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评论】张季次/曾令琪文学创作格局述评

西南作家·评论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邮 箱675833642@qq.com

要 求:

  1、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作家》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

  2、作者投稿时,请同时发来以下授权书:

  该作品是我的原创首发,我授权《西南作家》杂志旗下微信公众号独家首发并标原创。有诸如一稿多投、抄袭等问题,由作者承担一切后果。

  3、关于稿酬

  按照常规,本微刊所发文章,暂无稿酬。若有读者打赏,则在系统到位后,赏金如数转给作者

  

附——

  《西南作家》杂志纸刊邮箱:

  xinanzuojiazazhi@qq.com

  《新蕾》杂志纸刊邮箱:

  2903469047@qq.com

吟咏吐纳珠玉 眉睫卷舒风云

——曾令琪文学创作格局述评

文/张季次(四川)

   

  

  

                 
中共资中县委书记曾廷富同志,亲切接见资中籍作家曾令琪、资中籍艺术评论家张季次。左起:资中县文旅局书记孙文兴,评论家张季次,资中县委书记曾廷富,资中县作家协会主席顾建德,《西南作家》主编曾令琪。

 

引 言
国有运势,家有脉传;人有格局,迭出新篇。文学名家曾令琪的才情和他的文学创作实践,很好地践行了国家最高领导人“不忘初心”的论述。
曾令琪,1966年出生于四川资中,1988年毕业于原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人民文学》奖、《中华文学》奖、《散文世界》杯奖、中国汾酒杯辞赋大赛奖、泸州老窖中国辞赋大赛奖等众多全国奖项得主。
自1994年正式从文至今,曾令琪从资中故里走出,蜚声巴蜀天府,亮彩中华文坛,以其文脉薪传,跟进时代。他勤奋精进,广识博学,文体多样,佳作频发,笔耕于诗词、辞赋、散文、评论、小说、楹联、书法领域,25年来,已洋洋洒洒激扬文字450万字,出版发行文集、专辑17种,荣获省级、国家级奖项100余个,其中四次荣获《人民文学》征文大奖;办报、办刊前后10余年,开拓出扎根民间、密切民众、活跃文坛、奉献社会的一片新天地;他视角新、品位高、作品丰、办刊实,以勤奋创作与扶助新人相结合的方式,奠定了其个人文学创作的格局。无论业界人士是视而不见,还是见而不识,这一不应忽视的文学现象,都已悄然而公开地产生,并呈现蓬勃生机!
本文拟以个人感受,浅议述评构成“曾令琪文学创作格局”的种种要素与特色。
  

一、曾令琪三十余年的读书品位

  
令琪君出身于书香世家,父母俱为教师。自幼至少,至成人立世,一直勤登书山,泛舟学海。他读书成瘾,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他写作如醉,却时时觅新。可以说,师范大学中文系出身的他,涉读广博,兼收并蓄。
少小之时,在父母和几个哥哥小骐、亚骐、幼骐的影响下,曾令琪即开始了自主的阅读。中学时代,每个寒暑假,除了完成作业,他对金庸的小说情有独钟。考入大学中文系之后,在何承桂、赵义山诸先生引导之下,他很快从以前的漫无目的的阅读转变为指向性很强的阅读,除了每天阅读10万字的文学作品,还对《史记》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阅读和研究。毕业多年后,曾令琪还基本保持着每年阅读一遍《史记》和《红楼梦》的习惯。诸子百家,中国外国,小说散文,诗词歌赋,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个中文系学子应该阅读的作品。除了阅读,大学时代,曾令琪还非常注重经典作品的背诵、强记。那时,他每天早晨7-8点,每天傍晚6-7点,几乎都要各背诵一小时。据他的同学回忆,为了背诵《离骚》,他前后花了两个月。至今,曾令琪还保持着每天早上朗读的好习惯。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曰:“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举凡古代现代,中国外国,鲁迅也好,雨果也罢,青少年时代吞咽面包、如饮甘泉般的大量阅读,超大训练量的背诵,为曾令琪后来文风的形成,为其作品的“黼黻”与“韶夏”的文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书有其品,笔下乃有其格、其节。古人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诚然!

