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经杂谈丨“基因武器”,下一个划时代的超级武器?
全球技术地图
创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资讯
“基因武器”
下一个划时代的超级武器?
美国正在研发针对俄罗斯人的基因武器?听起来有如电影般的情节,这些天被俄罗斯杜马议员、政府高官、生物学家和各路媒体严肃地讨论着。数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亲口证实,有人在有目的地采集俄罗斯人的生物资料。且不论这事儿是否属实,我们先来看看基因武器。基因武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新型生物战剂并将其武器化,以用于军事或其他目的一类新概念武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人工合成自然界原本不存在、但更具传染性和致病力的细菌和病毒,已成为世界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现实威胁。
科学家估算,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效能远超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可谓是“性价比极高”。如果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制作成基因武器,其破坏性更是难以估量,因此,有人把基因编辑技术称为“世界末日武器”。相较其它前沿技术而言,基因编辑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便宜,所需材料在网上就能买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找到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的人员也更加容易。
看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确需加强了。
技术创想无止境,皆凭成本断输赢
我们常常会感慨于许多新产业、新产品的创新,这些创新并非仅仅技术领先,更多是在战略上、或者更准确地讲是在胆略上的领先。眼下有越来越多的成功,并非基于创意或者是思路的超前,而取决于工业化生产的成本是否能降低到足够推广的程度!
近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网络制式从2G、3G发展到4G,技术进步还带来资费标准的不断下调,让过去下载一两张稍大的图片都反复斟酌的我们可以肆意刷刷刷,这就是成本降低的力量。2009年,物联网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万物互联的理念在交通、水文、安防、电力、物流领域里大放异彩。然而,物联网所涉及的技术基础并不深奥,各种具体的畅想与规划也早在十年前就被科学家提出,为什么会拖延到现在呢?还是成本,具体来讲就是传感器的成本!
转念想想马斯克所做的SpaceX可回收火箭,他在一开始饱受非议,而在成本问题得到突破甚至是解决之后,又无人不视其为英雄之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吹牛”与“真牛”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成本的真正核算以及成形。
自杀悲剧将被遏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也已成为当下威胁年轻人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对于心理健康临床医生来说,评估患者自杀风险俨然成为最具挑战性的问题。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靠主观判断的方法或可终结,利用机器学习诊断将会取而代之。
10月31日,《自然-人类行为》发表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Marcel Adam Just等人的最新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表征人脑内自杀、积极、消极等相关概念,可以高度准确地区分具有自杀意图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不过该研究样本数量不大,如果在经历大样本容量的考验后,这项技术仍能保持高检出率,从挽救生命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一项令人震撼的技术。
但技术进步往往存在“双刃剑”的风险,在二战时期测谎仪、读心术之类的“黑科技”背后又暗藏着多少野心呢,只能希望这些令人咂舌的新科技能够仅用于正途。
科学为古老的渴求赋予了新的生命
很多人都听过吸血鬼的传说。他们英俊美丽、青春不老,都是依靠吸食人类的血液。现代科学当然不会相信这种都市怪谈。但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却表明,年轻的血液可以让老年大脑「重返年轻」。这一结论来自一项将年轻小鼠和年老小鼠缝合在一起共享循环系统的实验。结果,年老小鼠的健康提升了,而年轻小鼠的健康退化了。其他动物实验也表明年轻或年老血液具有类似效应。不过,目前这项研究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如果真的可行,那人类长生不老之梦有望实现。想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现在看看,可能方向反了,不该往外求,仙药就在人身上。
金属也会“疲劳”?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徒手拉断铁丝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反复折几下就很容易折断。这表明,即使反复变化的外力远小于能将金属直接拉断的恒力,也会使它的机械性能逐渐变弱并最终损毁。金属的这种现象和人在长期工作下的疲劳非常像,科学家们便形象地称其为“金属疲劳”。金属累了,会出大事儿。据估计,约90%的机械事故都和金属疲劳有关。
不过,近日中国科学家在金属疲劳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研究员卢磊研究组和美国布朗大学教授高华健研究组合作,发现具有晶体学对称结构的纳米孪晶金属不但具有循环稳定响应,而且疲劳累计损伤非常有限。有了不会疲劳的金属材料,中国在工业制造尤其是飞机、航母、火箭这样的高精尖领域,更将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