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亲惠节临道因法师碑
十二届国展创作手记
文 / 李亲惠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是我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每四年一届,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共收到投稿作品52620件,经评委层层评选、多轮投票、现场面试,最终1074件作品“过关斩将”入展。而在这万人瞩目的书坛盛事中我的作品有幸忝列其中。这和评委的厚爱、老师们的指导、书友的鼓励、及家人的支持分不开的,在这里真诚的表示感谢!
李亲惠作品
学书法的都知道“欧体”是不好写的,历届国展中用欧体入国展的作品则少之又少,后学很难学到欧体独有的庙堂帝王之气,与其说欧体难写倒不如说欧体太完美了,试想已经被欧阳询写到极致的书体,评委们对他的要求自然要高。用欧体入国展是我几年前就有的想法,没想到梦想实现的太突然。此次投稿作品是在离截稿最后10日内才决定写的,没做过多准备,准确的说时间上不允许,一切只能以平常练习的心态对待,对后面能否入展也没抱多大希望,莫非正如东坡所云“无意于佳乃佳”?
本人自幼喜爱涂涂画画,但也敬畏古人,一直坚守扎根传统,与古为徒的艺术追求!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虞恭公碑》、《皇甫诞》四座碑刻反复研习,迄今已有十年。欧体是将二王楷书标准,引入北碑风貌,同时还保留一些隶书特征。欧体写得规范、工整、笔画见棱见角容易,难的是要表现出艺术审美情趣,生动而有韵味、耐看,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
李亲惠节临九成宫
能到这阶段不是短时间能做到,需要时间累积,需要其他书体来滋养、渗透和借鉴。记得我的老师朱勇方先生曾对我说“学书法必须要扎实深入学古,掘井要及泉,不要乱换帖,方能雅人深致”。更有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肖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只不为之动”。一往直前,久之则自心手相应。
李亲惠节临皇甫诞碑
此次入展作品全文加落款共1068字,中楷范围。形式上并未刻意去精心设计,这样更能彰显出作品的质朴和简洁。书写内容选用了刘勰的《文心雕龙》里的论说篇,我分别用了“中华书局”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两个权威版本进行对照。纸张用了学兄骆南阳提供的八尺屏(70cm*240cm)粉笺纸。在书写工具上我要求不是很高,适合自己的就行,毛笔是一二十元的“兼毫”加“一得阁”墨汁,计算好书写字数后打界格花了我点时间,选用了一贯喜爱的咖啡色圆珠笔准备打每格3.6cm见方的格子,由于时值盛夏,圆珠笔笔芯容易冒油,画出的线条两头会留有油渍疙瘩,直接影响作品美观程度。
李亲惠通临化度寺碑
我是在宣纸两边用毛边纸压在上面依靠直尺画出直线使圆珠笔的起笔和收笔都落在两侧的毛边纸上,哪怕笔芯冒油也不会直接留在宣纸上,每画完一条直线务必都用纸巾把笔尖擦拭干净,这样打出的界格一定是很清爽的。创作投展的作品我以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为主基,为增加作品整体的灵动性在不失欧体古法的基础上我融入了二王、褚、颜等笔意,心态保持平和放松的状态下写了两晚,一遍定稿。觉得纸有些偏浅用红茶水从背面染了一遍后完成此次投稿任务。作品的入展是对我的肯定与鼓励,我将继续在创作实践中探究这门艺术,学欧之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拙作虽入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伏望各同道指谬!
李亲惠十二届国展投稿作品
李亲惠,男,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生于浙江金华,现工作于绍兴,自署立木,自省草堂。受父辈影响自幼爱书画艺术,书法初学二王,以楷为基,旁涉诸体,与古为徒。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准),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陆维钊奖”第八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浙江书法奖·沙孟海奖”第十届全浙书法篆刻大展(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江山多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书法篆刻刻字系列大展(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首届浙江省青年书法篆刻精英展(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李亲惠通临九成宫
李亲惠节临虞恭公碑
李亲惠节临九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