《西南作家》主编曾令琪和弟子周晓霞,与资中籍在外知名作家、当代杰出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傅天琳大姐(中)合影。

  

二、曾令琪多种文体的合流态势

  
曾令琪才华横溢,擅写多种文体,且出手不凡,文香四溢。

(一)诗词与辞赋特色

令琪君的诗词与辞赋创作颇具成就,对他这样著名的诗词家、辞赋家的评议,与其从他的文学功底,技术层面说起,不如以他的文学创例发笔。
大型纯文学杂志《西南作家》,其封面作家,每期推出一位茅盾文学奖或鲁迅文学奖得主或资历相当的文学名家。此一设计本身就创意独标,引人注目。而主编曾令琪君,更为其锦上添花——他设计并自己专为每期人物肖像配词一首。想想,金玉肖像与珠矶词句,绿叶与红花相衬,肖像与美词辉映,这是何等的文韵和境界啊!倘若缺乏文学修养,腕力笔锋,怎能做到相配、相衬?
随举两例,微显山水——
《西南作家》2017年第一期封面,曾令琪配词贾平凹肖像《采桑子·贾平凹先生赞》:“废都二月秦腔吼,丹凤朝阳。白夜馨香,山地商州高老庄。  极花天狗兵娃泪,匪事成殇。情劫如霜,浮躁敲门怀念狼。”
《西南作家》2019年第二期封面,曾令琪配词严歌苓肖像《临江仙·严歌苓女士赞》:“少小曾经磨难,中间几度沧桑。投身战地感衷肠,纵然南国美,举目尽刀笔。  幸得暇时思考,兼能妙著文章。谁家有女话情长,芳华多美忆,緾绵看扶桑。”
他为《西南作家》杂志封面作家所配的词就是这样,将作家的生平、作品和对作家的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读者对其作品的阅读兴趣。这种形式,具有开创之功,全国尚无先例。近年来,曾令琪的词作,被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词刊》和中国作家协会的《人民文学》《中华辞赋》等大刊、名刊采用,具有一定的影响。
与词相比,近年曾令琪在辞赋创作上更是突飞猛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在文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他的词,承继古法,锐志创新,深研规律,魂韵情真。特别应该强调的是,他跳出故纸堆、服务新社会的书生精神与民生理念!
汶川地震,举国尽哀,曾令琪以饱含深情与悲悯的笔触,含泪写下《汶川大地震赋》;徜徉山水,自得其乐,曾令琪以憧憬的心情,写下《广东观音山赋》,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关心民生,助力经济,曾令琪写下《绵阳三台麦冬赋》,发表在《中华辞赋》杂志,并被中国麦冬之乡三台刻入麦冬博物馆;近日,又传来喜讯:曾令琪《泸州老窖赋》,被泸州老窖集团看上,将邀其参加国庆节后的第三届泸州国际诗酒文化节;曾令琪应邀参观汶川映秀中学,精心创作《七一映秀中学赋》,讴歌映秀人不屈不挠、逆境涅槃的精神,讴歌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该赋也即将刻石,永为纪念。
身为中国辞赋家协会的理事,曾令琪的辞赋水平早已获全国辞赋界赞许,尤获社会欢迎。他的各类型辞赋,运势天地山水、自然人文,走笔历史现实、环境物景,展现社会风貌、人物精神。其赋风严谨高雅,古新弥合,文气书香,韵律可歌。全国不少地方的山水胜地,文化场所,亭台楼阁,公园影壁,文馆佛院,企业单位,都镌刻了他的佳作,如《北京资州味道大酒楼赋》《绵阳绵州映像大酒店赋》《资中宁国寺钟楼记》《隆昌阁铭》《四川攀枝花鸿鹄赋》《三台麦冬赋》等等,刻石、刻碑、浇铸铜钟之后,都反响热烈,深受社会好评。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曾令琪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创作来予以表现的。
勤奋笔耕的《西南作家》主编曾令琪。对联为曾令琪所撰写赠张季次先生联,内容为:共知心似水;安见我非鱼。

