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医只能福泽少数人(4)
今天
当下,中医只能福泽少数人(4)
▲ 曾骞
人是一个整体系统。往往很多症状与症状之间可归类,非单立病名单独治疗。故,中医提出证的概念。以所谓现今常见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来说,同时可能还伴随睡觉打鼾,精神力差,易紧张,肢体颤动,常发中耳炎,以及所谓鼻窦炎。
这些,都不过是体质虚,造成内瘀加外邪侵袭,发生病理结果上的痰瘀阻于咽喉,因此有了所谓腺样体问题。既然内瘀,有外邪,同时伴随发生其他症状,又有什么好疑问的呢。要做的工作,不过就是梳理、归纳、应“证”。
纯粹一刀切之,表面看似解决了局部病理结果,体质问题如果就此忽视,身体依然会在他处生瘀结。
如果从中医的角度看,找到病理结果背后的气、血、津、食的逆乱本因,再拟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才可有的放矢。不光要改善症状,更要追出发生症状的根本原因所在。
该益气健脾,化痰散结的,则从其所治。该滋阴补气,补元填精的,就着重于培育,攻补兼施。有的是气滞血瘀,还需要活血化瘀,散结并消肿。有的从寒从湿,那么就处理寒湿。抓住大象,分清细节。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最日常的所见。很多家长会嫌慢。快慢问题,一是处决于治疗是否得当;二,和个体自身气血量有关,以及在调理气血的过程中,个体自身的转化效率。在后者这一个认知问题上,真的可谓是,有的人根本不适合看中医。气血量自身不足,又求快,嫌弃中医是慢郎中的,一味用高期望值要求医生,是不客观。中医快不快,是快是慢,除医术部分外,完全仰仗于病人个体的气血、精、神的情况如何。这是基本常识。
有的孩子先天胎元,就是一个阳气不足的人,小时候,遇到的是各种儿科问题,如体质不改善,将来,就是一个高血压易发者。大量的高血压患者,根本原因是与先天阳气不足有关,细节上而言,是肝、脾、肾的阳气不足有关。诸多高血压患者的长期调理,是要考虑如何去帮助患者,解决掉这个基本结构问题的偏性。这其中的细节,那就完全因人而已,本身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说白了,能够接受自己的情况,承认自身不足,再寻求帮助,并充分做好时间准备与调理周期准备的,与那种把自身的症状看作是一个严重敌人,想尽办法要消灭掉的思维模式相比,才更容易完成气血提升与各种症状在阴阳相和合中的改善、转化、根除。
症状的真正消除,需结合整体气血的变化进行考量。在消除一些症状后,身体气血与“神”反而变差变弱,这种叫作掩盖症状。中医并不是单纯地针对肉体结构组织的校准,更多地是注重人体的关联性和统一性。
尤其小儿发热。一味退烧后,大人以为没事了,孩子却胃口变差,精神变弱,这就是祸根。发热、发烧,给家长带来焦虑,着急退热、退烧,往往很多时候,问题已演变为大人为了解决自己的焦虑,求个不烧就行。没多久又烧,发展到怎么吊水都退不下来。这种情况见得太多。做医生久会有个经验,接到电话时听语气,捕捉到背后的信息场混乱与否,从而决定接手与不接手。遇到对方偏执很重,我相信,很多中医会有自己的考虑,碰还是不碰,涉入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医术的一部分。
根因,都出在不从个体体质上去客观考察,评估气血高低,而只是在对抗中一味盲目求消除症状。
道理都是好懂的,真正事情发生时,还能够坚守的人,少。我自己为什么能够坚信,看病要考察气血值,再出方案,那是因为日常见的因不明而为发生的血案太多,又因医疗资源太少,误治之后身体大败,好不容易找中医调理,作为中医,几乎都需用性命之交来看这类病,因此深有体会。于是,你会有一个感慨,最初这些人如果不被误治,怎么会落到那么不堪的境地。
所以,我自身首先反对盲目地拔罐、刮痧、放血。也反对一味“对症治疗”。也提倡哪怕使用拔罐、刮痧、放血这些基础手段时,施术者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四诊八纲辨证。这是对中医起码的维护。也是尊重患者个体气血起码的应有准则。
因为在四处盲目拔罐、刮痧而产生气血大量流失,形成阳虚的人,每年要接手很多。有时多到,我会想,这个世界都怎么了?
