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太平峪:红眼岔见闻


太平峪:红眼岔见闻

作者 李吉超

红眼岔,是杏林镇进得石头峪内第一个村子——车湾行政村的一个村民组所在的支沟名称。距山口有10㎞之距,在红眼岔沟里住的村民有几十户人家,分居在沟内上、中、下位置。

红眼岔沟口朝西,沟向向东伸去。沟的底顶部是背靠着太平峪、潭峪底顶部和去少华山峪(小敷峪)的山梁交汇处。即到红眼岔的底顶部可分别能到达太平峪、潭峪和少华山峪方向峪道。

红眼峪岔到太平峪,是一条十分经典的路线。也是古人多少辈走的古步道。是石头峪人与太平峪、潭峪和少华山峪三道峪内人员东西方向,往来的唯一便捷通道。

(网络配图与原文无关)

在红眼岔沟里逆行上山,能看到古道旁屹立着一棵古老的核桃树。生长在红眼岔古道旁的这棵老核桃树,树高有25m,树冠径50m,主杆高2m,胸围380㎝,胸直径120㎝,树主干枝呈“Y”强势分叉型古树,树龄约500年历史。年产核桃150㎏上下。据年愈八旬的树主人讲:“自他记事时起,这树就这么粗”。如今,这棵古树,仍年复一年,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果实累累。据笔者所知,这棵古老、高大的核桃树,系华县境内目前所知,最大,最高,树龄最古老的一棵一级古树。

红眼岔顶部山凹特殊的地形地貌。在红眼岔底顶部高山巅的山凹里,分别分布三级三个高山巅平台地。这里雨水充沛,土质丰厚,土地肥沃、平展,台田面积较大,林木茂盛。第一级平台地约80亩地;第二级平台地约5亩地;最高处的第二级平台地面积约300亩地。

过去,这里为集体的耕地,分别有住房残迹留存。由于远离居民,耕种不便,现已弃耕还了林,林木生长的极为旺盛。古时,这里是历代农民起义军发迹屯兵屯粮之地。这里地形险要复杂,易守难攻。也真有“天高皇帝远”之感。据资料知,这里也曾是王伯当义军的屯兵养马跑马场食物供给之地。据高山之巅,西扼石头峪南北通道,东临少华山主峰,南、北尽为重叠山峦相拥。跑过秦岭山地不少地方。在山脊顶部,能有这么大的面积的地形、地势、地貌条件,也还真没见到过。唯有红眼岔山巅独有,真是得天独厚。难怪被落草为王者占据!

风景独秀高山山地“天池”。在红眼岔第三级平台地的东北部,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天池”景观。看到天池的别样风情,令人眼前闪亮,风光独秀。只见天池内积水清莹而透明,水面飘上浮着许多绿色水生小植物,悠然地漂荡在天池水面。天池南侧有古树千年守池,与身边的景物相映成趣,真是繁密林中一独秀。看见此情此景,驻足者无不为之倾倒。天池的再现,更彰显出雄壮大山的柔情似水的柔性另一面。有雪的冬季到天池,池水干枯,积雪尺厚,与大地无有别情另样,只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平底土坑而已。

古文化遗迹犹存,尽显当年的旺盛香火和人气聚合场面。在第三级台地的东北角,有两处石质古文化建筑遗存。特别是东北高台地上的石质窑洞式“三教宫”建筑遗存。由石质窑洞式建筑构成,坐北面南。全由石条构筑,顶部为拱形,外观长宽各5m,墙壁厚度达1.1m,异常坚固耐用。废弃后,由于年代久远,石质拱形顶又下塌过一次。后又有人清理后加高,搞了个木质平顶。如今,木质平顶早也塌了下来。只留下四周坚挺石墙和面南孔洞完好寒立。这里遗留不朽的残存石墙残迹,往日的辉煌仍依稀可见一一斑,不断向游人翻译着这里曾辉煌过信息密码和今天的荒芜境地,唯户外者光顾而已。今天的三级台地,森林茂密,视野无边,究竟里面还有什么文化遗存,还有待今人的继续发现与发掘。

常在秦岭山中走,多次看到过野猪拱地的土坑痕迹。也曾在西涧峪的东岔内近距离听见过野猪下河饮水时的吭哧吭哧声音。这次零距离观看它,还是第一回。近距离见到的这头野猪,身高为65㎝,体长160㎝,体重可达200㎏,雄性,全身着浅黑灰色的硬毛,毛端泛白。体大肥重,异常雄健。据了解,野猪是较为凶猛的一类野生动物,跑起来,异常的快捷,一口气可翻过几架大山,生存能力极强,生存林地域面积较大。红眼岔沟,诸多的神秘文化信息,是少华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的看法和发现,只是笔者一些初步浅显的认识而已。

文章来源:作者供稿

(0)

相关推荐

  • 关中的那些峪

    峪,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山谷,山谷或峡谷开始的地方.秦岭地区特别是秦岭北麓关中段,人们把山谷中的河流与渭河相通的峡谷称其为峪. 清同治年间,西安人毛凤枝著的<南山谷考>中记述: ...

  • 丙申年国庆节游翠华山天池

    绕堤芦花飞絮软,临池垂柳玉袖长. 多情碧水拥岸歌,轻浮小艇踏浪舞. (居身北方内陆的人,从不掩饰对海的向往.没有海,湖也可以冲抵些许,更何况这湖是在山顶端.于是,想去漫步游览的心情日渐迫切.去长安翠华 ...

  • 邵拉雄:华州太平峪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太平峪 作者 邵拉雄 太平峪俗称三十里峪,位于华州杏林镇李坡村南.峪口海拔500米,东北距水峪口1385米.明<华州志>记载:"太平 ...

  • 华州客居见闻|张涛

    出差华州当日,渭城刚刚下过一场雨,对于流火七月,也不够点眼药水.整个大地仍然滚烫,渭河水中依然现洲,孤岛连片,惟独堤坝两旁庄稼深绿,宛如"极不合群"之异物,鹤立鸡群. 联想近日故城 ...

  • 华州记忆:我的太平峪情怀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的太平峪情怀 作者 张发虎       华州五龙山东侧的太平峪,离我家五公里,是秦岭离我家最近的峪口.我和太平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地情 ...

  • 华州三十里太平峪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三十里太平峪 作者 邵拉雄 走出华州城南的子仪牌楼南行2公里,便可进入太平峪.太平峪俗称三十里峪.古代,太平峪溪水供华州城内"花果蔬木之需,官署四宅 ...

  • 华州:清末祈雨记——太平峪“济时灵雨”石刻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清末祈雨记 --太平峪"济时灵雨"石刻 作者 吉建军 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太平峪的一座山石上,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隶书"济时 ...

  • 探索华州:太平峪山口曾动工修建过水库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太平峪山口曾动工修建过水库 作者  李吉超 华县城端南的秦岭北麓山口,就是太平峪山口.经仔 ...

  • 百姓谝华州:华县太平峪免费后,水质严重下降

    作者  张  文 很多华州人都熟悉太平峪,多年前,太平峪被张新民(马斜人)承包,几十年来,他修路.栽树.养牛羊,在原太平峪小学旧址修建了度假山庄,记得区域是这样划分的:山门以上归张新民管辖,山门以下属 ...

  •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华州杏林镇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作者李友良  (上世纪的梓里大队部遗址 宋朝峰摄) 梓里故县小涧头,石窝紧跟它后头, 只有沙圪塔住得远,全村人都住在沙上头.   (一)梓里村的历史典故 (梓里村远景 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