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做了4件“大事”,成就了自己,毁了大宋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宋太宗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宋朝,他的评价还颇高,但在笔侠看来,他就是个地道的小人。

笔侠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以下4件事情是我对他人生行事手段的总结。

1、定都开封

烛影斧声的事我就不说了,毕竟那是猜测,我相信赵匡胤不是赵光义杀的,因为赵光义根本没这本事,论单挑,赵匡胤甩他10条街。

赵匡胤本打算迁都洛阳,开封在后晋的时候就曾被契丹人攻陷过,这里实在不好防守,赵匡胤迁都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可是,赵光义此时是开封府尹,在开封已经牢牢占据脚跟,他不想放弃眼前大好的政治形势,力阻迁都之议。连亲兄弟都不给面子,赵匡胤自然也就放弃迁都计划了。

事实上,北宋的灭亡和定都开封有很大的关系,赵光义虽达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却毁了整个大宋的前程,这是其一。

2、毁太原城

太原,历来是河东坚城,很多政权都曾在这里建都,大宋消灭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就建都于此。

然而,赵光义在攻破太原后,做了一个让太原人民伤心欲绝的事,就是将太原城火烧水灌,夷为平地,将太原人民迁往新城。

赵光义此举的目的是摧毁太原的龙脉,摧毁军阀在太原割据的信心,但同时,也自毁长城,摧毁了大宋在河东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后来,金将完颜宗翰(粘罕)就是突破了大宋的河东防线太原新城,而长驱直入,灭亡了北宋。

赵光义一己之私是不是又害了大宋?

3、雍熙北伐

雍熙北伐本是好事,它继承了宋太祖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遗志,可是,赵光义却还别有用意。

当时,赵光义刚攻灭北汉,还没来得及封赏,就马不停蹄地北伐契丹。换作其它皇帝,或许可以一鼓作气拿下燕云十六州,但赵光义没这本事,但他却一意孤行,为何?

原来,赵光义排除了太祖的两个儿子,自己登基本就有些难以服众,因此,他千方百计想要通过立功来转移众人的视线。

没想到,急于求成之下,没考虑自身能力,在契丹栽了沟,赵光义损失的是几万将士,失去的,却是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勃勃雄心。

4、右文抑武

宋初,为了抑制武将专权而采取杯酒释兵权可以理解,但是,长期压制武功无异于自毁长城。宋太宗就是这一政策的有力开创者,他完全扭曲了太祖当年的用意,将重文轻武发展为右文抑武。

轻武和抑武是两码事,从此,赵光义的江山稳固了,但,大宋的命脉却开始微弱了。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宋太宗赵光义,欢迎大家讨论。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风格,请顺手给个赞!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