现在的流弊是,头晕头痛,一照片,发现颈椎增生,就按颈椎治。而且是套餐治疗。套餐里就有拔罐、刮痧。一旦效果不明显,就加上放血。壮人还好,虚人多拔几次,瞎放血,精髓更空。不做临床以及非亲身体验过的,很难明白这件事有多危险。不要小看一个罐子,一块刮痧板,一颗放血针,用的不对,都是气血杀手。我们在这里不提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就近些年来看,滥用拔罐、刮痧,以及放血,同样问题也很严重。
一切,提倡的是合理运用,适可而止。过犹不及,都是害。
看病有快有慢,快有快的原因,慢有慢的因缘。
下面讲几个很慢的案子。
第一个,治了他两年。为什么那么久,是什么病?最初是为解决手打抖。倒茶时,茶水常常能倒杯外。一个多月,手打抖就解决了。不再抖。剩下的漫长时间里,都在治什么?在调体质,解决种种正邪相争过程中的排病反应。
血虚生风,导致的肝风内动,产生手抖这个症状。他是个先天阳气不足的人。所以,提前告诉他,治疗手抖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各种排病反应,或腹泻,或长疹子,甚至其他。全看身体自身作为,据证而治。并非是因为采用泻下药,或发散药,产生腹泻或疹子,全在于身体气血有一定恢复后,自我做功,驱赶内邪出外,目的是还身体一个阴阳平衡的内环境。
提前做好沟通,“丑话”说在前头,是避免医患纠纷的第一要则。
手抖本身从原理上而言,是躯干弱,而导致肢体不濡,那么手就会抖,以便尽量调集气血为己所用,中央系统本身也弱,给不了多少与地方,地方与中央,长期处于一种争用资源的状态。内风,本身就是不均的表现,是高低落差的表现。治疗他这个案子,在我看来,不亚于是在他的身体中发动一次“土改”。
给足能量后,帮助身体启动这场土改。
土改的第一个表现,病人在鹰嘴和后腰胯骨,以及锁骨,发出来颜色偏暗的疹子,奇痒无比。挠破就会有水。接着是肚皮。
注意观察这些部位,人体首先搞大关节,因为关节内最容易藏垢纳邪。能够从大关节开始排邪,意味着身体的决心不小,有备而来,至少也表明阳气开始发动,此时,我调整了治疗手段。以艾灸为主,药物为辅。因为是湿寒,而且脉浮重按偏弱。最初是弦紧脉重按偏实,在手抖阶段。手抖解决后,转为浮脉偏细数,这是人体向外排病,启动皮肤为出口的标志信息。
接着是试验各种艾草。最后发现,他用普通去梗的艾绒效果并不好,含梗的粗艾,能够保持了原叶络的,最适合他用。因此他的案子,我开始明白,保持了一定叶脉梗茎的艾绒,更具有原始能量,更相应于人体整体气脉网络的“象”。艾灸两三个月后,大腿内侧,开始发疹子。腰后胯骨处,疹子消又长,一拨又一拨。前一拨结成一块褐色老皮,逐渐脱落,新皮上再次长出颜色偏暗的疹子。
他居然一点也不慌乱。实属难得。我一方面不断强化排病的概念,告诉他,这绝对不是皮肤病问题,不要自行服用激素药物;一方面嘱咐他多从自身去进行身体感对比,比如精力、体力、睡眠、大小便、遇事的决断等方面,与前进行对比,只要这些方面不断提升,就安心顺其自然接受排病过程,做好持久战准备。
他不断关注自身各种反应的整体联系,自行发现与比对结果。首先,出汗,不再像以前异味重。其次,放屁现象从最初的多,变少,腹内松畅。另外,皮肤开始整体朝光亮方向发展。医生的一个工作,之前说过了,尽量和有缘的病人,一起走到他们的气血问题中,帮助他们回归自身。