(二)散文神韵

我喜读令琪君的散文,倒不因为他系著名散文家、辞赋家的缘故,而是由于其散文理念新颖,文史兼备,文思深刻,文理严谨,文风俊逸。他往往视历史沧桑、时代演进、社会变革、物景人文的变化而施以相应的格调,或苍劲或柔秀或清丽或华彩,以凸显历史的冷峻,现实的热烈,人物的多姿,拂扬文心的挚热,色彩的斑斓。曾令琪的散文,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他的散文集《破碎的星空》《梦游历史》及专辑、散篇,早为读者所熟悉,现仅就他的畅销散文集《热闹的孤独》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热闹的孤独”,瞧,这题目,够牵引读欲文思吧?这是该文集第三辑《性灵乐章》中描写李白的篇名。不要说千古诗仙是以冷月般的“孤独”对映他身处大唐社会的“热闹”,同样,本辑并收的散文《永恒的悲怆》主人公陈子昂,除却他以“无与伦比”的悲怆诗哭“高标独领”的《登幽州台歌》外,难道不也是“孤独”的对映昔之“黄金台”的“热闹”,时之幽州台的苍凉而叹古悲今吗?可第四辑《人物剪影》中的《谒骆状元坟》流散的凄冷格调就更是“热闹”里的“孤独”了——“古城资中城北七公里”处“桂花粱子的小山包上”,那座“湮没在一蓬秋草之中”的孤寂状元坟和简陋破败的状元老屋状况,能与当今倡导“全面恢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瞻远瞩热烈愿景相谐和么?
而第一辑《历史余晖》中的《乌江渡》《淮阴叹》《李广悲》《铜雀台》《武侯祠》《白马关》《东蓠菊》《玄武门》《玄都关》《包公祠》十篇散文,可谓金石珠玉,篇篇精彩,目目闪光。曾令琪那史料翔实,观点独到,事件奇异,走笔灵动,放收自如,转换时空,将一个个历史人物,英雄俊杰,展现行为,鲜活性格,让读众如观影摩剧,目睹项羽、韩信、李广、曹操、诸葛亮、庞统、陶潜、李世民、刘禹锡、包拯们的独特行为和历史壮举(即使后人评价各异,褒贬不一 ),于有意无形中领略令琪君的历史观点与文学理念,品味他的散文风情和美学意韵,获得理性与感性的双重享受。
而第二辑《山水记忆》,第四辑《人物剪影》中之美篇,读时,分明流淌文景并涌、声色齐飞的美感,让人幻化多种艺术形式的审美情致:如果说《如痴如醉九寨沟》是一幅绚丽的水彩画,那么,《康定,永远的梦中情人》就是一首恋情歌,而《风雨木王府》呢,则不失为叩击心灵的一首抒情诗啊!
《西南作家》主编曾令琪和师父贾平凹先生在一起。

  (三)评论与小说文气

曾令琪是个勤奋的作家,他由一贯擅长的散文创作,进而涉足文艺评论和小说创作。
前些年,曾令琪每天早晨阅读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然后选出心有所动的文章,写出一篇篇短平快的新闻时评,发表在《四川日报》和《扬州晚报》等全国二十多家报纸上,脍炙人口,风行一时,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再后来,令琪君为《中篇小说选刊》杂志、《今古传奇》杂志、《四川作家》报写了很多小说评论。他发表在《草地》杂志2004年第二期的《解读李星桦小说<云雨>》,以细腻的解读、精准的提炼、精到的评论、合理的引申,引起四川省作家协会原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曾令琪的小说创作起步甚早,但中间耽搁多年,原来的作品不是太多。但最近几年,他深入生活,搜集素材,深入思考,写了很多小说。其中,尤以中篇小说《关于石头的新闻播报》和两部长篇小说《商宇》《天路》(与张永康合作),令文坛刮目相看。
他的小说,架构清晰,人物丰满,情节曲折,环境典型,知识丰富。既有国内各阶层的生活状态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还有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异域风光。其小说对社会直接的反映,小说所倡导的真善美,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四)楹联和书法风格

