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色泽深厚、醋香浓郁的陈醋坐镇餐桌,可以让人胃口大开。只要打开醋瓶盖,浓郁的醋香味便扑鼻而来;滴入碗里数滴,转几转,清香的醋液便会均匀形成一个圆儿,挂在碗边;食用一口,绵酸回味悠长,沁人心脾。 陈醋有越陈越香、过夏不腐、入冬不冻的特点,醋,不仅是一味为食材添色添味的调味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据有关史料记载,醋在中国已经有着三千多年的酿造及食用历史。《齐民要术》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在《五十二病书》一书中,已经提到用醋来治疗疾病;到了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的记载,其中提到的“苦酒”即为当时的醋。可见醋,不只是日常生活的调料品,也是一味良药。 山西是我国食醋的重要发祥地,素有“醋乡”的称呼。山西酿醋业的产生、发展和进步,同我国饮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自成体系。 山西人喜欢食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一是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风高气燥,常食醋味食品,可以保持皮肤湿润、平滑;山西土壤和水质中硅酸盐含量较高,可使动脉硬化,食用醋可降低动脉硬化发生概率;山西号称煤炭之乡,不论城市和乡村到处都有煤气散布,醋酸有解消煤气的作用,醋就成为居民的必备食品。
二是山西人喜食面食,清朝章穆《调疾饮食辨》中记载:醋,又能制面毒,凡面食入醋些许,食之即不作渴,味亦佳,是相制而又相成也。吃面食调点醋,是饮食文化的一大特征。 “蒸酵熏淋曲为母,酸绵香甜五谷魂”,山西醋在全国四大名醋行业居于首位。五味调和,饮食平衡,健康人离不开醋,醋是最廉价的保健食品之一。
《本草纲目》记载,醋性味酸苦,温,无毒,可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其中《本草新编》记载其尤走肝脏。醋的功效良多,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诸毒等功效。 陈酿且气味厚重气香的醋更佳,对于治疗产后血晕、黄疸、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鱼肉菜中毒等有显著疗效。 消肿:醋酸能收,又能散痈肿,醋或醋制中药一般都有治疗外科疮疡肿毒的作用。古代常取醋收湿敛疮、消痈肿的功效来治疗疮疡。 抗炎止痒:醋具有挥发性,可随空气到达身体与外界连通之处,可以通过熏蒸、坐浴、塞填等方法达到治疗目的。醋具有一定的杀虫、止痒、抗炎的功效,适用于部分皮肤疾患。 行气活血:醋主入肝经,通肝气,能行气活血、散风除湿而有一定止痛功效。 下气消食:醋入胃经,具有下气消食、开胃气的功效,所以常用于部分胃肠疾病的辅助治疗。 解毒:《本草汇言》有“醋,解热毒、消痈肿,化一切鱼腥水菜诸积之药也”的记载。现代研究也表明,很多中药醋制可以减轻毒性,增强药效。
越陈越香,得谷之气的小米醋
陈醋最突出的特征是“陈”,惟有陈才有酸而不烈,绵而带香,甜而又鲜,咸而不涩。 醋经过密封发酵,富含氨基酸、维生素、乳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于经常服用的人,会补充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醋酸温,其性收降为主,兼具温补之性。酝酿的时间越长,其酸收苦降之力越强,封闭时间越久,其温性积蓄的越强。正所谓浓缩便是精华,不断的积蓄力量,才有了醋的香味。 《本草经疏》提到:醋惟米造者入药,得温热之气。《本草衍义》:米醋比诸醋最酽,入药多用者,谷气全也。醋还具有一定的温补之性。
小米味咸微寒,春种秋收得天地最全,得土气最厚,为脾之果,最养脾胃。由小米酿制的小米醋,兼顾酸、香,得小米养脾胃之气,同样适用于很多脾胃不好的人群。
食材与小米醋的搭配,不仅是美味的餐食,更是养生的良药。
初秋常见的“秋老虎”,容易使人产生燥邪,伤人体津液。适当吃点酸,有生津、润肺、除烦的功效。秋主收,酸味食品非常好的收敛肝气、养肝、养肺的功效恰好可以顺应秋季的季节变化。食用适量的醋可以起到收敛肝气、养肝的作用,也可以开胃健脾,提升食欲。
醋浸花生米:将花生米浸泡在小米醋中一周,每天吃10-15颗。功效:解腻生香,可降血压,软化血管。
醋泡姜:姜有开胃止呕、止胃寒、促消化的作用,是调理脾胃的良药。小米醋有一定开胃活血的功效,生姜在经过食醋的泡发之后,可以更好地调理脾胃,适合一些胃寒、容易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蜂蜜醋方:醋+蜂蜜,温水冲服,可美容养颜。
陈醋泡大蒜:500ml陈醋泡5头大蒜,半个月后待蒜瓣变绿时,将醋汁倒出或者将醋汁倒入小瓶子,随着携带,经常闻。
中医认为,醋性温无毒,入肝、胃两经,具有开胃增纳、散瘀止血、杀虫解毒的作用。大蒜具有预防感冒、排毒清肠的功效。两者配合,对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