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故事·年事 | 牛旭斌:莫笑农家腊酒浑

人间故事·年事

许多民俗,蕴含着农家人对生活的美好,也正是对自然的尊崇,人间的烟火。

莫笑农家腊酒浑

文 | 牛旭斌

突然热闹起来的乡村集市上,除了手工挂面,还摆着糖果干果、罐头饼干等特色鲜明的年货。

年集塞街,年欢,年不欢,是两种生活。也许,正是那年月的物以稀为贵和家贫物缺,才能品尝出年味,也许是传统的乡村规程和仪式,才是真正寻找不回的年味。小镇的繁华,已不需要人们提前置办大量的年货。但在我小时候,整个的腊月,乡亲们为过年,要做一个月的准备,背背篼的长龙在夕阳下,每天满载而归。

那种炊烟缭绕整个腊月的肉香,麦子捣碎麦皮酿成的麦仁酒,挨家串户吃不完的杀猪菜,悬挂一丈长的手工挂面,暖年的鞭炮声,成群结队去赶年集的热热闹闹,是一去不复的年味。

大人们到年集上去,先要买一些能够储存的萝卜、白菜、粉条等菜蔬,再买一些肉回来腌制,买回来手工挂面,专门用来待客;小孩子们最重要的是买鞭炮、花炮、气球、玩具手枪等,大人们还要买写春联的红纸、买祭祖先用的香蜡纸,买茶罐,买新碗新碟新筷,买灯笼,买礼当,还要买花生、水果糖和桔子、苹果之类平常吃不到的东西。这些物件一样不缺地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年。年集上人山人海,马路上水泄不通,十里八乡的人们潮水般涌向小镇,忙了一年的人们,好像只有在这时候,才把光阴过成了生活。

难忘伙伴欢快的吵和亲人甜蜜的笑,贯穿着腊月。赶完年集,人们就从劳累中放松下来,打发走前来说春的春倌,对最后的山地和作物再查一遍,就坐在土炕火盆边喝炒茶,顿顿吃肥肉洋芋豆腐炒粉条,闲游,乱转,拾粪,等一场雪,等红灯挂起村庄的新年。

最早的春节,记得是从腊八就正式开始。腊八一过,烹鸡宰猪,年味一天比一天浓,等待新年来到的心情,一天比一天紧张,兴奋。属于平日生活中缺乏的东西,在这段时间里添齐。

十里一乡俗,饮食大不同。腊八节,必须吃腊八饭。后村种麦,米是贵重粮食,更没有电饭煲去煮粥。用麦子粜换的白米,是我们梦寐已久的食物。祖母将瘦肉、豆腐、红萝卜、白菜、洋芋、木耳、青菜切成丁,用自榨的菜油,先在锅中爆炒,待肉菜入味三成熟时,将淘洗干净的米和入菜中翻搅。米粒染上油色后,加入适量温开水。急火烧沸后再用文火慢炖,待水煮声变小时,揭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煮烂的肉丁,白嫩的豆腐,殷红的萝卜,黑软的木耳,翠绿的青菜,让我控制不住就吃几碗。祖母会说,慢些吃,看把娃给馋的,别光顾自个饱,去给那院子里的樱桃树、石榴树和苹果树也喂几口吧,要不你明年吃什么果子。我们会把祖母特意加在饭中的粉条,长长地挂在树枝。

据说,腊八那天,树的精魂会和世人对话,吃了饭,来年就丰收。一夜间,树确实吃掉了我们给它喂的腊八饭。鸟儿雀跃,在麦垛上欢叫成一片,似乎丰收已注定了。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张王李赵二十四送灶,按照规程,我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那天祭灶。民间传说这一天,灶婆朝天言事,上天后一是汇报人间工作,二是带回家户光阴的福气。所以祭灶那天,人们都在厨房灶头贴上“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的对联,以求灶婆的赐福。祖母会在这一天,蒸一锅最好的白面馍,或者撒些姜黄的大花卷。到日暮时分,沏一杯糖茶,献上市面上专门买的“灶糖”,那是一种用玉米熬制的谷物糖,没有吸潮时吃起来干脆,但嚼在嘴里,就不断地粘牙。有人说,这灶糖就是为了粘住灶婆的嘴,好让她去天庭后少说话。祖母把12个馍馍都掐一点,放进茶杯里,吩咐话语,烧香叩头,再把糖茶水奠(泼)一点到灶头的锅眼里。祖母虔诚地敬献,祈祷平安,嘱托祥瑞,祭灶完结,剩余的,便由我们哄抢。