除了小说、散文、诗词、剧本的创作,曾令琪还热爱书法,关注楹联的创作。
他的书法,起步于大学时代。大致可以这样概括:柳体发蒙,奠定其最起码的书法基础;颜体、欧体与魏碑《元桢墓志》的练习,则为其书法的提高注入了新鲜血液;五十岁之后,他对小篆情有独钟,对李斯、李阳冰的作品,多有心得。他的小篆对联,线条流畅圆润,结体修长多姿,内容多系自撰,特别受到朋友们的喜爱。
曾令琪认为,书法爱好者不能全写古人,书法家更应该尽量书写自己的原创作品。在他众多的楹联中,《题重龙阁联》最为出色:
迤逦上重楼,喜双塔矗东,珠水漾南,御河绕西,谷田旷北。醮坛步云梯,笔架藏美意。更兼罗泉井长,金李洞幽,银山蔗甜,宁国寺古。伴白云鸥翔,两百里佳山好景,尽收风俗入眼底;
盎然飞逸兴,念资子治水,苌弘化碧,王褒作赋,延世劳心。鼎祚解周易,李石友放翁。漫说二赵文深,汝修词丽,禹昌气豪,公骕诗壮。乘春风帆挂,三千年震古铄今,笼将人物注心头。
这副创作于2015年10月22日的长联,上联写景,将古资州八景娓娓道来;下联写人,将古资州历史上的名人一一点到。作者满含对故乡的感情,将资中的人文地理、风景名胜,巧妙地嵌入其中,融情于景,情景相生,气魄宏大,其情感人。
除了小篆,曾令琪的八行笺也很有特色。当今网络时代,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而曾令琪坚持,凡是对外信件联系,一律用八行笺、毛笔书写。一手漂亮的小行书,一笔典雅的文言文,一首格调高雅、清尘脱俗的格律诗词,让收阅者爱不释手。王蒙先生、贾平凹先生、铁凝女士,绵阳作家杨群女士,都称赞过曾令琪的八行笺书信、诗词。著名音乐家陈川先生,还将曾令琪书赠的两幅八行笺词,制作、放在《季风乐语话陈川》一书的显要位置。
总之,曾令琪就是这样,文学创作源于生活,文学创作更是为人民服务,美化着生活,陶冶着情操。

《西南作家》主编曾令琪,看望到成都指导戏剧工作的资中籍老作家、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康式昭先生。

三、曾令琪人际社交的文化品位

 
曾令琪的成长与成才,离不开他的亲人的哺育和扶持,离不开他的师长的谆谆教诲,离不开他的朋友们的亲切相规。
学术上,曾令琪自称是一个“杂家”。从前,因为长期从事新闻媒体的关系,他不可能“专精一体”,写一种样式的文学体裁。大学时代,今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郑临川、何承桂、赵义山诸先生的教导,让他对学术充满了敬畏;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四川大学中文系王世德教授,内江教育学院刘光教授,对他的帮助都很大。所以,当曾令琪的处女作《周恩来诗歌赏析》于1998年初问世之后,虽然,人们一点儿也不感觉到吃惊,但是,同仁们却由衷地钦佩!
文学上,因为多年从事创作,曾令琪从未离开过文学界。他对文学界很熟悉,一些大家、名家和一般的作家、读者,也熟悉他。曾令琪奉行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的宗旨,一有机会,就会背上行囊,徜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之间,并适时地拜访各地的名家。王蒙、铁凝、马识途、熊召政、傅天琳、阿来、晓苏,都曾经热情地接待过他;方方、柳建伟、迟子建、何开四、曹纪祖、曾有情等都和他有过交集。2017年10月13日,是曾令琪文学创作中最难忘的日子,那一天,贾平凹先生高兴地收下曾令琪和黄锦平为关门弟子。在与贾平凹先生的多年交往中,曾令琪虚心请教,贾先生耐心答疑。和蔼可亲的文坛泰斗贾平凹先生,为曾令琪的小说创作注入了一支兴奋剂。贾平凹先生和曾令琪师徒之间的缘分,一时间传为佳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优秀的导师,必将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