在这两年里,有半年时间,我离乡外出。纯粹靠他自己艾灸。他不断发现,艾灸的位置,有很多湿寒的水液透出,从最初非常多,慢慢变少。也发现,当湿寒水液渗出越少,身体整体状况就越好。当夏天来临,他听从了我的建议,一定程度上地晒背,依托天地力量。案子越治到后面,我越放手开,很多事情病人自己去完成,另外利用地缘条件,有什么事情直接找我。同时,间歇性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出药物。药物的目的,不是为治疗某个症状,而是为帮助正邪相争时正气可赢,以及帮助阴阳和,寒热和,气血和,虚实和。
每个人的排病能力不同,因此往往决定了后续的时间长短。排病过程中,或者说排邪阶段里,人体在完成的是一件精密工作:调用所有系统性的手段,努力把那些会伤害到自身的邪物,通过皮肤、关节、大小便等处,以气体、液体、固体、以及液态固态相互混合的物质形式,向外排出。这样就避免了身体内将来会发生的肿瘤、岩块、以及损害到脏腑的种种阴实。
在这里,具体原理和规律,不赘言。可参看:《排病的基本形式常识》。(点击链接:排病的基本形式常识(一)排病的基本形式常识(二)排病的基本形式常识(三))
这个案子,治手抖,只不过是对身体的气血展开了“扶贫”工作,手抖的现象消失,在这个病人身上,不代表所谓的病好,他的身体发生了更多症状,但是皮肤的症状,并非可以对疹子采用掩盖疗法,姑息疗法,打压回去。因为造成症状的原因,与当初的手抖,在本体上是一个同根力量,只是展现出不同的物质形式而已罢了。要顺应人体所为。这两年,做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逐层调理,追索源头。他自己也体会到了好处:在气血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很多症状尽管百出花样,但都不过是身体在自我修复而已。最终,疹子越发越少,皮肤改善,手抖不复发,精力、体力提升。
这种案例,能够进行两年治疗,和病人自身冷静、坚毅的性格有关。不代表多数案例。但是充分体现了人体的智能排病存在,也充分体现了,要顺势而为。当初也是看重他的性格,所以决定长期进行跟治,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帮助气血的提升。接诊病人,对于患者个体的性格把握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环节。有时制定治疗方案,不但需要根据气血状况,病理症状,还需要结合性格。
接着是他的丈母娘。查出有痛风。右侧膝关节肿大,疼痛。脉,沉细脉。平日大肉大鱼吃得不多。所以家里人疑惑,为何痛风。在这里,也不赘叙,直接看《喝苏打水对痛风有用吗?》(手动点击)。此文详细讲解有,为何不大鱼大肉的人也会发生痛风。
痛风,属于浊瘀痹。除口欲不节导致,另一种是自身元气下降,消化系统阴寒,化生能力减弱,无法排解肉体这个蛋白质生命自身的代谢废物。这个老人便属于此类。
虚胖。脂人。是这位老人的身型特点。定的方案,扶阳、温化,而且着重先调中焦,兼温下元。
前面说了,看病要结合性格。老人家有“公主病”。希望在座诸位都要宠爱自己。第一次看诊,就发现。很会撒娇。老人家撒娇,是求关注。希望用自己的病痛,令家人多关注。这种性格,往往易把感受夸大,好四分,说两分。且,给老人家看诊,要注意,尤其喜欢玩的老人,他们多半有一群姐妹兄弟,常常促膝而谈,交流灌输各种从电视上、网络里得来的养生知识,甚至偏方、秘方。在看诊过程中,自己吃这些,出现问题时,会责问医生的治疗。总之,要多留心,见机行事。
这个案子,要不是她女儿提供信息,我还真不知道究竟好了多少。比方右膝肿痛,肉眼可见治疗后已消肿,活动度增大,老人却说,好像有好转,又好像没效果。
问题出在哪?
