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说音响 | 横田启示录

横田启示录

撰文 / 乐迪


日本索尼公司有个职位不低的干部叫横田,是当地很有名的音响发烧友。有次他呼朋唤友在东京的一家川菜馆请我们中国朋友吃饭。喝了点酒,他的手下开始打趣说,横田先生家里摆满了顶级音响设备,但他拿回家的时候,稍大一点的东西对太太说是一万日元买的(当时约合700元人民币),小一点的说三千日元买的(当时约合200多元人民币),他太太居然全信。

日本卖音响的商店往往也卖乐器,是啊,音响就是用来听音乐的嘛

时间久了,横田先生得了个“一万三千丹”的外号。这还是故事的一半,另一半是,横田的邻居都对横田不太满意,因为他们听到了横田家美妙的音乐,找横田太太打听价格,都觉得太便宜了,要请横田先生代买这些音响,这下他遭殃了,横田结果都以“现在涨价了”“现在停产了”等莫须有的理由搪塞,邻居们在背后都管他叫“现在没有了先生”,认为他不帮忙、小气。

即使在电子产品非常发达的日本,音响发烧友还是一小撮。横田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不是音响发烧圈内的人,对发烧器材的价格是完全搞不明白的,公开吹牛皮都可以经年不破。音响发烧友经常会被请求推荐或代买器材,但请求之人往往只是爱听音乐,或者只是想在家里弄个音响,大多数并不是发烧友,对器材的价格和音质之间的复杂关系很不清楚,如果解释沟通得不到位,结果可能会很糟糕。

音响制作需要十足的工匠精神,手工并不便宜

有一个发生在前年的事。四川有个军工企业叫湖山,曾经是国内做发烧器材一流的厂商,八九十年代出过BK功放系列,其音质至今仍为发烧圈津津乐道。我的朋友邱先生热心联系到一批全新库存机,除了样子傻冒、外观有些锈蚀外,没有动过一根线,音质和当年不差分毫,而且只卖400元一台,为当时原价的1/8。当他在朋友圈里发帖后,30多台机器一天就分完了。

孰料过了一周后,一大半人又要求退货,理由几乎都是这样的,这么老旧的机器,被老婆骂了,怀疑老公上当买了垃圾了。没有抽取一分钱中介费,自己倒贴了电话费、交通费,却被买家高度怀疑其用心的邱先生一时情绪低落。圈内的发烧友心知肚明,为了替古道热肠的邱先生洗冤,一致表示所有退回的机器大家会在第一时间原价买入。做这好事其实也不困难,支持者都明白,即使加价也能在烧友圈中很快出手的。

光看外表,你能判断这就是好音响吗?

这件事用得上很多成语去解释:什么隔行如隔山啊、话不投机半句多啊、对牛弹琴啊......

正如很多人不理解大妈们为什么打死也要跳广场舞一样,发烧友眼中的优质音响,与价位、外观、品牌、重量、体积无直接关系,这是外行不能完全参透的。但既然你是音响发烧友,就总有外行请你帮忙推荐或代买机器,为了不和朋友反目成仇,我建议做这件好事时切记注意下列原则,以保名节。

第一,己所喜好,勿施于人。凡发烧者都是对音质问题体会深刻之人,个人都有极度的喜好和厌恶,但这只适用于你自己,不要滥施于圈外。圈外就是一般人的眼光,你要以平常心去推介设备,把外观和价格因素放在第一第二位,至于音质,基本能响就行。而且声音是越大越好,那些失真啊、松香味啥的,有几个人能听得出来?尤其是价格,太便宜了会被人看轻,太贵了会怀疑拿了佣金,要重点推介价格一般、外壳土豪金、机箱里金光银光闪闪的那种机器,最好说一句:“这是今年技术创新的流行款”作为推荐依据。

美国一位发烧友自制的一台顶级833胆机,屏流、屏压和偏压全部实时监控;前后级完全独立,相对物理位置可微调,精细程度可谓惊人。然而,这样的东西扔在大街上并不一定有人拣

第二,超越自我,注重颜值。如果人家到过你家,你推荐给他的设备一定要在外观上超越自己家里的在用设备,这是颜值时代必需的,不然人家会怀疑你的人品和器量。

如果你自己在用单端845机器,你一定要推荐KT88推挽的机器,因为管子更多了感觉就更高端;自己如果在用傻笨粗的皇冠录音室功放,这一定不能推荐的,要推荐外壳制作精良,声音有气无力的东瀛原产功放;自己用绝对不算好看的STAX静电耳机,向别人推荐耳机时要首举体育用品商店里卖的运动型耳机,花花绿绿,时尚好看。

发烧友们必须明白,外行找发烧友推荐设备,是想超越你的业内水平,你只要让TA觉得在外观上超越了就到位了。

上海发烧友沈先生自制的EL34胆机,声音一流闷骚,外貌实在有点磕碜

第三,价格上把自己的东西压低,从而抬高别人的价值。横田先生压低自己的设备价格是对的,错在他主观上是骗老婆,客观上的操作太实在,换一种机型推荐不行吗?你说你自己家里8万元的马克列文森后级就1200元,人家也要的话,你换个三千元的金壁辉煌的套装机推荐不行吗?

商业化的厂机,会把颜值和价格调整到平衡点上,这是一种智慧

第四,即便你是闻名海内外的焊机专家,除非对方再三请求,则千万不要亲手去做机器、摩机器,更不要去动手接线啥的,一定要代购成品机,请工厂师傅来装。

在商品社会里,圈外人不理解发烧友为了提升一点点的音质会把机器大卸八块动手处理,相反会认为你无利不起早,这么亲自动手是在赚钱,或者是不是把劣质的元器件给换上了。

我这么说虚伪吗,这么做有意思吗?是啊,可不这么做的结果往往真还就没有意思了。这其实是一种人群差异、认知差异、专业差异、目标差异造成的巨大的人际鸿沟。善意的收敛,俗称“装傻”,结果并非真的不好。

只有遇到对的人,才能做成对的事。遇到气味相投的音响知己,则断不适用我上面的这些胡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