四、曾令琪办刊实践和人才扶助状况

曾令琪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倡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验证自己的文学主张。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曾令琪和黄锦平这两个大学同班、同寝室的同学走到一起,共同策划、创办了大型纯文学刊物《西南作家》杂志。
同窗俩的想法是:通过共同的文学理想,执着志向;各自的持恒实践,疏通文气。走近大家、名家,为刊物积极组稿。曾令琪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力,吸引一批文朋诗友,共同办好《西南作家》这方园地。通过三年多的办刊实践,《西南作家》在国内外都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办刊,“班子”集体及成员都加速了知名度的提升。无疑,《西南作家》是曾令琪乃至“班子集体”创作理念、办刊主张的实践阵地,同时,《西南作家》自然为曾令琪的文学创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了回馈社会,培养文学苗子,储备文坛后备力量,曾令琪还花费大量的心血,进行网络授课,或者当面指导,培养《西南作家》杂志的签约作家,扶助自己的学生、徒弟的文学成长。现在,《西南作家》的签约作家和曾令琪的弟子们,几乎每周都有作品发表的喜报。他的学生——周晓霞,教书之余,散文佳作频出,文言小品日趋成熟;杨华,一个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机关干部,散文有思想、有深度,文风清新;王建军,挑灯夜读,辞赋迭出,深受好评;寇玉苹,一个从事餐饮业的文学青年,在生活的夹缝中还挤出时间读书和写作;最小的弟子蔡诗萱,刚上小学四年级,现在热情高涨,写作上有明显的进步,接连发表好几篇佳作。重庆作家吴玲,广西作家李毅梅,河北作家侯继福,都曾经得到过曾令琪实实在在的帮助、提携。
对残疾作家,曾令琪给予特别关注。他和张海迪是QQ好友,经常交流文学创作和生活感悟;对盲人女作家李芳洲,曾令琪倾注了很多爱心,多次前去探望、交流,盛情邀请她出席《西南作家》创刊三周年座谈会,并作专题讲座;曾令琪还在中国盲人网上,给全国的盲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大家阅读经典作品;曾令琪的散文,还被中国残疾人协会的《盲人月刊》杂志以全盲文刊出;……
除此,曾令琪还兼任着全国将近200所大学的学生文学社团顾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曾令琪认为,一个作家,不能只顾自己的创作,他应当回报社会,反哺大众,回馈人民。文学是需要薪火相传的一项神圣的事业,而培养文学的苗子和后备军,也是一个作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央委员、文化部原部长、茅盾文学奖得主王蒙先生,2017年4月9日,接见《西南作家》主编曾令琪。

五、曾令琪文学创作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向春竞艳的花朵,人们都惊羡她现时的美丽,可当初她的芽儿,何尝不是经受了风雨的催打,何尝没有奋斗的泪泉!——要知道,任何成功的背后,一定会有鲜为人知的煎熬磨炼,都会有超出想象的自律自强。正如科比的名言: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令琪君的多支合流、全面发展,乃至形成其文学创作格局的呢?

