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光瑞:我与书店的缘

齐光瑞:我与书店的缘

原,创

我与书店的缘

齐光瑞 

说来很可笑,我小学时的理想是长大后做一名电影放映员或新华书店的售书员。原因也很幼稚,就是图希看电影和读书时方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而且在十岁时还有一次荒唐之举:和本村的两个同龄玩伴儿,三个人掏干刮净,将衣兜翻个个儿,加起来才三毛二分钱,居然来回步行30公里到县城新华书店去买了一本儿小人书,而且还是饿着肚子走回来的。走回来的路上,路过一个村子时,那个村子的几个小孩儿玩土匪劫道,吓得我们一劲儿猛蹽,最终一个身宽体胖的哥们儿被人家撵上,挨了劫道孩童的一板锹。从此几年,再路过那个村子都心有余悸。九十年代初我走村串户给村民照相赚零花钱时,特意去这个村子走了几趟,一为喜欢照像的村民服务,二是为了消除十岁时留下的阴影。

如此理想和举动,完全证明我对文化的崇拜和读书欲望的强烈。

小时候每次去县城都会去新华书店逛逛,而且每次去都会买上几本书。兜儿里剩的钱多,就买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或工具书;钱少就买一些小人书。那时候的书也便宜,《新华字典》才一块钱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才六毛钱一本儿。我曾攒了一年的零花钱儿,才攒够一本儿能买《现代汉语成语词典》的五元钱。但还是没有买这本词典,而是买了喜欢的长篇小说。一直到一九八六年我结婚时去接老婆,看到爱人有这本词典,便硬生生地背回来,装到自己的书柜里。惹得老伴儿没事儿就逗我:“接媳妇儿不拿嫁妆不拿物,居然背回来两箱书。”

记得学生时代曾买过几本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剑》、《大刀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惊雷》、《金光大道》、《艳阳天》、《海岛女民兵》、《向阳院的故事》、《雁鸣湖畔》、《激战无名川》、《望云峰》、《新来的小石柱》、《闪闪的红星》等。后来文艺大繁荣时期能买到的书就多了,以前不让出版的书也都纷纷再版,我们也就能够买到《第二次握手》、《林海雪原》、《苦菜花》、《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红岩》、《烈火金刚》等。

但自己口袋里的钱再多,也买不下全书店的书,于是逛书店就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须,不是为了买,而是为了看。因为那时候儿还没有图书馆对我们这些小孩儿开放。也许是开放了也找不到地点进去阅读。

再说,图书馆的书毕竟是公家的,不归私人所有,不能想啥时候看就啥时候看,所以只有自己买到手的才属于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还记得有次在书店买书,沉浸在书里的故事中,看的时间长,竟然被售票员儿给抢了下去,而且还恶狠狠地问我:“要不要买,不买就别来这儿蹭书看。”至今想起那张长满横肉的脸,我还想吐它一口吐沫。

能够买的品种一多,自己的内心就有了膨胀,幻想着啥时候。能在书店里摆上自己写的书。看到读者争相抢购自己的书,那该是有多么的过瘾和刺激啊!

毕业时,正赶上文学大繁荣之时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于是便和众多文学青年一样,开始疯狂地追求起缪斯女神来。

但由于自己的文化底子薄,生活儿阅历浅,虽然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曲艺、杂文等各类型的体裁文章都写,但能见著报刊的却寥寥可数。于是就参加各种文学补习班儿函授。功夫不负有心人,久而久之,一些报刊上开始脸熟儿起来,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尤其是新闻作品均过了编辑的闸口,被读者检验过。但大部头的图书却始终不是我的果实,更遑论署有自己名字的图书堂而皇之地摆在书店里啦。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将陆续发表在内蒙古《采访与写作》杂志上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理论的文章,整理了一下,申请了一个内部发行的“管”字类书号,出版了一本儿名叫《报告文学的创作艺术》的小册子,全书有7万字左右,虽不能摆上书店的柜台,但却可以买卖,而且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2003年,我出版了自己的个人文集,分为小说、散文、戏剧三卷本,当时的《文艺报》、《黑龙江日报》、《生活报》等媒体都曾报道过,《中华读书报》和《黑龙江日报》还曾发过评论家写的评论,这回可以堂而皇之地摆在书店的柜台上了。但书摆上了,却没多少人买账,卖出去的书还没有送人儿的多,这便让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写出畅销书!

