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口狮朝原来叫“思吟朝家”
汾口狮朝原来叫“思吟朝家”
汾口区域好多村名都称作“朝家”。比如,明万历庚戍年宋京村余美和迁居十四都广成金峰庄,现称和朝家。大福基南宋进士余德明曾孙余祥智于明朝侨居四都上岸,景泰间因洪灾余志道又迁徙祖居大福基附近的前坂,现称道朝家。明朝年间,云林村余香分居塔底,谱上也称作香朝家。汾口还有简门、经门等村在宗谱上也写作朝家。经考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所谓“朝家”均与始迁祖名字有关。
道朝家隔壁有狮朝村,平时也叫狮朝家。县地名志记载:据《璜堂余氏宗谱》载述,宋朝时,余祖士俊公徙此,始名全发庄。后来,士俊公葬之坟墓形如狮头朝村庄,凭此名“狮朝”,沿用至今。
按照前述“朝家”命名的规律,狮朝也应由始迁祖名字得名,即名字中带有狮字。地名志记载始迁祖为余士俊,应该称作士朝家或俊朝家。此村却命名为狮朝家,还说是因坟墓形如狮头而得名,于理不合。
地名志说狮朝始名全发庄。根据这一线索,笔者研究了当地余氏宗谱。其中清乾隆51年(1786)清远堂余炌主修的《璜堂余氏宗谱》,有大福基里居图,包含了由大福基衍派的附近村落,可惜多标堂名,未标村名,其中有全发堂,与狮朝村位置对应。
该谱卷十五为孟三公派金盘宝公全发堂世系图考。16世余宝,字仲明,元季于隔大福基里许地名金盘构宅而居,为金盘始祖。宗谱有《全发堂记》,其中写道“吾祖宝公,黄堂翰林公后裔,由大屋基分迁里之近地名金盘者而居之。数传至思吟公复选胜于今址,见其地形爽垲,山水包环,更筑室于斯,构堂而名曰全发。”
根据记载,本支余氏始迁于金盘,再迁于全发。子孙奉余宝为始祖。
传至21世为余思吟,为余宝六世孙,生于明万历年间。所谓全发庄,实际是余思吟再迁之址。
按照朝家命名规律,笔者曾经考虑,狮朝家原来应是思朝家或吟朝家。但因没有确切证据,不敢确定。
今年曾经看到某氏宗谱有“思仁朝家余凤廷公女”字样,就截图保存,可是当时没有标注宗谱名称,后来查找未及,也就不了了之。
最近看国家图书馆网站公开宗谱,有大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永承堂汪厚财主修的《平阳郡汪氏宗谱》,共六卷。据该谱记载,北宋皇祐二年(1050)婺源县余绿任遂安县令,后居汾口龙溪论源(汪家桥)。传十七世,逹、迳兄弟于明嘉靖年间同迁崴山北麓墅门,后迳公裔孙迁居十三都(中洲)枧坂、十五都霞峰(霞源山)。其中有墅门汪氏里居图。
当我看到这幅里居图的时候,有种莫名的兴奋。囷中沿溪面下标有前洲(仙居)、寺下、道朝家、诗吟朝家。就是这“诗吟朝家”四个字,让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这“诗吟朝家”,与原先看到的“思仁朝家”相互呼应。结合对照余氏宗谱,不就是“思吟朝家”吗?!这正与其他朝家以始迁祖命名的规律完全相符。
综上所述,狮朝家原本是思吟朝家,以余思吟于明朝再迁全发庄而得名。所谓狮朝,只是后来村名演变走样罢了。
《全发堂记》
古来之为卿相士大夫者,或起于畎畆,或征于市井。虽登进不同途,未闻所付之理不全而能卓然奋起者也。吾祖宝公,黄堂翰林公后裔,由大屋基分迁里之近地名金盘者而居之。数传至思吟公复选胜于今址,见其地形爽垲,山水包环,更筑室于斯,构堂而名曰全发,义果何取乎?良以全乎孝乃可以为子,全乎忠乃可以为臣,全乎友恭敬信乃可以为夫妇昆弟朋友。则我祖刺史公之以孝行显,翰林公之以忠声播,非明征乎。由此而推,人虽不同,莫不有子臣弟友之道在焉。能全则出为名卿贤相,处亦不愧为硕德端人。苟不能全,则子臣弟友皆为虚位,仁敬孝慈尽属骈枝矣。奚能扬名显亲,光前裕后哉。吾愿登斯堂者恪遵祖训,孙思祖德,子念父劳,兢兢业业,立厥志以全其所付,庶士其业者将发于朝,农其业者将发于家,工商其业者亦针发于市肆。如是则一堂之上,人尽孝慈友恭人也,俗皆丰亨豫大象也。安知不继黄堂翰苑而振家声哉。予虽不文,不忍以先人名堂之意湮而不彰也,敢为芜词以记之。
乾隆六年裔孙凤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