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人生苦婆娑,回首才懂苏东坡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岷江的水越来越冷,江口崖墓的风越来越急,但一群考古探测的人,乐观执着、不畏严寒。周军博士后被我戏称为考古网红,不信?你可以去百度下。我给网红说我坚持每隔一天写一篇与江口、与科技考古、与挖宝贝儿有关的文字。


文/如海

贾平凹说苏东坡俨然文的太阳。太阳,光照大地,耀眼寰宇,苏东坡绝世的才华、深刻的孤独,一生充满光亮、刚健和慈悲、深情,坦荡的文气、豁达的胸怀与风骨,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多少人诵读着苏东坡的不朽诗篇,暗自神伤,却不解苏东坡的孤独;多少人憧憬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却在泥泞的前行路上蹒跚、分道扬镳。自古两难全的哀愁,冲不破命运的牢笼,苏东坡的温暖依然成为泡影,无法阻止我们的惆怅,直至我们彻底的落败。

可那个千年伟岸的苏东坡,坎坷一生,从不曾苟活于世,如同明月的光,照亮整个黑暗的夜,我们在夜里,心有温暖,再也不惧寒冷。

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读不懂苏东坡,但一生都会在脑海里构筑着他的影子。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传递,一种快意人生的豁达思绪慰藉,除了苏东坡,无人能做到。

也就是说,除了瑰丽的文学财富,苏东坡留给人世的,还有罕见的灵魂鼓励。

莫道世间修行苦,从来无心从无错,抬头明月低头路,只因不懂苏东坡。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一路被贬,所遭受的凄凉和苦楚,非一般人能够想象。黄州是他折戟沉沙的开始,儋州乃不毛之地,阴冷潮湿般的无人区。才华卓越的苏东坡,命运坎坷、宿命的悲戚,试问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何曾有过他苦难的万分之一?世道的险恶,小人的丑恶,境遇的凶恶,他都全部迎难而上。

什么叫越挫越勇,看淡世间的云淡风轻,依然可以让自己的才华纵横江湖,苏东坡的心志越过了人生艰难的山丘,不畏浮云和世俗的恶意相向,仕途黯淡之后,还有属于自己的快慰和自由。正是在自由淡然的心境之下,他才得以抒写无数流芳千古的诗词,大才华、大成就,睥睨天下、所向无敌。

你可能对赤壁赋烂熟于心,还能吟唱明月几时有,但很难想象这样磅礴大气的诗词,却是经历困难和挫折的苏东坡,在人生际遇不如意的环境下落笔而成的。我曾困惑,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能够将有如此才华的扼杀,是怎样的奸佞小人,把苏东坡折磨得不成人形。

群起而灭苏东坡的人,都并非籍籍无名之辈;相反,多数都是粉丝千万的大V。有人说,苏东坡一生被小人所害,而罄竹难书的小人,随便拿出手的,都让人惊叹和讶异,原来小人不小。正因为有网红级别的文人陷害苏东坡,历史上才有了文人无行的说辞。文人无行就是说文人大都没有好品行,想想这冤枉了多少如我等这样酷爱写字的人儿。

无奈苏东坡就是这样悲催,在那个苍茫的时代遇到了一个个劲敌,他们都使出浑身解数,企图让苏东坡陷入万劫不复之中。第一个文人无行的楷模就是科研搞得很棒的沈括。对,就是我们从小考试都必考的伟大著作《梦溪笔谈》的作者,一个文艺全才,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匠,居然品行差到了极点。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有趣而又悲哀的现象,沈括的科研水平与品行成反比。本就千疮百痍的苏东坡遇到了妒贤嫉能的沈括,一个爱到小报告的科学家,酿出了悲剧。

沈括比苏东坡大6岁,还是他的同事,表面上非常和善,却不甘于苏东坡比他的文学水平高。加上苏东坡和王安石政见不同,沈括站队站在了王安石一边。这样,无论从政治还是文人相轻的角度,沈括都容不下苏东坡。于是沈括不遗余力地发现苏东坡诗词里的端倪,硬生生地搞出了乌台诗案,从此苏东坡的麻烦就越弄越大。

沈括的卑劣不只是针对苏东坡,后来还两面三刀地检举王安石。宋神宗后来忍无可忍,冷遇了沈括,让他的阴谋不能得逞。但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彻底地毁掉了伟大的苏东坡的仕途,他全然没有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这是那个时代的巨大悲哀。苏东坡得不到庇护和尊重,而处处遭遇冷箭明刀。

陷害苏东坡的另外一个人是李定。李定本来是一个机关小干部,在一场官员公款吃喝的事件中举报有功而出现在世人面前。从那以后,“做人不要太李定,做事不要惹李定“成为广为流传的座佑铭。李定成为王安石的铁粉,拥护变法,自然又成为苏东坡的劲敌。在乌台诗案爆发后,李定一心要置苏东坡于死地,不断地收集资料,妄图将苏东坡灭掉。才华卓越的苏东坡成为中年妇女的偶像,太皇太后等都是他的粉丝,就连王安石后来也为他求情。在李定和苏东坡的较量中,苏东坡非常落魄,但李定的名声却被搞臭了,遗臭万年的是李定。

善于中伤他人的李定,依靠打小报告而出道,最终也因为陷害苏东坡,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苏东坡树敌的人,还有舒亶、何正臣、张璪。张璪,善于窥测风向,左右逢源,堪称污浊宦海中的弄潮儿;舒亶,反覆无常的小人,其见风使舵、恩将仇报的伎俩在新党中仅次于吕惠中。还有朱光庭、贾易、赵君锡,以及大名鼎鼎的司马光。不过,司马光颇具正义,但和苏东坡依然政见不同。

