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疗法的渊源与临床应用
揿针简介
揿针是皮内针的一种,因形似揿钉(即图钉),针柄扁平,针体约一至二分长,故名揿钉型皮内针,又称为图钉型皮内针。皮内针法属于浅刺法,浅刺法是指将特定针具刺入表皮较浅部位的一类针法,其历史源远流长,可概括为奠基于《内经》,发展于唐宋,成熟于元明,远传海内外。揿针技术起源于《黄帝内经》,在内经中最早总结出五种浅刺方法,分别为“浮刺”、“毛刺”、“扬刺”、“半刺”、“直刺”,此皆为通过刺激人体表浅部位而起到治疗目的。之后在一代医家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更有详细论证,皮部络脉证治:“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有寒,则手鱼际之络多青,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脉脏。”
皮内针疗法
近代以来,日本医学家赤羽幸兵卫在1950首创发明新型的揿针,在我国最早由著名学者承淡安院士(1899-1957)开始推广、传播。承淡安院士是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针灸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之一,他也是现代针灸学科的奠基人。他以弘扬针灸学术为毕生的追求,一生桃李遍天下,其弟子追随先师的学术风范和学术路径,继往开来,在现代针灸学术研究、医疗和教育等领域进行了重要的拓展。
揿针疗法是针刺类中医适宜技术的优秀代表,以“浅刺、安全、无痛、价廉、方便、长效”为特点,治疗疾病涵盖内、外、妇、儿、骨科、五官、皮肤、美容等学科,疗效显著,便于推广,深受广大患者青睐。
治疗原理
揿针刺法属于“埋针法”,是以揿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与古代的“静以久留”意义相似。根据中西医医学体系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揿针治疗疾病的西医理论依据
揿针的针刺效应是以神经(神经肽)、内分泌(肥大细胞、组胺、前列腺素、细胞因子)、免疫(朗格汉斯细胞)系统为主,通过神经反射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各个系统相互协作完成的一项复杂的过程。
揿针治疗疾病的中医理论依据
皮内针通过长时间刺激皮部及腧穴,可以起到调节经络、卫气及脏腑的机能,起着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皮部理论:基于经络的“皮部”理论,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区,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各经皮部就是该经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区和该经濡养的皮肤区域。
卫气理论:《灵柩本输》:“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卫气行于人体肌肤体表,皮内针就是基于卫气理论,通过刺激人体浅表部分,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动态留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留针的目的在于侯气或调气,而其最终目的则是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
传统揿针与创新型揿针的异同
传统揿针(圆圈结构):皮肤表面的接触点小,易造成局部压迫损害;易脱落;传统揿针的针尖较粗,刺入时会有创痛感。
创新型揿针的特点:历史悠久,机理明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刺法安全,易于接受;进针流畅,针刺无痛;适应证广,疗效突出。
使用方法
针刺前用75%的酒精或1--2%碘伏消毒施术部;埋针时间一般为1-3天;埋针期间每天按压3-4次,每次约1分钟,以患者耐受为度,两次间隔约4小时;埋针部位持续疼痛时,应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调整后仍疼痛应出针;埋针时间为1-3天。
临床应用
根据现代针灸治疗病谱,皮内针疗法主要涵盖失眠、哮喘、咳嗽、流涕、小儿肺炎等一共涉及15大系统,166个病种。在15大系统中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消化系统、精神和行为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泌尿生殖系统为高频病症系统。
临床上主要应用的病症包括:眼和附器:近视、麦粒肿;皮肤和皮下组织:痤疮、扁平疣;精神和行为障碍:失眠、抑郁、戒烟;泌尿生殖系统: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肩痛;呼吸系统:呃逆、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神经系统:面肌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消化系统:胆石症、便秘、泄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减肥;妇科: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疾病及妇科功能失调疾病等。
禁忌证:皮肤溃破、肿胀、感染的部位禁用;针对以下人员应慎重选择,孕妇、需要急救或手术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出血性残疾患者、对不锈钢过敏的金属过敏者;关节处谨慎留针;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慎用;使用针灸针(毫针)禁忌同样适用于揿针。
注意事项
针刺前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并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对不锈钢过敏者,不宜使用;禁止重复使用。
应用前景
中医走向世界,针灸推拿为先导!以“浅刺、无痛、方便、长效”的揿针,在推广应用中只需要掌握经络、腧穴,省去冗繁难学的操作手法,所以说,针灸普及中西全科,揿针必为先导!
随着揿针疗法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必将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