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之浓缩机、脱水机概念混淆问题(七)
还是那个问题:离心浓缩机与离心脱水机,带式浓缩机与带式脱水机,叠螺式浓缩机与叠螺式脱水机,某一类型的浓缩机与脱水机构造上应该大差不差,原理也基本一样,但对于这些概念,我就是迷糊,相信很多人都迷糊,有些书上讲到这里的时候也是一笔带过,给人的感觉就是同类型的浓缩、脱水就是一个机器。
污泥处置后的泥饼含水率一般要满足两种情况:泥饼外运至污泥处置中心,进行进一步深度处理,泥饼含水率不高于80%;泥饼直接达到填埋要求,泥饼含水率不高于60%。对于第一种,简称一般处理,对于第二种,简称深度处理。
1. 简单处理
习惯采用具有浓缩、脱水功能的一体化机械,方便,一机两用,既有浓缩功能,又有脱水功能,一体化,省地方。于是,我思考了下之前介绍的这些污泥设备,比如带式浓缩脱水机,可采用分体式的,前面重力浓缩段加长点进行重力浓缩(效果好些),后面辊系压榨进行压力脱水。又如叠螺式脱水机,它自带有浓缩段和脱水段,浓缩段螺距大,动环、静环缝隙大,进行重力脱水,脱水段螺距小,进行挤压脱水。上述两种机械设备完全满足一体化的要求,即具有浓缩、脱水功能。
今天又看到了离心浓缩机和离心脱水机,书上是这么讲的:离心浓缩机其原理和形式与离心脱水机基本相同,差别在于用于污泥浓缩一般不需加入絮凝剂,而用于脱水必须加入絮凝剂。好吧,加了絮凝剂叫脱水机,不加絮凝剂叫浓缩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采用离心脱水机,那么浓缩段在哪儿呢?固环层在转鼓与螺旋轴速度差的作用下被推向锥端,前端的沉降区称为离心浓缩?锥端的干燥区称为挤压脱水?好像这么理解也说的过去,还有对于生化污泥的处理而言,不加絮凝剂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离心浓缩机和离心脱水机的差异,不是构造上的差异,而是是否加絮凝剂来决定叫啥名。像前面介绍的,带式浓缩机我可以只设置个重力脱水段,简配版,这属于构造差异。再比如叠螺式浓缩机,我可以把全程螺距都设置成一样的,全程都是浓缩段,这也属于构造上的差异。
手册上介绍离心脱水机进泥含水率最佳为90-92%,于是我就心里想,如果没有浓缩的话,那么99.2-99.8%的进泥,会不会出不来泥饼?当然了,离心机关键在于离心,足够强大的离心力完全可以实现80%的泥饼含水率,如果你在实验室用过高速离心机就知道了。一些办法如下:
1)高转速、低差速、低进泥量。高转速是为了增加分离因数,污泥颗粒越小密度越低,需要的分离因数较高;采用低差速可提以延长污泥在脱水机内停留时间,污泥絮凝效果增强的同时在转鼓内接受离心分离的时间将延长,同时由于转鼓和螺旋之间的相对运行减少,对液环层的扰动也减轻,因此固体回收率和泥饼含固率均将提高。
2)如果采用离心脱水机的话,前面那个储泥池的储泥停留时间可否增加点,看到的一个项目做到了8h,也为进泥含水率的降低做点贡献。
3)多加点PAM来试验试验吧。
上述内容主要是考虑了一个问题,浓缩机有个进泥含水率要求,那么脱水机也有个进泥含水率要求,如果只采用一台机子即让它发挥浓缩,又发挥脱水功能,那么进泥含水率如何保证,会不会导致机器脱水性能不佳。
2. 深度处理
关于深度处理,那就是流程问题了,简单处理后,污泥进行调理,然后再上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一般最常用的后续设备就是利用板框压滤机(厢式、隔膜式)来进行深度污泥脱水了。
这里重点想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简单处理,处理得太好了,泥饼含水率80%,不好意思,你得稀释,因为深度处理调理前污泥的含固率宜为2-8%(92-98%含水率),如果含水率太低,影响污泥调理过程的传质效果和污泥的流动性。这就纳了闷了,我前处理还不能处理的太好,否则影响后续设备的发挥。要是我,那就这样吧,带式机用于前处理的话,那就采用简配版,只保留重力脱水段,也即带式浓缩机。叠螺式全程一种螺距规格,只有浓缩段,也即叠螺式浓缩机。离心机前不加PAM,把它变成浓缩机。当然了,如果你前处理采用了带式脱水机、叠螺式脱水机、离心脱水机,那调理池就加水稀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