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旗下乡的日子(八):情谊深深
本文作者:谢江
朋友,
情同手足同悲喜,
共赴患难绝望,彼此分担,
紧握双手。
谢光学夫妇与刘刚夫妇在北京光学家
刘刚去世了一个星期光学才知道消息,把他心痛得几天几夜地流泪。
刘刚是苏勒图煤矿下乡到那日斯太大队的中旗知青,谢光学是下乡到那日斯太大队的北京知青,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能让近古稀之年的光学如此悲痛呢?
那还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说起。
那时候学大寨运动普及全国,不适合生长农作物的辉腾梁也要学大寨开垦草原种庄稼。那日斯太大队成立了学大寨专业队,全大队男知青几乎都被抽调到专业队去战天斗地。
辉腾梁的夏天是小孩子的脸,哭笑无常。“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指的就是辉腾梁多变的天气。辉腾梁的冬天就一句话:年年冻死人。
专业队就是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开山取石,脱坯盖房,开荒种地,艰苦创业。
冬天所有知青的手脚都被冻坏,生了冻疮。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光学认识了刘刚。
刘刚的话不多,爱帮助人,农闲时经常邀请知青到苏勒图他家改善生活,刘刚的诚恳待人感动了大家,很快他就成为北京知青的好朋友。
下乡第三年冬天,终于迎来知青第一批招工,内蒙乌达煤矿来中旗招煤矿工人。
虽然煤矿当工人是不怎么样的工作,但是毕竟比可以离开起早贪黑干一年才能分到三四十元钱的农村要强百倍吧。那时候的知青就一个念头,只要能离开农村,干什么工作都行。
那日斯太大队分配到两个名额,光学有幸在内,终于熬出头了!大家都为他高兴。那时候除了户口,更重要的就是迁移粮食关系,要交给粮站定量的口粮,才能把关系转走。
当时几个知青陪着光学兴致勃勃地坐着马车、拉着粮食去苏勒图粮站交粮时,遇见了大问题。光学带的粮食不够,差了一百多斤!
那个年代壮劳力每年能分三百多斤毛粮,妇女孩子还要递减,家家粮食不够吃。光学他们知青点儿全是男生,可想而知粮食更不够吃了。
这可怎么办?交不够粮食,煤矿就去不成了。就在这关键时刻,陪光学一起去的刘刚果断说:“去我们家拿粮食吧。”粮食就是人的命,拿出一百多斤粮食帮助光学,刘刚的侠义之举感动了所有人!
在刘刚的帮助下,光学到了乌达矿务局五虎山煤矿当了一名下井工人。虽然也很苦很累,但比在专业队好多了,每月有几十元工资,有五十多斤粮食。于是光学开始每个月给刘刚寄钱和粮票,几个月后刘刚坚决不让光学再寄。
光学离开专业队第二年,刘刚也被招工到了海渤湾煤田地质队。光学与刘刚这一分别就是几十年。
几经周折光学从乌达调到廊坊石油管道局,几年后又调回北京。
艰难进京,成家立业,下海拼搏,无论多忙光学始终没有忘记好友刘刚,他现在哪儿,过得如何?
事业稳定后,光学开始托人四处打听刘刚,始终杳无音信。年近古稀,光学更是思念刘刚心切。
功夫不负有心人,光学一位朋友的孩子,通过公安渠道找到几十个刘刚。逐一核实,光学要找的刘刚就在呼和浩特煤田地质小区居住。
2018年春天,光学盛情邀请刘刚和爱人一起来到北京,住在光学家。他们一起游玩了颐和园、故宫,还和曾经一起在乌兰公社插队的北京知青聚会见面,共叙友情,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怀着报恩之情,光学也以适当的方式感谢刘刚当年的义举,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在与刘刚欢聚三个月后,光学得知刘刚得了重病,立刻携夫人及朋友前往呼市探望。
原来刘刚在十年前就签署了去世后无偿捐献遗体的协议。他说这辈子没干过什么大事儿,这算是一点贡献吧!这是多么高于一般人的思想境界!
刘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默默奉献,忍辱负重,对朋友、对亲人、对国家,满怀深情,勇于担当,倾其所能,真诚相待。
虽然刘刚走了,但他情谊永在!
中旗刘刚侠义心肠,北京光学知恩图报;两位知青用几十年的交往故事,谱写了人间真情。
本文作者出生于北京市,曾经在中旗下乡,现居北京,退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