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不要中年人
首先从营销角度看,市场的变冷,业绩的增加,部分营销团队的原因,不得不依靠渠道。但是市场依旧也有很多项目不用渠道,依旧保持非常好的销量,比如这个。
其次经济学角度来说,渠道存在就是合理的,它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成交的效率,成交原本对营销的路径依赖逐渐转移到了渠道。
第三点,房地产有点后知后觉,渠道为王的事在其他行业已经争了几十年了,渠道占据话语权是行业发展的一种方向,自建渠道是另一种方向。
从当年国美苏宁巨头掐死家电渠道源头,索要补贴与广告费,导致董明珠力主自建渠道成就格力霸业,到美团点评、携程垄断酒店线上渠道,你每在上面订一间房,线上渠道商要拿走15-20%的分成。
尽管中高端的大中型酒店集团,诸如万豪、洲际、华住等等,通过移动互联网转型、自建直销渠道等方式,部分摆脱了对线上旅行平台渠道的依赖,绝大多数渠道的最终结果都是赢者通吃。
●●● 2● ● ●
深夜打开朋友圈,发现最多见的是地产人的“深夜打卡”:似乎加班到深夜已经常态化。
有的是企业加班文化盛行,有的是领导带头,为的是给更高一级的领导看:市场不好,可我们在努力。
然而加班在干什么?很多都是毫无意义的熬时间,无效加班太多了。
朋友形容形容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正在奋力登山的人,爬到半山腰却发现自己走了一条根本无法登顶的路,只是在原地踏步。
有个文青地产营销人在朋友圈痛苦地描述地产人的现状:
间接式混生活
就像《黑镜》里的“屏蔽”技术:不喜欢一个人,可以屏蔽他。你的整个世界都会和他绝缘,直至他消失。
现实版的也是如此,“被优化”的人被踢出所有工作群,不能参与所有相关工作,即使你去上班,也似乎与整个世界分离。
市场火热时,天下歌舞升平。市场冷淡时,需要开源节流,一切的问题都成了问题。通过人员调整,可以节约企业成本,把臃肿的系统简化修整,保障更高效的运作。
今年万科提升了人员效能,碧桂园结构优化掉了1.5万人,恒大产业人员调整了3000人……
有地产HR人士曾经分析,很多地产人在经历过快速发展期后,会到一个职业高原的平台期,无法再往突破。有的人会焦虑自省,有的人会停留在此。
30-36岁可能是地产人最焦虑的年龄段。、工资要求高、不扛造,背后的生活担子太重影响工作状态都是原因。
观察这个年龄的地产人,大部分人的职业轨迹都是断崖式下跌的,看起来这是常态,也是宿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规模企业,基层中层员工的职能被单一化。久而久之,你只是航母里的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当航母需要要减重时,会毫不犹豫的舍弃。
30-36岁会是很多地产人要面对的职场考虑期。这个年纪的地产人大多处于管理岗位,拿着不低的薪水,但更多的是没有升上去的,他们的精力和学习能力都已经跟不上年轻人,与此同时,十几年的职场经历也让他们多少产生了倦怠感,也随时都有可能被优化掉。当发生行业下滑、公司业务收缩,或是重大变动的时候,这群人往往最容易被当成“包袱”甩出去。
企业的变态制度、无效加班、被结构优化…对于地产人的现状,应该如何解决?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房地产,怎么办?
一般做房地产的人都是斜杠青年,拥有多项技能,身边地产人转行做什么的都有,有跑去做乙方服务房地产的,有创业拿到风投的,有创业有跑山里开民宿的,但最多的,是去做了餐饮,我想可能这些共通之处在于,都特别能加班……
当然,更多的人留在了房地产,因为热爱。要保持活力,要养成应对变化的习惯,可问题是有有多少人能未雨绸缪,去尝试改变?
加油,地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