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李轨败亡:大凉覆灭记虎牢之战:李唐统一的决战

公元619年,河西凉王李轨被凉州土豪安兴贵所擒,李轨政权败亡。

李轨

李轨是武威土豪出身,在隋担任鹰扬府司马,深受百姓爱戴。但他在隋末起兵,是因为收到了邻近诸候薛举的影响。隋末炀帝暴虐无度,导致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乱,有人起兵也不是奇怪的事。只是薛举起兵之地离李轨家乡武威太近,李轨觉得家乡必然要受到波及。

李轨把同僚好友曹珍、梁硕和安修仁找来,说薛举很残暴,如果他打过来,隋朝官员肯定不敢抵抗,那样的话我们就都会家破人亡,不如联合起来,把这里变成我们抵抗的根据地。

众人都表示同意,推李轨为首领。李轨说做就做,他让安修仁和乡里豪强里应外合制服了当地长官,控制了武威。然后李轨以武威为据点,接连攻下河西五郡,自封河西大凉王。

此时,邻近薛举的力量也不断壮大,唐高祖李渊准备征讨薛举,但担心李轨趁机作乱,就派使节前往凉州,送给李轨一封书信,对李轨极力拉拢。

李轨看完李渊的信很高兴,派弟弟李懋去长安进贡。不久之后,唐军击败了薛举,占据陇西地区,但唐朝想要进一步扩大疆土,李轨的存在就成为了最大的阻碍。

李轨的部下曹珍提建议说,李渊有那么大的地盘,你就在凉州做土皇帝也挺好,两国互不干涉就可以了。李渊听说李轨拒绝称臣,大怒之下准备攻打李轨。

李渊

李渊有个部下安兴贵,弟弟就是李轨的部下安修仁。安兴贵知道唐军实力强大,不忍心和弟弟在战场相遇,打个你死我活,就向李渊建议说,自己可以前往西凉,说服李轨归降。

安兴贵敢提这个意见,是因为他和弟弟出身西凉安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李轨也要仰仗安氏家族的力量。安兴贵一到凉州,李轨就设宴款待了安兴贵。

安兴贵趁机劝说李轨,说西凉势力弱小、独木难支,不如早日投靠大唐。可是李轨并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占据了险要地势,大唐的军队根本不能把他怎么样。安兴贵见说服李轨归降无望,便不再浪费口舌。他和弟弟安修仁准备带领族人投靠大唐。

但在行动之前,安兴贵决定先除掉李轨的谋士梁硕。原因是早在李轨起兵时,梁硕提醒李轨要提防西凉地区的家族势力。这让安修仁非常不满,他认为梁硕想让李轨打压安氏家族。

此时,恰好李轨的儿子李仲琰也和梁硕不和,因为李仲琰拜访过梁硕时,梁硕没有起身迎接,这让李仲琰怀恨在心。安修仁和李仲琰一起诬告梁硕谋反,李轨把梁硕给杀了。

梁硕是帮助李轨的功臣,他的死在凉州内部引起极大的惶恐,很多人不再和李轨一条心了。

没过多久,河西闹起饥荒,百姓流离失所,李轨分发了很多救济粮,有官员劝李轨说粮食还要留着行军打仗用,怎么能发给百姓那么多呢?李轨决定不发粮食,就此彻底失去民心。

见到李轨已经是众叛亲离,安兴贵和安修仁两兄弟暗中谋划一场叛乱,他们带兵包围了凉州城,逼李轨率军迎战,措手不及的李轨无力抵抗,自知大势已去,投降了安兴贵。

安兴贵捉住李轨后,将其带回长安,唐朝迅速平定了河西地区。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李世民在虎牢关击败夏王窦建德,郑王王世充随即在洛阳投降。

当时,李唐势力已经占据关中与河东。王世充的势力在河南,窦建德的势力在河北,三者呈现鼎立的均衡态势。任何一方想要统一天下,都必须消灭其他两股势力。

率先打破平衡的就是李唐势力。公元620年(武德三年),

少年李世民

李渊派二儿子秦王李世民率领十几万大军,进攻洛阳的王世充。

王世充残暴多疑,为了防止手下叛变,凡是出征的将领,家属都关在监狱里,作为人质。这种做法反而让王世充更加不得人心。因此,河南境内的州县纷纷投降,唐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到了洛阳。

