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系列(106)—进北救南,洪天王要求李秀成围魏救赵
雨花台战役和金柱关战役,十五位各王联军大规模的解救京围失利后,天王大怒,严责李秀成指挥不力,革去他的爵位,留职以观后效。
太平天国晚期大小各级军事领袖,拥兵自重,有兵就有权,就有管辖区,有自己号令一切的独立王国。各个军事领袖非常懂得这个道理,为牢牢抓住兵权,麾下领兵的也多是家族准家族和亲友世交成员。李秀成是本家家族领袖,没有家族成员能替代他,统辖一切,指挥一切,同样,其他军事领袖,包括李秀成部一级、二级指挥员,也多以家族准家族为本部骨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有所属,不服上级或他人调度。这种层层的家族领兵制,成为太平天国晚期的一大特色。它正反映农耕社会根深蒂固的农民文化结构所打造的家族理念。个人利益也就是家族利益。
它也就是近代军阀的雏型。
尾大不掉。天王此时此刻对权重势众、拥兵百万的李秀成只能是发脾气,或者做些低级动作,暗箱运作,作弄李秀成,而奈何动不得他的根本。他的骨子里又是多么想以洪仁发、洪仁达这些王亲国戚替代李秀成,可是此路犹如白日做梦。
而此时湘军围攻天京的威胁并未消除,怎么办?
洪秀全冥思苦想,在宫中闭门造车。这时,他大概想起了两年之前攻取杭州以破江南大营的“围魏救赵”妙计。
洪秀全想到就要做到,命令李秀成率本部人马进军皖北和湖北,坚决执行他所制定的“进北救南”战略,以调动湘军撤天京之围。
李秀成当时已回苏州,正在组织对付常熟的叛乱,脱不出身子。
接到天王的圣旨,李秀成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洪秀全长居深宫,不悉民间疾苦,不懂兵将现状,想当然的瞎指挥。淮河南北经过历年战争,苗练、捻军处处成圩,人烟稀少,赤地千里,把几十万将士带去,如何生存、发展?李秀成熟悉两淮,懂得这已经是一个无人区缺粮区了,大军出去粮草难以为继。洪天王的这个妙计纯粹是拍脑袋瓜子想出来的,没有可实际执行性。
但李秀成仍接受了天王命令,于是李秀成大军在2月至6月3个月的时间内做了一个折返跑,费人费时费力,还严重减员。
李秀成大军转战皖北,清军奉行坚壁清野战术,太平军路无可休之舍,野无可征之粮,传染疫又在军中流行,饿死、病死甚多。而皖北捻军张乐行等常为清军击败,缺乏斗志,陈得才等也已返回陕西,没有其它部队可以配合之用。
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最是懂得太平军“进北救南”最终目的的,就不上当,反而要老弟锲而不舍,猛攻天京。洪天王又沉不住气了,下诏给已到达皖北六安等地的李秀成,要他星夜火速回救。
李秀成内外交困,只得停止进北战略,引军东返,折返跑完成。
四两拨千斤。曾国藩只用了少数兵力,湘军联同皖北地方军,以逸待劳,赶走了李秀成“进北救南”大军,还组织反攻,赶走了为配合大军北上,留守巢县、含山、和州的对王洪春元的掩护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