卷》记“帝尧陶唐氏……有圣德,封于唐。”“八十九年,作游宫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因而他的部落才称为陶唐氏的。
唐尧在晚年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同时传了尧舜十六字心传(简称中华心法),成为五千年治国的国家哲学。随后,大禹的儿子启拒绝禅让,开启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当然,上古时期的历史,一直没有可信的史书资料和文物印证,根本无法确定。所以,最新发布的《三皇五帝年表》,在年表之后有两条重要说明: 1.三皇、五帝仅是远古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不是真正帝王,属于追尊君主。2.虽然有文献记载三皇五帝的在位年数,也仅仅是传说而已,不可信。现代科学家指出,人的最长寿命不会超过120岁,所谓在位超过60年的,可能是这一家族的几个人当首领的时间都算在了一个人身上。
根据《史记》记载:尧舜禹三个禅让的部落首领,年龄都超过一百岁,甚至一百二十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要活到一百岁以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别说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里了。所以,这里面史实的成分很少。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尧舜禹三个部落首领,彼此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从《史记·五帝本纪》中可以知道,黄帝共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14个,因为有重复得姓的,所以总共有12姓。这12姓分别是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姞、儇、依,其中姬姓是黄帝的嫡系,后来发展成为最大的一支。
黄帝娶西陵氏的女儿螺祖为正妃,螺祖生下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在黄帝的25个儿子中,这是两个最有影响的人,因为他们的后代都曾掌有天下,并由此分出两个大系。
先来说玄嚣这一支。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与他的妃子们生了四个儿子,其中就有帝尧、子契和后稷。由此可知,不仅子契和后稷是同父异母兄弟,他们俩还跟帝尧是同父异母兄弟,他们三人都是黄帝的第五世孙。再说昌意这一支。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大禹。由此可见,大禹也是黄帝的第五世孙,他与子契、后稷属于同辈兄弟。当然,这里面含有太多的传说成份,因为据考证,从黄帝时代到大禹等人生活的时代,相差有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不可能只传承四代。但在他们之间,究竟传承了多少代,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按《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云:“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可见陶唐氏有一个很兴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可能就是尧在位的时候,不过好景不长,后来内部自乱,以致灭亡了。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尧是在陶唐氏兴盛的时候,从他族方面取得了共主之位,后来又转让给舜。
根据当代史学家白泽《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考证显示,尧帝生活的年代大约在仰韶文化最繁华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4500年前后,而舜帝所生活的年代却正是大汶口文化开端的时期。
大汶口文化从公元前3500年前后开始,山东泰安、曲阜、邹县、滕县、莒县、诸城、胶县、潍县等地都有大汶口文化的遗址。如果说尧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离世,那么,舜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诞生,两人竟远隔千年。
因此看来,尧很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历史时期,尧是这个历史时期的一个部落联盟首领的名号,就如同“皇帝”这个名号一样,虽然都是“尧”,但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有继承关系的数代人传承。
尧帝陵墓不止一处
唐尧时期,因为洪水泛滥频繁以及其他部族的侵扰,尧带领部落到处迁徙。依据史料所载,历史上海河流域水患猖獗。尤其是上游在山西、下游在河北的桑干河水系、滹沱河水系,“水流急湍,上宽下窄,上游水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平原后流速骤减,泥沙淤积,河床填塞,尾闾不畅,极易成灾”。
《尚书·尧典》说:“尧之时洪水为患为甚”;《寰宇通志》说:“尧时上游之水无所痒,壅而四出”;《晋乘搜略》说:“尧时黄水为患,震及帝都。”不一而足。
唐尧才携带部族离开久居的故地唐县一带,由太行山东部的平缓地带,沿着滹沱河溯流西进向高处迁徙,穿越了太行峡谷,进入了今山西省境,在今盂县又沿滹沱河支流乌河、温川河,汾河支流杨兴河,继续向西南跋涉,终于来到了汾河中游的河谷地带,今太原盆地。随后迁都至平阳(现临汾陶寺遗址)。