(一)家国情怀,文脉书香,文化积淀,精神动力

对于这一问题,热心的读者往往仅从令琪君的社会阅历、才华学识、文笔章法方面去追根溯源。我则认为:这些固然重要,然而,令琪君之所以能挺进文坛,文气弥漫,全面开花,最主要的因素是他具有中国传统优秀文士和现当代知识精英所特有的家国情怀和文化积淀,不竭的文脉书香,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而这“情怀·积淀·书香·动力”的泉源又开流至何处呢?这就是令琪君所具备的基本文化元素。

(二)心有榜样,高山仰止,慧智才情,个性鲜明

曾令琪融合传统优秀文士的书卷气度和当代知识精英的理念眼界,审视自个儿的创作实践,不断总结、提高、升华、完善,从而形成鲜明的文学个性。
而这一独特个性的凸显,并非笔者之臆想,而是他心迹文香镌刻的印痕,清晰亮眼地显示于他的作品人物的德行操守、文字华章、丰功伟绩之中。
请回顾令琪君的文踪及代表之作:
1997年,在多年搜集珍存大量文史资料的前提下,他缜密严谨地出版首部专著《周恩来诗歌赏析》,其超凡的文学鉴赏才华,诗歌美学见解,引起学术界、诗歌界重视,作品获文博界、文献机构收藏;继后,又连续出版发行《朱德诗词曲赏析》《骆状元诗歌赏析》《末代状元骆成骧评传》和散文集《热闹的孤独》等。不难看出,曾令琪对贤相诸葛亮、状元骆成骧推崇备至,对伟人兼诗人的周恩来、朱德尊崇萦怀。从上述专著与系列散文中不难看出,蜀之贤相诸葛亮,清末状元骆成骧,伟人兼诗人周恩来、朱德的高风亮节,才华慧智,徳品情操,实已潜移默化于令琪君的心灵精神,促进了他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他的理想追求及文学实践。虽然他自视一介书生、一名作家,虽不能象贤相、状元、伟人那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可“修身、齐家、报国、著文章”。他愿意以挚热的文心,敏锐的笔触,多样的文体,斑斓的色彩,讴歌祖国人民,赞美自然人文,描绘物事景况,畅抒精神胸怀。
无论创作何种文体,曾令琪都与古代文星名家屈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隔空神交,古今融通。真个是滋润文心,畅达文意,丰盈慧智,文交天下。

(三)尊崇名家,拜学大师,广吸博纳,见贤思齐

曾令琪注重传统,推崇先贤,但更适应社会发展,尊师重敎,谦恭礼让,勤奋好学,很获众师尊的肯定与赏识。尤其在踏入社会,致力于文学创作并创佳绩的进程中,更为敬仰当代名家大师,并屡获其关注提携。这在前述“人际社交的文化品位”中,业已议及。正因为令琪君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先后与众名家大师如赵义山、何开四、曹纪祖、阿来交往,尤其是拜师贾平凹之后的授学相随,师徒情挚,曾令琪在文学技艺趋臻,在修为素养的提升中,更得视野拓展、理念更新、胸襟开阔、气场扩増的历练。藉此,不但促成了令琪君文学创作产能高、新、精、尖的效应,而且,承接过渡,派生营造出民间社团创办文学刊物,团结凝聚,影响诸多作家,扶助青少年作者群的文学创作态势,为“曾令琪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赋予了特有的普众影响和全新的现实意义。