彻底放弃了社会上的一些职务后,开始专心创作。2010年和2011年。两年间我先后出版了几部畅销书。长篇小说《绝对新闻》、《作协大院》,文艺评点杂文集《活色生香话水浒》等。这次不仅摆上了实体书店,而且网上书店卖得更火,甚至均再版加印过,而且从此不再自费出书,反倒靠写书而挣可观的润笔费了。

现在看,书店无论是实体还是网络,便民最好,而且便宜最重要。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凡是购买精装书或花钱购书不考虑价格的,均不是纯粹的读者。他们买书是为了装面子、耍阔的,甚至是送礼溜须,根本就不是满足自己求知的需要。

而真正读书的人均是囊中羞涩,但又渴求知识。所以我觉得出版社出书别总是弄得那么花里胡哨,又硬塑又腰封的,实用最好。而且在定价上要贴近穷人,压缩成本,让利读者。国家对出版社应该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倾斜。提高国民素质不从知识上入手,那其实就是舍本求末。同时,别动不动就搞什么封杀,文学创作就是文学创作,只要生活中存在的,那就应该允许作家们表达。可以评论、可以批判,但一定不要封杀。相反,对那些胡编乱造、穿越玄幻、胡诌历史、篡改名著的那些作品,才该封杀。因为这些书籍是对人类,对后代最大的知识威胁呀!

齐光瑞简介:

齐光瑞。文学爱好者。已出版的作品有:写作指导理论文集《纪实文学的写作艺术》、《手把手教你写新闻》,小说集《万紫千红总是春》,散文集《挥斥方遒》、《关东风情》、《趣说水浒》,戏剧集《风流村》等。畅销书有:长篇小说《绝对新闻》、《作协大院》;文艺评点随笔《活色生香话水浒》等书籍。策划、编剧并参演过的电视剧《讨个老婆过大年》、《乡村网事》等获国家文化部创作优秀奖。新闻作品《山沟里飞出软件制造娃》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教辅教材中。

文化范儿     文化人的家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0)

相关推荐

  • 读书日|江永群:带着情怀走进书店

    世 界 读 书 日 WORLD BOOK DAY 带着情怀走进书店 ◇江永群 新华书店一个让人们不能割舍的名字,有许多人童年的记忆,在书的世界里探寻明天的希望.许多人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一直以来成为众 ...

  • 三味书屋

           小城里上些年岁的人,都该还记得赫赫有名的"三味书屋"的.        我们记得起来的时候,"三味书屋"在小城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小城白菜心心儿那里 ...

  • 探秘魔都十五大书店(三)“光的空间”新华书店

    "光的空间"新华书店 地址:上海市虹井路爱琴海购物公园7楼 新华书店的转型之作,魔都地标打卡,来自国际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真是徜徉在知识的书海里一整天都不厌倦. 走进光的空间新华书 ...

  • 推荐|唐 爽:新华的温度

    新华的温度 文|唐爽 万物有温度,新华也有.说起新华的"温度",有些人觉得挺新鲜,挺不合理的.其实,新华的温度,很多时候体现在书店背后的文化.故事和情感上面.小时候是个" ...

  • ​​齐光瑞:浪漫的厦门,妙哉鼓浪屿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浪漫的厦门,妙哉鼓浪屿 浪漫的厦门,妙哉鼓浪屿 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唱着张暴默的<鼓浪屿之波>时,就对厦门和鼓 ...

  • 齐光瑞:又到一年吃草时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又到一年吃草时 又到一年吃草时 齐光瑞 谷雨时节杜鹃啼,又到一年吃草时.漫山遍野寻野菜,绿色健体延寿值!草长莺飞的关东四月, ...

  • 齐光瑞:从《风云鉴事》看文学创作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从<风云鉴事>看文学创作 从<风云鉴事>看文学创作 接到利化老师印制精美的<风云鉴事>一 ...

  • 齐光瑞:想起那些书抄本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想起那些书抄本 想起那些书抄本 家里的书太多,虽然两次搬家处理了一大批,但随着认识的文化界人士逐渐增多,送书成了时尚,故而, ...

  • 齐光瑞:看东部歌者的《怀念妻子》想到的​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看东部歌者的<怀念妻子>想到的 看东部歌者的<怀念妻子>想到的 昨天中午,刚刚和一个好朋友就她即将出 ...

  • 齐光瑞:此情难忘 ——序 江南雨文集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此情难忘 --序江南雨文集 家里的首长交给我一个任务,让给东方文学论坛的版主江南雨先生的文集写个序,尽管我因忙于创作长篇小说 ...

  • 齐光瑞:让人性尽情的释放——说说《北风那个吹》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让人性尽情的释放--说说<北风那个吹> 让人性尽情的释放--说说北风那个吹 前些日子,辽宁电视台重播了电视剧&l ...

  • 齐光瑞:精神的力量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哲学定义是:意识形态上存在的动力,无意识形态上潜在的动力.它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是看不见. ...

  • 齐光瑞:寒春暖品开江鱼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齐光瑞:寒春暖品开江鱼  寒春暖品开江鱼 齐光瑞 每到周五,总有一根乡愁的丝线牵着我的思绪往江北中源大道边的"斗沟子农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