在去写那些陷害苏东坡的人,我突然觉得毫无意义,让阅读者流下的是哀伤的泪水。一个才华绝世的人,重情重义,包括对他的兄弟和他的爱人,仕途失意却始终豁达乐观。他的生活状态,不是被贬官,就是奔波在被贬官的路上,一生颠沛流离却傲骨铮铮,成为北宋文学界的第一大V,粉丝遍布天下,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百姓。有怎样的三观,才如此刚强。

有人说,乌台诗案文字狱让苏东坡万劫不复,也因为他天生的傲慢所致。我倒觉得,文曲星下凡的苏东坡本来就非同一般,有傲气有傲骨,才配得上他的才气和才华。他这样的人,如果卑躬屈膝,就不是有着诗和远方的苏东坡,就不是值得我们一生景仰的苏东坡。

不苟且,不将就,在自我的世界里体面地活着,用他的绝世才华让世间的一起龌蹉和暗黑无所遁形,这是冷静地看待人生的苏东坡,文的太阳,当之无愧。曲折和坎坷,荆棘和崎岖,或许现在在我们看来,成就了苏东坡。甚至我们都不敢想象,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赋,是苏东坡如何在落魄、失意的境遇下,以何等的从容挥毫出来的。

我们都见惯了那些仕途衰退的文人雅士,写出不如意或忧愁抑郁的诗篇,有几人能够真正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活出了自己的潇洒,写出明月几时有的洒脱,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爱恨情愁,写出人生到处知何似的梦想,写出江山如画的磅礴和大气。

活着,或许是最重要的。黄州密州不曾埋葬掉苏东坡,反而让他在文学的世界里越战越勇,一个无与伦比勇敢的文人,我们永远不懂他的精神支柱,从而而来,是如此的坚韧,坚如磐石。但他的光辉和果敢,激励着我们,大不了从头再来,无论尘世如何险恶,生活多么落魄,我们都要成为永不沉寂的自己。

打不死的小强,永不陨落的苏东坡。

(0)

相关推荐

  • 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

    在乌台诗案案发之前,苏轼没有做过大官,最大也就是一名知州.他所处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改革与保守两派激烈斗争的年代.那时,他还在湖州当知州,算不上政坛风云人物,也不是改革与保守之争的关键所在.一个在外任中. ...

  • 关于苏东坡乌台诗案的一些其它细节

    █黄河 01 大家从我前面的叙述里大致知道,乌台诗案对苏东坡一生打击非常大.那年他已经42岁.人到中年遭遇这一致命打击,仕途可谓一蹶不振了.这个案子的案由基本可以这样定性,由于苏东坡的狂傲不羁以及牢骚 ...

  • 有些事情,女人生完孩子后才懂

    前两天是母亲节,朋友圈有人晒红包,有人晒鲜花,有人晒礼物.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最动听的词语. 小时候觉得妈妈是万能的,长大后才知道妈妈不是万能的,她们怕虫.怕黑,会胆小,会脆 ...

  • 别等尝尽了苦悲,才懂真情可贵

    总以为要体会人生 就要多爱几回 可等尝尽了苦悲 才明白了真情可贵 人生没有如果 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当下 别让自己 再遗憾一次 - E N D -

  • 长大方知年少纯 , 回首才懂师恩深 。

    ​高手临盘,观其形,辩其意,审其时,度其势.动于阴末,止于阳极.其心如山之不动,其性如水之无常,深得阴阳互化之奥妙,涨跌之平常无喜无悲无物无我以无法为法法法相济是为高手!临盘博弈,应先清心寡欲,心平气 ...

  • 长大方知年少纯,回首才懂师恩深

    小时候,曾觉得拖堂的每一分钟如此漫长,可用尽余生,也回不到当年的纯真时光.长大方知年少纯,回首才懂师恩深!祝愿天下老师们教师节快乐,您们辛苦了! 那时的我们年少无知,此时的我们开始懂您.懂得了您的滔滔 ...

  • 四十岁之后,似乎才开始读懂苏东坡,人生处...

    四十岁之后,似乎才开始读懂苏东坡,人生处处是修行,不论风雨多大,心灵可以平淡如水,所谓生活,就是"衣钵",认真吃饭,认真穿衣,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 《活着》中三句话,写透人生三重境界,看懂才算没白活

    学会珍惜当下,方能不负此生. 作者:洞见·许朝暮 听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已经体会过命运得无常,就一定要读一读余华的<活着>." <活着>讲述了一位叫福贵 ...

  • 夜读人生: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为人在世,一个"笑"字.笑对名誉,不争:笑对邪财,不取:笑对生活,不求:笑对波折,不恼:笑对权贵:不卑:笑对人生,无拘:笑对得失,无忧. 岁月之 ...

  • 人,总要寒心一次,才懂人生之事...

    六甲野郎2020年11月27日 · 0评论 人,总要寒心一次 才知道世界的真真假假 并不是谁都能以心换心 人,总要寒心一次 才知道人生并非只有喜乐 有些烦恼只能自己消化 被最熟悉的人欺骗 你看懂了什么 ...

  • 苏东坡:守住人生的低谷,才算真正的高人

    荐语 苏轼一生经历过三次贬谪,无论被贬至何处,他都能泰然自若,一路吟诗作赋,且行且高歌. 以至其生平最为光辉灿烂的诗词作品,大都创作于三次被贬期间.甚至连他本人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