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一个被艺术改造过的人,做什么都与众不同

一个具备一流艺术修养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当书法变成一门纯艺术,它到底是对还是错,这里面,我们赋予它的一切外延的身份和名词,是否多了某些东西?又是否欠缺了某些东西。
艺术难以成就!难就难在艺术对人的改造。因为,艺术最本质的东西,即为人最本真的东西,艺术与人之间,一直存在于一个特殊状态中。一个经由艺术抵达人性灵的唤醒,随便做什么,都会不一样。
邱先生探微这些问题,表面看是针对艺术,实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解读。
——施晗

永远盯住最伟大的作品。稍差一点的作品,你都不要去理它。

我的经验:第一,要盯住最伟大的作品;第二,无限细致地向伟大的作品学习,无限细致;第三,极端刻苦。

作为“一个人”去感受艺术

让艺术来改造“这个人”

当你面对一个不同的艺术领域时,首要的任务是进入这个领域,尽可能深入地感受它——不是作为一位书法家去感受它,而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对戏剧、对电影、对诗歌无限热爱、渴望的人去感受它。

邱振中  杜牧·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

在你达到深刻感受之前,它实际上跟你的书法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时你的任务仅仅是深入作品,当你真正进入电影或者诗歌以后,那种艺术中最微妙、最深刻,那种艺术中最高水准的东西,感染了你,同时它也就改造了你,让你在敏感、想象力、审美趣味等方面获得了滋养。

如果一直这样做下去,你就会逐渐成长为一个被各种艺术的最高水准调养、改造过的人,一个具备一流艺术修养的人——而不管这个时代的书法和书法家到底在当代文化中处于怎样一种状况中。是这样的一个人,再来做书法,再来做各种艺术。

各种艺术之间的关系,一定要通过“这个人”才能连在一起。实际上,艺术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改造人,让人上升到一个特殊的状态中。我想,一个这样被改造的人,随便做什么,都会不一样。

如果一个人对艺术有这种认识,那就不会局限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以及自己开始接触艺术时朴素的兴趣,古今中外所有你有机缘去接触并打动你的东西,你都会动用你自己所有的敏感,敞开胸怀来感受、接纳。换个角度来说,融入。

实际上,它也就改造了你。一个人仅仅被一种东西改造和一个人随处都可能接受启迪、改变质地,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邱振中  李白·白胡桃巫山枕障

一个热爱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他的敏感也是随着生命的进程、随着对艺术的深入而不断变化的。

人的敏感有程度的差异。人的敏感在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敏感可以调整、可以造就。——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接着说。

——我们面对熟悉的事物,比如唐诗,比如李白的诗作,你很容易兴奋,但是当我们碰到不熟悉的东西,你就难以被感动,因为陌生嘛。你慢慢地进入——这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在你的心中。

你通过各种信息——比如通过别人的介绍,或偶尔接触到的有关文字,你发现,那种东西很重要,但是我不熟悉,那你就要警觉。它对你很可能是非常关键的东西,或者,至少是一种新鲜的、能促进你的敏感、能激发你新的理想的东西。

由于重要而你又不熟悉,所以你要去关注它。你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了解它,最后被它感动,理解它、接受它、把握它,它由此而成为你知识、灵感、才能的一种来源。

邱振中 山海经 · 前传

如果一个人一生这样不停地去做的话,你想想,他会变成怎么个样子?做不做艺术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生随处可以获得成长的机缘。这样的人,我想,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对于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在已有的认识之上,是否提供了新的见解,这种见解是否重大,是否为思想的推进开辟了新的道路。

细致就是对经典的详细解读

对每一个细节的解读

任何领域的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不断锤炼自己敏感的人——其中当然包含一些潜在的机智、禀赋。我有多少禀赋,自己不知道,只有通过刻苦的训练才能将它揭示出来。

再一个就是想方设法训练自己。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的方法对你并不一定适用。

第三,就是勤于思考。面对杰作,既阅读,又训练,又思考,缺一不可。一旦开始思考,就会有很多的体会。我读书、思考的心得,通常会写在日记或读书笔记里,但体会不断涌出,日记、笔记里写不下了,我就会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单独地做“诗学笔记”和“草书笔记”。

邱振中  纳兰性德 · 鹧鸪天

艺术家和学者

应有的生存状态

理想主义,作为一个领域的艺术家,特别是作为一个与传统关系极为密切的文化领域的学者和艺术家,第一,你要深入既有的传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深入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说你知识多了就深入,你有一点感悟就深入,不是的。到底什么叫深入,要专门的讨论,这是第一点。

我们这是说深入的重要性,以及深入之难、真正深入的人之少。

第二点,你还必须对这个时代的各种学术、艺术有所了解——了解还不够,要熟悉,最好是精通其中某些分支和块面。为什么要提到“精通”?因为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工作,这个领域有它自己的历史,如果你解决了这一领域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你对这一领域就有所贡献,但是这种贡献很可能跟整个时代的文化还是没多大关系。

如果你希望你的工作与这个时代发生关联,你就要对这个时代有所了解。你是做文化、做思想、做艺术的人,你必须关心这个时代思想、文化领域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怎么想的,做了些什么,用的是什么方式——你要了解。

而且这些领域中,哪个领域处于前列,哪个领域对当代文化做出了真正的贡献——我不是说对本领域的历史做出贡献,而是对当代文化做出贡献——你要向他们学习,用它们的成果来丰富自己。

这样的话,你就可以站在这个时代一流的感觉和思想的平台上,来做你自己的专业。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做到的人不多。

邱振中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三点,做任何领域的人都必须有一点精神,都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你要看到这个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要为它想一想,也为你自己想一想,你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有没有理想,它与其他相近领域和整个人文领域的理想有什么关系,你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和这个领域的理想付出些什么。

感觉与理性

是否可以同时发展?

从人的本质上来说,感觉——直觉,以及理性的同时发展,是正常的欲望。对于我来说,这两种欲望,从没有放弃任何一种。剩下的问题就是,一个人怎么可能同时发展这些,这是个问题。

假如说,最后让你做到一位哲学家的高度,同时又让你做到伟大诗人的高度,你愿不愿意?我想,没有人不愿意。这是个可不可能的问题。所以,换一个角度来说,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中,有没有可能让这两个方面同时推进(且不说到达什么高度),同时又互相依存?我一直在探索这些问题,并且有一些体会。

这些体会中,重要的一点——极端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人的敏感和学习能力。如果你花二十年才学会做诗,那你就没有办法。如果两年就能抓住诗歌的核心,三年你又对哲学有所领悟,你一生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当然,我讲的是理想的情况。

邱振中  李贺诗

这两年,我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天才的问题。我觉得自己有很多收获。

所谓的天才,就是他能很快地抓住事物最核心的东西。这样的例子不少。我手边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夏屋,以后…》,一位德国女作家,不到三十岁时,用一年时间写出的九个短篇,杰作。作者无疑是一位天才。

——我关心的是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花五年、十年,甚至一生,抓住事物最核心的东西?

文 / 邱振中

————
邱振中(1947— ),江西南昌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等。

来源 |大米艺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