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组织能力这一概念被广为接受,人们开始认可,企业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事实上,管理学界很早就意识到,内部管理未必能马上帮企业赚到钱,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健康水平,因此,对管理有效性的检验标准并非盈利能力,而是能否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不过,我们必须明确:组织能力建设到底要从何处着手?所有的努力又究竟是为了什么?目前,当谈起组织能力问题时,最经常得到的一个回答是:员工的能力、员工的意愿、员工的治理方式,或者说员工会不会、愿不愿,治理方式允不允许,简称“能”“愿”“许”体系。我不否认,“杨三角”是一套富有启发性的思维框架。但问题是,其关注点仍然是在人力资源层面,而非组织层面。对组织问题的回答,应诉诸组织层面的概念,例如,组织的流程与结构,而非员工层面的概念。这是有必要做出区分的。尽管组织内所有的活动,最终都要靠人去完成,但我们必须要将员工层面的努力有效地组织起来,以一种整体能力呈现给顾客,或出现在竞争对手的面前。实际上,当我们从企业在市场端的表现来理解组织能力时,问题的实质就凸显出来。例如,相比其他快递同行,顺丰公司显著的优势就是“快”。它曾以商务件立足,拼的是时效;后来做了冷链,速度还是快。换言之,这种能力在不同的产品事业部之间得到了复用,也证明是具有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背后除空运因素外,也包括在流程方面颇为贯通,各个单元、不同区域之间的协同性好,导致运营效率高。因此,我们更多采用“组织机能”的说法,以强调组织能力应建立在一组机制的基础上,形成“有组织的努力”。而对组织机能的检验标准,应落实于市场竞争力,而不仅是完成了内部管理。就像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运动机能,但机能的强弱只有在竞赛中才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一问题对互联网公司同样重要。尽管许多互联网公司中的价值创造流程较短,不涉及太多的劳动交换,主要采取团队作业模式,但它们仍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创意精英们的工作有效串联起来?这依然关乎企业的竞争力,例如就单一产品而言,响应市场的速度;对多产品布局而言,如何有效实现对过往经验的调用,都涉及组织问题。组织能力建设的首要之事,便是在长处上做文章。每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活下来,都需要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本领,换言之,长处就是安身立命之本。为此,每个企业都有必要对下述问题做出明确回答。
问题1:你做的究竟是一摊怎样的生意?该生意的本质是什么?
问题2:这门生意的背后,到底是靠什么本事赚到了钱?
问题3:为积累这样的本事,企业必须要开展哪些关键活动?
问题4:为完成关键活动的交付,必须要由哪些部门和人来承担责任?你会发现,真正经得起检验、扛得住击打的企业本领,通常都是那些被组织化了的能力,背后必是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和部门间的协同作战。同时,对企业赚钱本领的回答,也不能诉诸“品牌溢价”这类说法。它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就像ZARA必然是有“品牌溢价”的,但其背后凭借的不是某个单一能力,而是一系列的努力。再举一例。两年前,某著名互联网公司在与我的交流中谈到,企业在发展转型过程中,遇到了文化冲突问题,技术型人才和创意型人才合不来,相互之间也不理解,该怎么办?我建议对方不妨把文化问题看作表象,而从以下一些基本问题入手,做深入思考。
1)谁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面向未来,哪类人才更为重要?这类人才需要什么?
2)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让价值创造主体自觉地把能力发挥出来?
3)如何通过价值创造流程将知识分子的工作串联起来?如何沉淀和面向未来?
4)谁应该获得报酬,才能让组织内的其他人觉得合理?如何倾斜,依据是什么?
5)付酬的依据是什么?付什么(薪酬类型)?付多少?如何付?付了之后又怎么样?
尽管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我们并不能急于“治本”,反倒需要靠“治标”来转移问题,并为最终的“治本”留下空间,但有必要先把根本问题想清楚,即产生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次是在瓶颈处做改善。企业中并不是所有的短板都需要补齐,况且有的弱点是企业做出的选择性让步。但此处所说的瓶颈,特指这样一类问题:它们在企业前期的发展过程中,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甚至是在差异化竞争中被暂时搁置的问题,但是面向行业终局,这类迟迟得不到改善的弱点,却会卡住企业发展的脖子,造成极大的麻烦。当企业真正确立起了一个长处,该长处通常很容易吸引内部人的持续关注,进而不断自我强化,反倒是那些瓶颈问题,经常乏人问津。尤其当企业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更容易被束之高阁。但你千万不要放过这些瓶颈问题,因为它们终究不会放过你。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经营就像一盘下不完的棋,只要没下棋桌,就仍需保持警惕。多少伟大的企业,最终都死于傲慢。企业成功总是成功在自己的长处,但失败往往是败在自己的短处,尤其受困于发展的瓶颈。事后来看,企业是在什么时候错失了改善的良机的?一定不是在出问题的时候,而往往是业务扩张得最一帆风顺的当口。我们有必要把“业务增长”和“能力发展”分成两个维度来看。实际上,做企业怕的不是亏损,也不是规模上没变化,最怕的还是在关键问题上始终没得到改善—问题悬在头顶,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掉下来—那才是最让组织内成员深感不安的地方。
来源:本文节选自《组织的逻辑》丛龙峰著,经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原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