(四)同窗文友,励志文学,《西南作家》,异峰突起

大型纯文学刊物《西南作家》杂志,在理性而热血的励志激情喷洒中,于2016年3月应运而生,最初,成员有黄锦平、曾令琪、蓝天果、张永康、王晓鸥,后来晓鸥因故他往,黄瑞蓉补上。现在,其成员“六杰”中的社长黄锦平为主导人物,主编曾令琪系灵魂人物,副社长(原副主编)蓝天果、副主编张永康与主编助理黄瑞蓉为实力人物,2018年9月增聘李顺治为副主编。班子成员分工合作,黄锦平主导社务并致力于小说和诗歌的创作;曾令琪主理编务与一应业务;蓝天果致力于拓展书法艺术教育和文学的热心宣传;张永康对小说、散文、影视等的创作成果尤多;李顺治文心独创的小说《北河东去》赢得贾平凹先生、阿来主席、曾令琪主编的高度称赞与社会热效;黄瑞蓉文谊深厚,初期为《西南作家》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张罗饮食,服务会议,在后勤方面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奉献,视“成员”与众作家为亲友,赢得众家的尊敬与亲近。同时,她还热爱生活,经常以散文抒情达意,讴歌祖国。
《西南作家》植根民间,以纯文纯艺、兼容并包、文交天下为宗旨,性质纯洁,目的明确,追求高远,一经树旗扬风,便文宣天下,吸引作家群,纷来应征稿,团聚青少年。使得主导、主编及“一班人”坚定方向,严格文道,筹措经营,艰苦备尝,苦乐推进。其间,主编任务繁重,编务事务兼运。季刊发布,声誉鹊起,引业界与民间关注,专家与读者称道。在文学魅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感召下,主干挺拨,生发新枝,繁茂出《剧本春秋》《新蕾》子刊来,在当下纸媒难以为继、停刊现象时有发生之时,不能不说创造了奇迹。
经过三年半的艰辛推进,正常运营,《西南作家》已成为国内期刊界的奇葩异卉,绽放着自己的芬芳。可以肯定地说,《西南作家》凝聚了一批有实力的作家、作者,为海内外的作家、作者提供了一方发表园地,点亮了一大批青少年的文学梦想。由此,《西南作家》也成为新时代“新文艺群体”中的佼佼者,获四川省文联的热切关怀与重视,其事迹,被收入四川省文联郑晓幸、平志英主编的《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西南作家》的办刊史,必将载之于新时期四川乃至全国的文学史、出版史,这是毫无疑问的。
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西南作家》在特定的时段和环境人境中让曾令琪主编才华突显,施展有术;同样,曾令琪主编也以不凡的文功,春华秋实,丰盈滋润了《西南作家》。二者相互发力,量聚质变,助推了这一单元、这一时段曾令琪文学创作趋势的发展、态势的拓展、格局的增速形成!

2019年11月17日,成都。《西南作家》杂志社为曾令琪主编举行曾令琪正式从文25周年座谈会。

结 语

  
所谓“格局”,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的《辞海》缩印本,P1463这样释义:“规格;式样”;而“百度百科”的释义为:“格,指在认知范围内对事物认知的程度,而局,则为在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及其结果,合称而为格局。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所以说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样。”
其实,上至国家,中至单位,下至个人,都有国体、团体、个体的格局,并且,随相应主体在相对的范畴、范围中“认知程度”的运作趋势结果而决定“格局”的大小。所以,就个人格局而言,当与“主体”的胸襟、慧智、胆识、眼界、规划等的总体心理构架与“客体”即社会环境、人境情境、乃至时空对接密切相关,相互成正比趋势,发展上升为“格局”。
上述曾令琪所具备的家世书香,精神动力;胸怀气度,眼界神韵;作品样式,产能特色;社会交际,文化气场;普众影响,文学成就的总和态势,不正凸显了曾令琪文学创作格局形成的客观现实吗?
鉴于我的才疏学浅,只能滴水映阳地将令琪君所具备的胸襟情怀,文化含量,文学底蕴,华章风采粗略的反映述评。
甚感欣慰的是:在大家都忙于各自追求的美好目标,而少于或难于顾及高看他人美徳佳品的世风之中,我提出了“曾令琪文学创作格局”的观点,供业界同仁高士精英(包括令琪君自己)分享参考、商榷研讨,想来,应当算是一桩文事新论吧?
2019年10月21日,于成都
  
                                                             
    
  作家简介
   张季次,笔名季风、红帆,词作家、艺术评论家、社会音乐活动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乐涛风潮》总策划,从过艺,从过政。现赋闲却文忙,以文学、艺术自娱,笔耕不辍,冀秉烛之明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