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就会生病,这3个迹象表明你没有真正爱自己!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缺爱》,这是慈怀为你读的第九百九十六本书,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想要查阅每天一本书的详解版,点击文首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让你更好更完整地把握书中精华。
西班牙作家乔治·松伯朗在《写作与生活》一书中,讲述了他在离开集中营之后,是如何通过写作找回存在感的。
他在书中这样写到,“我们还活着,现在,重要的是让我们存在。”
存在感越低的人,无力感就越强。严重时会让我们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很难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反过来,存在感越高的人,他们与社会群体的连接更紧密,幸福感也会更高,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愉悦。
当然,存在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建构自己的存在感,获得更多的认同和肯定。
如果你自我价值感低,觉得自己在公司或者朋友中是一个“小透明”,或者是容易消极地看待问题,心态很难调整过来,那么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本书的作者罗伯特·纳伯格是法国知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全球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专家,还是经验丰富的心理分析师和家庭治疗师。在《缺爱》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建构存在感,以及如何缓解存在感缺失带来的痛苦。
当一个人拥有存在感的时候,生命的美妙自然会显现出来,我们的每一天都会变得更有意义。
个人的归属性尊严,
决定了存在的敏感度
从小到大,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在从外部世界获取那些能够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财富、权利等等,用来建立自己的存在感。
作者在书中指出,这种自我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尊严来定义,这种尊严只有被外界认可和接受时才会存在。
作者也将尊严分成了两种,个人尊严和归属性尊严。
归属性尊严是群体赋予我们的特殊权利,它意味着我们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是被这个群体所认可和接纳的。
而获得这种权利的前提是,我们的行为必须符合所在群体的道德规范。这个群体可以是家庭、公司,也可以是更广泛的群体,例如整个人类社会。
在你被认可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时,也意味着你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甚至可能需要因此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比如军人应征入伍,医护人员前往灾区参与救援等等。
再说到个人尊严,它与我们自身的地位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英国的王室贵族,他们天生就受到英国人民的尊重和拥戴。
个人尊严与群体尊严是互为补充的,如果一个社会群体接纳了你并赋予你尊严,那主要是因为它在你身上看到了符合群体要求的某些才能和品质。
当然,如果我们认为这个群体运营不善,或者是它的要求和准则与自己的原则相背离,我们也可以选择转身离开。
举个书中的例子。哲学家、法兰西公学院教授雅克·布弗莱斯就是因为不认同政府的政见,无法接受它所采取的有关国民教育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所以拒绝了政府所授予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由此可见,如果群体的意见与我们的观点背道而驰,使我们无法接受,我们可以对其采取行动,比如参加反对活动、进行婚姻咨询、家庭咨询等等,也可以在可行的时间选择离开。
对个人尊严和归属性尊严投入比例的不同,也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在个人尊严投入的少,在归属性尊严那边就投入得多。
我们不必纠结于到底谁对谁错,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对两种尊严的不同需求,其实更像是一种个人印记,这种分配比例将决定每个人对存在的敏感度,也体现了个人不同的存在方式。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警惕存在感丧失的错误处理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赋予我们存在感的个人和群体也可能给我们带来伤害。所有对人际关系或归属关系的付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风险,因为这种付出随时可能会付诸东流,甚至给我们造成致命的打击。
举个书中的例子。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曾经因为没有被法兰西公学院聘请为教授而感到极度痛苦,这份痛苦甚至在几十年之后仍未完全消解。
在现实生活中,失去某个工作职位的结果也是如此。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暂时失去收入来源,同时也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身份认同,后者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更严重的打击。
面对这些痛苦和打击,有些人会采用错误的处理方式,其中一种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说白了,就是采用逆反的方式,与他人和群体之间保持距离。
比如我们有时候会在一些聚会上看到,某个人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样子,对每个人都很冷淡。
其实在这种冷淡背后,恰恰是对人际关系与归属关系的极度渴望。
为了抵抗存在感的丧失,为了抬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获得优越感,他们才会表现得如此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
遗憾的是,以此获得的存在感只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他们的逆反举动只会不断拉大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剧他们的孤独,最后使他们成为“孤家寡人”。
还有一种错误的处理方式,就是努力实现自我归属。使用这种方法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会在自己的内心或周围创造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和外部没有任何联系,比如有些人会每天宅在家里看书或者玩游戏,拒绝与外界交流。
事实上,一个人只有跟其他人建立关联,生活才会产生真正的意义,才不至于让自己陷入空虚和迷茫,丧失存在感。
总而言之,排斥他人和寻求自我存在,都不能带来真正的温暖,无法为人提供踏实的存在感,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两种错误的构建自我存在感的方式。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探索抑郁症与存在感丧失之间的联系
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它和存在感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必然的联系。
作者在书中指出,抑郁这种心理疾病是我们对自身存在感产生根本性质疑的结果,主要表现就在于看不到未来,再也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目的。
来看一个书中的案例。有一位女士因为抑郁症反复住院,她接受药物治疗已经十五年了,而且还尝试过许多心理疗法,但症状一直都没有明显的改善。
于是她找到了作者进行咨询,作者要求她和丈夫一同前来。他们的形象对比非常明显,丈夫衣冠楚楚,优雅而考究,女士则穿着古怪,头发油腻。
这位女士一上来就开始自责,说自己一无是处,相貌丑陋,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她还大声叫嚷着说自己非常需要丈夫,结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先生当场宣布要离开妻子的决定。
这位女士其实一直都将自己封闭在一种绝望的状态之中,无论身边的人和医生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她固执的、自我贬低的想法。
在面对或试图“挽救”抑郁病人时,其实我们都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希望病人自己就能够脱离那种绝望的状态,重新乐观起来,比如我们会劝慰他们说:“哎呀,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笑一笑嘛,不要愁眉苦脸的”。
但是,如果我们真正考虑过他们当下的情况,我们就会知道,其实他们更需要做的,不是努力振作,而是先发泄出心中的怒火,比如冲着山谷大声喊叫、独自大哭一场等等。
另外,作者也在书中强调,当我们失去了存在感的来源,或者自我存在感遭到大多数人的质疑时,每个人其实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抑郁情绪。
如果发生了这种事情,作者的建议是,在接受心理治疗的同时,参与并投入一项能够给自己带来存在感的活动,可以去“爱心餐厅”做志愿者,可以去福利院或者养老院做义演,也可以帮社区的叔叔阿姨一起打扫卫生等等。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
歌德曾经说过,你要是想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个道理,所以走错了路,他们一心想把自己变成重要的人,却不知道只有为其他人、为社会和群体做贡献,才能获得真正的存在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爬得很高、赚得很多,却依旧没有什么价值感的重要原因。因为一个人的价值,更多的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最后,以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的一句话共勉: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注:配图来自Pexels
*文:夏天,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自由撰稿人,简知读书会、小雅读书等多平台签约作者。持续写作一年,有20本书籍解读类书稿写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