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游记/朱文凯
文/朱文凯
临泽游记
记忆中这是我第三次到临泽。前两次来去匆匆,这次有幸夜宿于此,借此终于能真正地走近临泽了。
临泽镇位于高邮东北角,因东临芦苇泽地(里下河最低处)而得名。以秦始皇之孙子婴命名的子婴河横贯境内东流入海。据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临泽就已由村落变成大集镇。南朝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设置临泽县,辖今高邮、宝应、兴化临近多个乡镇,历111年,曾有 “纵横直径三十里,百里方圆十万户”之说。隋初临泽县并入高邮县,临泽成为全县商业首埠。明代子婴河疏浚后,水陆交通发达,临泽成了高邮、宝应、兴化三县(市)的集市贸易中心。
下午到临泽时间尚早,便紧赶着散步于临泽的大街小巷。古镇古迹仍遗存丰富,小街、小巷、石碑、石像、石板路、古建筑至今尚存,古镇风貌仍然可辨。今天的临泽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处、重点保护建筑22处。民间颂有八句小诗,“三街六巷九坡台,三祠六庙九座庵,一塘二沟三条河,四店五桥六地名,四堂墓宫连一寺,一场官司过四楼,临泽古镇多兴旺,赛如广陵小扬州”,形象地勾画出古镇的风貌、规模和特征。
“三街六巷九坡台”是老镇的一大特色。其中,“三街”贯穿镇区,西街、中街青砖铺就,后街石板架空。后街上的巷子,歪歪扭扭的石板路从前到后,两侧的店铺至今还保留着清代的旧貌。“六巷”为虚指,表示街巷众多,如同血脉延伸到集镇躯体的各个部位,生长着古镇的生机。小镇不大,但置身于古巷中,却是有种走进迷宫的感觉,反复而不得出。“九坡台”表示高门大户随处可见,比比皆是。乘着晚秋夕照,踩在老街古巷光滑而又凹凸的青石板上,禁不住想象着古时行人摩肩接踵,商贩长吆短喝,酒肆高朋满座,居家烛影摇红,好一派繁华祥和景象,思古之幽情油然而发了。
临泽繁华的又一标志是香火旺盛,佛事频繁。据统计,旧时临泽有庵堂庙宇凡四十六处,涉儒道佛及基督教。古安乐教寺是全镇最大的佛教寺院,是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僧人广宁募建而成,佛堂高轩,塑像如生,与镇江金山寺、杭州灵隐寺、扬州大明寺媲美,经宋、元、明、清列代,一时被誉为“盂城若兰第一胜场”。后来在抗日战争时被日寇所炸。现经后人在其遗址上复建,气势恢弘,香火鼎盛。晨钟声声催人醒,暮鼓阵阵祈安宁。我来到安乐寺,已经傍晚,大门已闭,但见门楼巍峨庄严,佛塔高耸入云。他们在用信仰的力量丰富着小镇的精神家园,护佑着一方安宁;又似乎在用别样的方式向人们叙说着古镇的前世今生。
晚餐后,乘兴于宾馆附近闲逛,热闹的街道已安静下来。古镇的夜,不比都市的璀璨与喧闹,却多了几许安宁和静谧。信步而前,突觉柳暗花明,一条名为“前河”的两岸,古韵灯柱,光影迷离,犹如进入了天上的街市。漫步在前河岸边,树影婆娑,静风扶柳,看路边鲜花簇簇,听远处秋虫浅唱。走几步,即小桥流水,抬眼望去,两岸灯光倒影于河中,可谓“俯首巡看满河星”(白天又到此处,则是 “俯首巡看漫天云”的另一种感觉了)。如此恍惚间,又以为到了江南。
行走间,不知不觉,天空下起了小雨。点滴秋雨落于脸,却融化于心,在微熏后收获的,便是惬意无限了。
经典回眸(点击链接可阅读)
千年运河一直奔腾着她青春活力的浪花,《运河儿女》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今天文章:
1、临泽游记/朱文凯
2、【小说】恶邻08/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