王世充知道自己很难抵抗唐军,于是派出使者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心里也清楚,如果李唐消灭王世充,自己就是下一个目标,所以早就派人和王世充建立了联系,这次接到求援,立刻就答应出兵。

面对双线作战的可能,李世民内心是焦急的,所以积极发动进攻,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有一次,李世民带兵进攻洛阳城北,王世充依托城门外故马坊的垣堑和谷水防守。

李世民的玄甲军

李世民命令大将屈突通带5000人渡河,一旦与王世充交战就举起狼烟。看到前方的烟火,李世民立即率领主力冲锋,合攻王世充。

王世充

趁着王世充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正面,李世民带人绕到王世充背后,想前后夹击。没想到混战之中,李世民与部队失散,身边只剩下将军丘行恭一个人,坐骑也被射死。

危难之际,丘行恭把马让给李世民,自己举着大刀步行护卫,连杀数人,这才冲了出来。后来,李世民专门让人雕刻丘行恭救主的形象,放在昭陵,这就是“昭陵六骏”中唯一有人物形象的飒露紫。

这一仗,李世民没能消灭王世充的主力,只是迫使对方退回洛阳坚守,双方进入长时间的围城战。

洛阳是隋朝修建的都城,加上王世充在这里经营多年,所以城防非常坚固。唐军日夜围攻十多天,损兵折将,没有任何进展。

强攻不成,李世民在洛阳城外挖下堑壕,断绝了王世充的一切对外交通,想逼迫王世充投降。最后洛阳城内已经没有粮食了。老百姓只能往泥里掺米糠,做成饼子充饥,城里到处都是饿死的人。王世充咬牙坚守,等待着窦建德的援军。

此时,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窦建德

窦建德带领十万大军到达了虎牢。

腹背受敌,唐军内部产生了分歧。一派主张“围城打援”,不放松对洛阳的围困,同时主力到虎牢迎战窦建德。另一派则主张暂时退兵。李世民没有任何犹豫,同意了“围城打援”的建议。李世民对众人说,虎牢地势险要,窦建德远道而来,如果贸然进攻,我们肯定取胜。如果他不进攻,王世充肯定就坚持不住了。

到达虎牢之后,李世民选500名精骑,由大将李世勋

李世勋

、秦琼、程知节率领,沿路埋伏。李世民自己带着尉迟敬德等4人,骑马向夏军大营而去。

秦琼

尉迟敬德

李世民故意让窦建德的哨兵看见自己,然后放箭射死了一个骑兵。窦建德派出五千骑兵追杀,李世民故意放慢速度,吸引对方来追。敌兵一进入伏击圈,李世勋等人一起冲出,杀死300多人,给了窦建德一个下马威。

程知节

唐军坚守虎牢关,夏军一个多月没前进一步,人困马乏,士气衰退。大臣凌敬建议窦建德,放弃虎牢,去攻击空虚的关中,这样李世民肯定会退兵。

窦建德身边有很多人收了王世充的贿赂,他们拼命劝谏窦建德不要放弃洛阳。窦建德也觉得自己要是不救洛阳,就会失信,搞不好还让人嘲笑自己害怕李世民,于是拒绝了凌敬的建议。

虎牢之战

窦建德把军队摆在汜水东岸,连绵二十多里,一大早就派出士兵叫阵,准备和唐军决一死战。李世民则命令士兵不许出战,坚守阵地。

到了中午,夏军已经疲惫不堪,士兵大多坐在地上休息,或者跑到河边喝水。李世民觉得时机成熟了,命令大将宇文士及带300骑兵做试探,果然发现窦建德的军队毫无准备。唐军主力立即出动,李世民率领骑兵一马当先,杀向了夏军。

李世民封神之战

唐军突袭时,窦建德正在和群臣议事,所以前线没有指挥的将领,军队立刻乱作一团。夏军骑兵仓促迎敌,结果让挤在一起的大臣挡住了路,等到准备好,唐军已经杀到面前了。窦建德慌忙之中撤退,被唐军活捉。失去了主帅,夏军有5万人向唐军投降。

击败窦建德,李世民带领主力返回洛阳,继续围城。王世充站在洛阳城头,看见了唐军的囚车里,坐着自己期盼已久的窦建德,终于还是放弃了抵抗,出城投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