这个迁徙的过程相当漫长,也许经过了很多年,也经历了很多地方,所以,几乎每个部落联盟首领离世之后,在他去世的地方都会有一个陵墓。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无论是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北甚至安徽等地,都有尧帝陵的传说,其实并非是虚葬,而是整个唐尧部落在迁徙过程中,不断有部落首领离世而就地安葬造成的。
因为唐尧部落定居的地方,并不止平阳一处。何光岳在其著作《炎黄源流史》中认为,由于东夷族势力日渐强大,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唐尧,为避免东夷部族的侵扰,遂率部西徙,“从唐县、望都一带出发南下行唐,沿滹沱河过井陉,途经太原,再进入平阳。”(《试谈唐尧氏》)
邹衡也认为如是,他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论先周文化》一文中指出:“太原地区古文化多半是河北龙山(文化)的许坦型和光社文化,其出土的大批陶器,均似龙山文化的涧沟型者。”上述论述和地下出土文物的相互佐证,揭示了太原许坦型文化、光社文化与河北龙山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也证实了唐尧部族由河北唐县、望都一带西徙太原,定居太原可能性的真实存在。
所以,尧帝不止一个,毕竟唐尧部落作为部落首领的这种优势,存在了几千年时间,而“八百”显然是虚指,只是说明唐尧部落首领的陵墓或者墓葬遍布整个黄河流域乃至淮河流域,唐尧部落迁徙的地方,都有可能葬有唐尧部落的首领。
高塘尧帝陵的传说有迹可循
当代知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在其著述《中国上古史导论》中主张,尧音近唐,唐音近陶,陶音近高,唐音近阳,因此尧即陶唐,亦即高阳,甚至认为高阳即高辛、高唐,尧亦即高辛、高唐。综观上述,尽管说法颇多,但究竟尧因何称陶唐(唐尧),终莫能解。但是其部落名称“陶唐”总算是流下来了,无论发音如何,毕竟去现代甚远(数千年的历史),发音发生变化在所必然。所以,高唐或者高塘,这个名称,至少与唐尧(陶唐)是能对应的。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是尧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国”;陶寺遗址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在陶寺遗址时期中国就已经进入文明阶段,这比历史教科书上的华夏文明从夏王朝开始,整整提前了300年。
《说文》:“尧,高也”,段注云:“尧本谓高,陶唐氏以为号。”“兀”,《说文》“从垚在兀上,高远也”,段注曰:“高而上平也。”这就是典型的黄土塬地貌,而陶寺城址恰恰坐落在塔儿山前向临汾盆地中心过渡的山前黄土塬上。那么“尧”字的本意即为“建立在黄土高源(兀)上的高大夯土城墙(垚)”,代指“建立在黄土高塬上的城”。
这是唐尧部落建都平阳之后城墙的建筑风格,从中不难看出,不断迁徙的唐尧部落对于城址的选择特点:首先要高(大概是避洪水的需要,唐尧时期治水多年,却一直不奏效);其次“高而上平”,那么,高塘的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形,作为唐尧部落曾经的一个落脚点是非常适合的,而至于究竟在定都平阳之前还是之后,意义并不大了。
名称和迁徙聚集的地形相符,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的“鸡仔山”,很可能就是其中一位唐尧部落首领——尧帝的陵墓所在。
根据陕西省知名学者卢长信先生的考证:《山海经》中有两处记载了尧的葬地。其一,《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久、视肉、虖交”。其二,《山海经·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爰有文贝、离俞、 久、鹰、廷维、视肉、熊、罴、虎、豹;朱木、青华,玄实”。
卢长信先生认为:“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狄山”何在?《海外南经》记叙的一是南海之外,二是“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是从西南向东南进行记述。大致位置从白鹿原南端的开始,沿秦岭北麓山脚向东记述到华阴罗敷、秦岭电厂一带。起于“结匈国”,“结匈国”将在“匈奴族源”一节叙述。终于“范林”即周代所称的“棫林”。其中的“交胫”即“交趾”,大致在蓝田县厚镇南的橡树岭一带。“不死民”并非是人长寿不死,而是因“不死树”而得名。“不死树”今称柏树,这一带唯有渭南市临渭区南的石鼓山一带至今柏树茂盛长青,“不死民”大致就在这一带。向东已缩小到今花园镇、桥南镇、东阳镇、高塘镇一线。
狄山其西边的“歧舌国”、“三首国”“周饶国”“长臂国”虽不能详考,但可以向东再缩小一点范围,将其区域划界在桥南镇、东阳镇、高塘镇之间应是合理的。那么,“鸡仔山”恰在此范围内,由此可以认定“鸡仔山”即为《山海经》所说的“狄山”。由于尧葬比较早,选择了山的南面或东面,而帝喾葬比较晚,选择了山的北面或西边。由此看来,“尧帝陵”不应是传说,而当为历史的真实。
《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大荒南经》记述比较错乱,地理方位不好判断。又出现一个“岳山”。如果按帝尧与帝喾来判断,“岳山”当指“狄山”。帝舜葬于“长沙零陵界”已非常明确,这是长沙之山与零水源头的高丘连为一体的地方,是个特殊地貌,在蓝田厚镇所在地。这一句“帝舜”的介入疑为后人所补,所补之人已将帝尧、帝喾、帝舜所葬相混,其所理解的“岳山”不知其所指。
王宁在《〈海经〉的作者及记述的地理与时代》一文中解释为:“按岳山即狄山,狄当是岳字之误,因为岳繁体作‘嶽’,残去山部则为‘狱’,后又讹为‘狄’矣”。这种解释权当一说。如果“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这句的作者认识是清楚的,“岳山”即“狄山”。也有一种可能,此山原叫做“岳山”,后来帝喾葬于此山之后,后世称此山为“帝山”或“帝子山”。记作“狄山”,民间演变成了“鸡山”或“鸡仔山”,作为另一说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