再等猪腌进了肉缸里,豆腐坊豆花飘香的时候,村子里婶婶们,就要起油锅,做一些麻花、饼干、点心之类的美食。老顽童、小孩子们和没活计的闲人,闹腾着耍起社火。哪个寨子的社火排场大、阵容强、服装新,那个寨子就富庶。

村子的磨坊,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你打一阵子鼓,我敲一阵子锣,他打一阵子镲,人们递烟敬火,笑脸相迎。能工巧匠编制着马、狮子、龙、船和滚灯,画匠挥毫描彩,画龙点睛,妇女们镶贴着彩纸,勾勒着金线银线。大多数人是冲着欢闹去玩耍的。莫笑农家腊酒浑,宽叔提着酒瓶来到了社火场,萧鼓追随春社近,喧天的锣鼓,直打得轰轰烈烈。

红红火火的年,需要红红火火的灯。孩子们在社火队充当挑红灯的灯童,走一晚上山路,耍三四十家社火,目的就是,能从社火队挣回一瓶罐头、半包饼干。

许多民俗,蕴含着农家人对生活的美好,也正是对自然的尊崇,人间的烟火。

插图:网络 / 编辑:闺门多瑕

牛旭斌,甘肃成县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散文选刊》《文学报》《人民日报》等160多类报刊,入选文学选本若干,出版散文集《在离乡》《风起离乡》。

说明:本平台打赏即稿酬。一周后回款即付。投稿信息关注公众号后获取。

向度新刊上架

本期主题:新诗十九首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或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0)

相关推荐

  • 牛爷爷的书法 |“莫笑农家腊酒浑”—— 唱儿歌学写“腊”字

    牛爷爷的书法 第一动画乐园 小 太 阳 人 一 起 学 书 法 笔墨纸砚好朋友, 每日一字准时教, 唱着儿歌学书法 , 日积月累不得了, 我们在这等着你, 牛爷爷的书法时间到! 壹 每日一字 今天牛爷 ...

  • 20/11/15

    ​莫笑小肚腩, 秋收冬正藏. 待到来年日, 漫腹经纶香. --赠太平 莫笑小肚腩, 酒肉正穿肠. 至今还未消, 胃儿还在忙.

  • 豆丝好美味(散文)

    在我们湖北恩施农家,豆丝是人们经常爱吃的一道风味美食. 豆丝为何名"豆"?是因为它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其次才是豌豆绿豆饭豆等.大米秉性谦恭,自幼不爱出头露面,从秧苗长出谷粒开始,它就 ...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揭秘中国酒文化背后的故事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酒是生活的调味品,寒冬腊月,温上一壶黄酒,约上三五好友,再切上几斤牛羊肉,大家一边谈着理想,一边涮着火锅,这样的日子怎一个美字了得? 在五千年中华文化 ...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乡下有美酒,美酒醉乡愁. 每至冬月.腊月,我常邀约几个乡党,回到那个紧傍着碧波荡漾白马河的小村庄,左邻右舍.前屯后屯串门儿,与热情好客的老少爷们喝乡酒.喝年酒. 吃着醇香的庄户饭菜,品着家酿的地道烧酒 ...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诗词名句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诗词大全 ...

  •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活性污泥法的F/M

    从公众号前面的文章里,我们逐步了解了活性污泥其实是有很多有生命微生物构成的,它们每天从入流到污水厂内的污水中获得有机污染物作为自身生长的营养,我们可以类似的把这部分有机污染物质作为它们的"食 ...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全诗赏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 ...

  • 人间故事·年事 | 苏黎瑞:岁时风情

    人间故事·年事 不知谁家率先点燃起鞭炮成了引子,烟火与鞭炮开始陆陆续续热闹起来.暮色降临,空中盛开的烟花越发炫丽-- 岁时风情 文 | 苏黎瑞 除夕这天,年味达到饱和点了. 年味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里 ...

  • 人间故事·年事 | 王明明:用年来取暖

    人间故事·年事 年在东北,就是各种事物凑在一块取暖的,不仅是人,连菜肴都是的. 用年来取暖 文 | 王明明 某网站做过一个有意思的调查,调查男人内裤外面穿什么过冬.投票的大多数选择内裤和外裤之间只穿一 ...

  • 【来稿选粹】牛旭斌|我的身上带着泥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我的身上带着泥 我命里已经抹不去泥在身上的那层土黄. 黄土黄,是夏家塆土地的原色,也是生活变成为岁月的颜色.抬脚上山,树林就横陈面前.还是放牛的山割草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