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纠结了好久,不知道该怎么总结那个年代的那群人
有的时候,人真的是很脆弱。但是沧桑久了,人便会真的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笑而不言、痛而不语……
其实,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和领悟。正是那些原以为过不来的千山万水,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修行。
昨天,我在文章中提到遇见几位老知青的事儿,其实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几位老知青刚走,我就问解大哥:这几位是咱们运城的吗?运城也有下乡的知青吗?
解大哥说,当然有了,而且人数还不少。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下乡知青都是来自大城市的,至少也是省会城市的。
看来啊,我还真的是“草率”和“无知”了。
下午,张哥又跟我私聊了几句,说他也是知青,77年下乡,算是最后一批了。
他还回忆,那年是在二招召开的欢送会,近千人成为知青。
因为年龄的原因,我对知青没什么直接的印象。
但在我的老家,村里至今还伫立着两幢一砖到顶的二层楼,那是当年在我村的下乡知青留下的永久纪念。
在我村里的知青,算是干得比较好的,但也有调皮捣蛋的。
我还听相邻的白家涧村人说过:第一年,这些知青都得老实,认真地参加劳动,和村里人的关系也比较好。
到第二年就不行了,可能是因为太过无聊,一些人开始躁动,不好好干活了,有偷鸡摸狗的,有谈恋爱的,有和村里青年打架的,同社员的关系也紧张起来……总之,就是闹得鸡犬不宁。
大队干部分析,可能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有资料说: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一次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
全国的城市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在我们国家,知识青年特指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七十年代末,自愿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或兵团务农及开发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这样的名词解释,看上去标准到无可挑剔,但终归是冷冰冰的,没有一点儿情感。
我在网上找到这样一段话,算是关于知青的一个高赞回答:
认真地说来,他们不过就是那些生长在城市里,又在特殊年代上山下乡的一群小年青。
最该读书的年龄,他们没有书读;到了该结婚生孩子的年龄,他们还住着村里的破窑洞;好不容易回城了,他们又发现自己没工作没文凭;他们想要自谋生路时,又发现自己没资金没技术……
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写文章写诗歌写自传体小说,用来怀念那段岁月,不知道他们的知青岁月,是否真的就是诗一样的生活?
现实中的知青却不那么认为,他们在村里割过麦拉过粪,也偷过老乡家的鸡,还纠缠过村里那个叫“小芳”的姑娘……
对他们来说,尽管他们都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但那段岁月并不美好……
这一话题,原本是与我无关的,完全可以弃之不顾。但我还是纠结,该怎么总结那些年的那群人?
无论历史,给予过他们怎样的幸与不幸、荣光或苦痛、激昂还是悲伤,它都早已远去!
珍惜现在,积极地面对每分每秒。乐观地看这世间的繁华和荒芜,淡写那些人生的有聊与无聊!
2020.12.8于山西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