我只能按照自己理解的继续治。同时也反映出,案子中的老人,神上一直回不来,否则也不会把话说得模棱两可。我大概能体会她的意思,是想激发我多努力点,不保留地治疗,她彷佛有个担心,一旦说效果很好时,我就松懈下来。临床中,常有的事。
可我需要掌握的是,具体的身体体感究竟发生了何种有效变化。
突破口,从她女儿身上找。她女儿性格温和,因为太阴证的腹痛以及月经问题,延我治疗后有明显改善,所以彼此容易沟通,有信任基础。期间,也是在等待机会,从她女儿身上挖信息,只有她女儿身体变好时,才更好交流。等了一个多月。
当我们聊到脾胃弱的人容易晕车时,她女儿说,最近开车带妈妈出门,发现从来不呕吐了。因为她开车不够稳,急刹也多,以往妈妈动则吐,不愿意坐车。此信息非同小可。直接反映气血状况的变化。交流下来,她女儿也有了下数,知道状况在朝着好的方向改善。同时,我又挖出为何近期老人主诉膝关节不如起先的效果。
老人患了一次重感冒,自行挑疔痧,挺狠的(她女儿告知了具体位置,几乎是沿整个督脉挑下来)。泻得过多。此信息,老人未告知。作为病人而言,也许并不会把这件事情联系于膝关节反弹。所以复诊时,完全忽略此等重要信息不告知。
虚人外感,不当过泻,攻太过。邪则复来。
看诊,家人很重要。有些病,离不开家人的帮助与支持,家人,也同时是医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与助缘。
像此案,若非她女儿善解人意,我与老人之间的诊务,恐怕实难坚持下去。通过不再晕车,以及自行妄治,她女儿更明确,其实治病是和气血息息相关。通过子女去做老人的工作,比我这个外人有用,也更能坚定病人的信心。
下面这个案子,首先我出于个人情感,向病人予以悼念。
中风案。目前已去世。写关于他的案子,是出于缅怀。在某年的年三十,老人推电动车出门,误触油门把手,顿时车速太快冲离门槛,人甩出两米多远,造成外伤性中风。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左手臂偏瘫,语言困难。
治疗初期,我多次拒绝家人的针刺要求,以药物为主。是因气血太弱,近似绝于内。又无明显给邪以出路的开放要求,更判断在,非小针迎随补泻阴阳经的范畴。腹部松垮无力冰凉,所以当时有人提出刺脐针并配合“打枪”,我也反对。认定药物治疗为先,辅助一定少火艾灸。一句话,先打底子再说。
所以每次都劝家属再等等。家属就是冲着介绍他们来看诊的人说的针刺而来。很困惑于不施针。看到给别人的病人针刺,不针自己,有些郁闷。气血薄弱,神无所定,这个针你要怎么去刺?随着用药的不间断,口齿逐渐清晰,手前臂拘挛改善,但抬起来还是困难。不用者卫也,不仁者荣也。还没有将营卫的虚调起来前,于干处的局部营卫大合口障碍,我是不会去动的。没有到收复全员的条件,就不轻易进军。
在某种状态格局中,人体还有路可行,就没有必要盲目拓宽道路。就像一个人口密度不多的城镇,运输压力不大,五米、十米的街道路线就足以满足需求。道路的拓宽,一定是在满足于良性的人口密度与运输交通密度的增长下进行,才能够实现和谐。
可以看一下,国内的一些小镇,街道盲目拓宽到六十米甚至八十米,有什么结果?不过是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而已。同时破坏了人口密度不高的城镇,所需要的相对应气格,压缩了生活空间不算,更破坏了地气、风水。有多大的身材穿多大的衣服才随身,是基本常识。
