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是“口语词汇”还是“写作词汇”啊?

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

这个词儿是口语词汇还是写作词汇啊?

这个词儿是不是只能用在口语中/书面表达中啊?

今天我想聊聊我的几点看法。首先,我们在讨论“口语”和“书面/写作”时我们指的是什么?

我想“口语”主要是日常交际的语言,也包括职场、法律、新闻报道等中的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及时发生、互动性强。前者比较随意,后者比较正式接近书面用语。

不过我们要注意:个人教育水平、风格偏好不同,口语中的用词也不同。比如在《绿皮书》中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这一点:

黑人博士的语言非常讲究、正式。在面试中他想问“你做过什么职位”,他没有说“What did you do?”而是用 In what capacity? ;想表示“按合同说的那样”,他说的是“as per my contract”。

相比来说白人司机的语言就糙的很,最明显的是他常用双重否定和“ain’t”,比如:You don’t go nowhere with me.I ain't pulling over.

张海露Eric,公众号:英语学习笔记一位英语老师眼中的《绿皮书》

“书面语”可以泛指一切非口头形式的表达,小到网络留言、电子邮件,大到商务合同以及学术论文等。书面语的措辞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是写一条购物评论、给朋友写封问候邮件,自己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就可以了,通篇大白话还显得很亲切。不过若是给教授或者客户写邮件,就不能过于随意,就像你不会给你的教授客户写邮件时称呼他们“哥们儿,最近咋样?”

说到底还是说话要得体,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说话对象。比如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语言风格就很幽默,人家德高望重皮一皮也没什么的:

Once a CEO hungers for a deal, he or she will never lack for forecasts that justify the purchase. Subordinates will be cheering, envisioning enlarged domains and the compensation levels that typically increase with corporate size. Investment bankers, smelling huge fees, will be applauding as well. (Don’t ask the barber whether you need a haircut.) If the historical performance of the target falls short of validating its acquisition, large “synergies” will be forecast. Spreadsheets never disappoint.

大概可以理解为:有些 CEO 们就像是正值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轻人一样急于证明自己,头脑一热,干柴烈火一点就着。而投机银行家们就像是理发店里的 Tony 老师们一样,不仅鼓励你剪发造型,还会劝你染烫做营养...

学术写作方面要求语言更加客观、正式,要严格遵守某个写作风格,排版、引用、大小写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细节上一般要求不要使用 don't 这样的缩略形式,要使用它的完整形式 do not;不要用 anyway,而是用 however/regardless。表示猜想用 imagine,不用 reckon;表示全部用 in total,不用 totally。

对“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词儿是口语词汇还是写作词汇啊?”并不是个好问题。更好的说法是:这个词可以在哪些场景、语境中使用?

语言中把语言的使用场景称为“语域”(register)。《剑桥高级英语短语动词》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语域”(register)一词常用来指一个词正式或不正式,也可以用来指与某一工作领域或兴趣相关的语言。

学习一门外语,我们很难掌握它的“度”,不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样的话。这一点除了大量阅读和观察增加语感外,我们学习词汇的时候要注意他的语域。

例如“语域”register这个词后就标注了[Technical],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专业术语。我们用这个词的时候要注意,不了解语言学的人(即使他的母语是英语)可能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你要用这个词的话,最好解释一下。

再比如 fat 这个词,我们都知道是“胖”,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词含有贬义的意味。如果你看见一个外国小朋友,胖乎乎的,特别可爱,不要说 Your baby is so fat!

这时候用 plump,chubby 更恰当。

《经济学人》提到“罗胖”的时候并没有用“Fat Luo",而是 Pudgy Luo。墨西哥裔美国喜剧演员 Gabriel Iglesias 是个大胖子,他的经典段子之一是:I'm not fat. I'm fluffy. “我不胖,只是有点蓬松”。不管是 pudgy 还是 fluffy,都比 fat 强多了。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房东是位 87 岁的爷爷,室友是来自犹他州的年轻小伙。有一天老爷爷问我俩:What are your handles? 我没听懂啥意思,小伙也一脸懵逼。老爷爷解释说 handle 就是“网名”,例如“你微信的名字是什么啊?”就可以说 What's your WeChat handle? 当时我就想,可能这个词的用法是老爷爷那个时代的,现在已经不这样用了,了解一下即可。

了解到“语域”的概念后,还要注意在阅读中体会一个词到底是如何真正被使用的。如果你在口语中听到有人用过一个表达,那它就是适合口语的表达;如果你在阅读外刊、原版书中遇到了一个表达,那它就是适合书面语的表达。但是最重要的是观察:这个词是在哪种语境下被使用的?是日常生活还是学术写作,是一本正经还是插科打诨?

我昨天发了个朋友圈,提到了 bomb 的用法:

然后还补充道:

说到 bomb,想到前两天去看 stand-up comedy,一位沙特阿拉伯的演员说:Don’t worry. I don’t have any bombs. But I may bomb tonight. 第二个 bomb 就是“演出失败”的意思。

Eric 的微信朋友圈

有位朋友留言:

这位朋友有查字典的意识非常好,而且他也注意到了“语域”。bomb 的这个用法在字典中显示是 informal US,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不能用于书面语”。很多时候不是“能”或者“不能”的问题,而是“恰当”和“不恰当”,简单说还是看场合。

举个粗俗的例子,中文“屌”是个有粗俗含义的词,它能出现在书面语中吗?我想如果是写个小说、和朋友通信、网络留言这样的场景,一定是可以的,甚至是更恰当。但是如果是写专业论文,你写“XX最新研究真是屌爆了”... 你这样写倒也可以,不过不恰当,应该通不过了还会被老师骂死。

搜一搜 bomb 的这个用法,会发现许多外媒都会用这个词表示“演出失败”。见过这中说法、写法后,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同样的场景下也这样用。

最后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核心“知识点”:

1. “口语词汇”和“写作词汇”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要注意“语域”的概念,注意“使用场景”和“是否恰当”。

2. 想让外语表达更准确、地道,先不要过于创造。而是说自己听到过的,写自己读到过的,没听过没写过就先不要想当然的创造。见过写过,说话作文时就会更有自信,表达质量也会日渐提升。

读英文原版书刊,

学立刻就能用的地道英文

猜你还想读:

· 学术英语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 but和and能不能用在句首?

· 如何写好一封电子邮件

· 有哪些高级的表达技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