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史诗《木兰辞》木兰本是大同人
自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问世以来,一位集忠、孝、仁、勇美德于一身的中国女杰形象便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历代传唱。
《木兰辞》的史诗性质
我们在梳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河南、陕西等地都说木兰是他们那里的人。其依据大多是地方传说。并没有从《木兰辞》产生的源头上去寻找答案。
《木兰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高的价值,她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遗憾的是《木兰辞》没有像《孔雀东南飞》那样有诗前引言,这就为后世考证木兰留下了纠缠不清的历史旧账。
《诗经》中“生民”“公刘”就是记叙周朝祖先发家史的宏大史诗。北朝乐府民歌是由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协律都尉李延年按皇帝圣旨,到民间挖掘真实素材而采编的史诗,所以肯定,叙事诗《木兰辞》是真实历史的记事诗。
《木兰辞》产生的历史背景
要真正读懂《木兰辞》这篇伟大的史诗,我们首先应了解产生这一作品的时代背景。
公元398年北魏将首都由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迁都到平城(今大同市),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征讨,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据统计,在北魏迁都平城的一个世纪里,北魏与柔然(部族蠕蠕首领)的大小战争有30多次。规模最大的当数延兴二年(472年)冬十月的那次由太上皇献文帝御驾亲征的战争了。
了解了以上的历史背景,回过头来再读《木兰辞》就十分清晰了。
从《木兰辞》的字里行间
还木兰本来面目
《木兰辞》是发生在北魏平城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的记叙。木兰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一位杰出的女英雄。乐府民歌《木兰辞》生动而详实的记叙下了这段故事。且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是《木兰辞》的开篇之句,也是木兰生活时代的真实写照。
北魏迁都平城后,大大加快了汉化的步伐,重视农桑便是重要标志之一。京畿之内,纺织几乎成了民间每个家庭主妇和女孩子们的功课。她们不但要织出到市场上去交换所需的产品,还要缴纳国家的赋税。这些都是当时京畿内机杼声不断的原因。木兰便是这千千万万个“织女”中的一员。
这平淡恬静的耕织生活,有一天陡然起了波澜。献文帝(可汗)要亲自率兵讨伐柔然。战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征兵,《木兰辞》中的“可汗大点兵”说的正是这件事。为了尽快动员兵员,朝廷向各地下发了“军帖”。“军帖”接连下发了“十二卷”,每一卷上都有原本登记在册的木兰父亲的名字。所谓“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非常清楚自己的父亲已经年迈,不能上阵杀敌。可军令如山,真的急坏了木兰。怎奈是女儿身,不能为父解难。惆怅不久,猛地闪出一个念头。我何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打点行装,准备应征。
同样,接下来的诗篇也是真实的记述。且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如从武州川云中城(即今大同左云旧高山镇)出发,快马一天300华里,到晋蒙交界处的老牛湾黄河边。次日从黄河边起身到“黑山头”又恰好是一天的路程。“黑山头”又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燕山这里指燕然山,俗名大青山。正是柔然陈兵“塞上”之所在。所以“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都是木兰从军路上的如实描述。据《魏书·世祖纪》载,太武帝始光六年(公元429年)秋七月拓跋焘曾“车驾东辕,至黑山。”献文帝这次亲征,在黑山集结部队,是有案可稽的。
从献文帝御驾亲征,到孝文帝随后的增兵,前后长达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间,大大小小的战争不可胜数,很多将士为国捐躯,木兰是这次战役的幸存者,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壮士”。《木兰辞》中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么大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惨烈、频仍高度概括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谓惜墨如金,点睛之笔。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在解析这段诗句之前,我们首先对“壮士十年归”作一个解读: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献文帝决定御驾亲征,并接连向全国发了“十二卷”征兵的“军帖。”木兰正是这一年,替父从军,从平城到达“黑山头”集结的。孝文帝太和二年亦即宋顺帝升明二年(公元478年)柔然和南宋趁献文帝去世不久,结成军事联盟三十万大军陈兵塞上,这段时间内,边境战事不断,“将军百战死”持胶着状态。
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又增兵七万由十二名将军率领,赶赴前线。新兵的到来,替回了长年在一线的老兵。木兰就是在这一次新老交替时由前线返回后方的,木兰从军长达十几年。《木兰辞》里“同行十二年”不失其真。
按照当时北魏的规定,凡立军功者,军功增多一级,官爵也随之升高一级谓之“一转”。按木兰十多年在前线累建的功勋,有十二转,可谓战功卓著。
感谢《木兰辞》的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这极为珍贵的十个字。孝文帝在明堂上接见木兰,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发生在首都平城的一次重大事件。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市内发现了北魏明堂遗址,与《水经注》中所描绘的明堂完全一致。足以验证了木兰故事的真实性在于“明堂”,雄辩地证明木兰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平城大同。
回到故乡的木兰,喜悦的心情难于言表。开“东阁门”,坐“西阁床”,脱战时袍,着女儿装。对着镜子在额头贴上可意的花黄。(注:“花黄”是南北朝时期妇女流行的一种装饰,即用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多种图形贴在额头上。)
当木兰身着女儿装,贴着花黄走出门看望她“伙伴”的时候,将士们一个个惊异的目瞪口呆,他们不由的惊呼:天呀,“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行文至此,戛然而止,余味无穷。这正是《木兰辞》的魅力所在。
结 论
通过对《木兰辞》的史诗性质、时代背景以及字里行间探究三个方面的认真梳理,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木兰辞》是以北魏延兴至太和年间,北魏和柔然之间的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一首叙事辞,是一首大气磅礴的史诗。该辞的人物原型是生活在当时首都平城京畿内,登记在册的一位老兵的女儿,她的名字就叫木兰。
前人在《木兰辞》所描写的故事时是这样评说的——“事件也奇,诗也奇。”木兰确实是一个奇女子,她在国家用人之际,能想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思想奇,从军十几年,军功卓著,由士兵晋升为将军,是武艺奇。立下赫赫战功,却不愿接受皇帝赐官,只求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品格奇。
木兰的这三奇,正是千百年来人们传唱不断,且愈演愈烈的原因所在。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节义、勇武仁爱等诸多高尚品德在木兰身上都有集中体现。这些优良品德集于一身,真可为锦上添花,因之后来人们在把木兰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之时,在木兰前面加了个“花”字。从此花木兰便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再读史诗《木兰辞》
木兰本是大同人
这就是结论。
如果说云冈石窟是北魏留给大同的一张靓丽的“实物”名片,那么大同还有一张更靓丽的“精神”名片,那就是花木兰。
(图片为电影《花木兰》剧照)
作者:要子瑾
大同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大同市地方志办原主任
弘扬三晋文化 推介三晋人物
领略三晋风光 赏析三晋艺术
挖掘三晋历史 促进三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