甚至像大城市,尤其核心区,集中着诸多的功能和资源,但在交通问题上,却在重复着拥堵,接着拓宽马路,继而再拥堵,只能再拓宽马路的消极治堵,最终发现,修再宽的马路,也阻挡不了越来越多的车流量进入核心区。单纯 “摊大饼”,越来越大,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减少城市核心区交通压力,不能只靠拓宽和增加道路面积,疏解非城市核心区的功能,更是关键。不断增加核心区路网的密度与宽度,不如多设几条步行街、车辆禁停区,将相对狭窄道路改为单向行驶,分流核心区域车流,把很多看似非主干道路的综合使用率提升起来,或许更有效。
治病,和这些道理类似。所以有时,为解一个局部阻碍,甚至是人体主干道的阻碍,往往需要先用心在胃气、心肺功能、消化功能、肝肾代谢功能,以及人体尚存完好的小路线上,善于利用各种微循环,尽量地提升当下中有限气血的使用率,能够做到有限资源不浪费,便已是一种进补。这个案子中我个人判断,未能够拉到一定气血量时,为解决手臂抬不起而胡乱针刺,为消除症状而消除症状,就是类似于城市管理中的摊大饼做法。所以,先期婉拒多次针刺要求。
人,就像一个气球,内部不充实,外部轻易调输布路线,不按人体气血层次需求而为,反伤气血。维持一定的弱平衡,逐步加码,等一个关键时机,发针而出。
直至第三个月,才行针刺。直接采用了大开大阖的针法,当天手臂抬起。看病就像打仗,后勤粮草不充足,不发起大的战事。
可我没有想到,这唯一的一次用针,成为最后一次。此后再也没有见到他来复诊。老人的妻子,儿子,都全力支持治疗,充分配合,也给予信任,问题出在哪里。打电话无人接听。他在市区,我也没时间去市区直接随访。当时我一再想,也许有更好的医生在治疗,病人不便告知而已罢。此也是临床常见。慢慢就放下这个事。
一年后,另一位老人来门诊找我。末了离开时,问有没有跌打药酒。我说干嘛了?她说,一位朋友伤了腿,求个药,于是说起,问我不知道某人家遇了大事吗?我说不知道。中风老人每次都是由儿子驱车送来,儿子有一天在高速路上,忽然上吐下泻,送到医院时人就走了,病因不明。接着是老人的妻子接连两次摔断腿。所以无人带他看诊。老人心中痛苦,最后竟气郁交加,卒病而去。我真不知道。一直没有联系。求药酒的老人说,他们家里也有难处,人都走了,联系你很为难,所以今天算是托话转达。
说毕,彼此沉默半晌。所以,有时医生真的只是病人生命中的过客,病人也仅仅是医生的过客。不管是关系的长或短,有时更希望病人可以“过河拆桥”。气血强壮后,拆掉医患关系的桥,入上天台路,看尽东流水。医生不是赵州桥,只不过是个气血搭桥工而已。医生或许也当为赵州桥,半魄隐在河洲清流也是妙的。
说到客,请入家门为客。尚在门外等候为宾。古人如此认为。
宾,甲骨文写法:
宾
客,甲骨文写法:
客
宾与客,别于来者是否尚伫足屋外,或已受邀屋内。宾字中倒三角与客字中的“夕”之形,皆是“止”,代表脚趾、足迹。“宀”,即甲骨文中两字形的上半包围部分。实际是与“六”字同源,指含着六面,六合。上下与四方。即-天下。宾,六合外。客,六合内。六合外存而不论。六合内,论而不议。
“
”
在中医的语境里,有时客,指邪气。“客者,邪气也。“此语出自《灵枢·小针解》。同在此篇,明言:而神者,正气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根本之难入难著于人处,也更是在于“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此句经上言,亦已道尽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