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D大调音画练习曲,Op.39 No.9
文章内容来自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叶卡捷琳娜·穆丽娜教授2016年3月21号在武汉音乐学院的讲座,由旅俄钢琴博士、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讲师董玄翻译,本人整理。
演奏者:Sviatoslav Richter
Op.39的最后一首《D大调进行曲》非常非常难演奏,对手指与身体的要求都很高,建议先把这个作品分成各个小段落去练习,别想着一下子就吃下整个曲子。
开始4小节是一个前奏的前半部分,它包含了两种节奏型,分别是1-2小节与3-4小节(上图两个圈红处)。
两种节奏之间是不一样的,当中还伴随着节拍的改变:由4/4拍变成3/4拍(圈蓝处)。
接下来,上图圈红的这个“哒哒哒~”的节奏型,贯穿了整个作品。从第5小节开始,它一共是四组音,从上往下(上图分为用蓝色数字序号标出:①②③④)。
这里要分开来练习,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部分,比如6-7小节:
我用4种不同颜色的框框隔开,表示分成4个小部分来演奏。接下来的旋律,也按照这个句法再来。
同时两只手,分成6个声部来练习。
声部分清楚了以后,音乐的线条就会变得很清晰。这就像乐队在演奏时,指挥在点不同的乐器在演奏一样。
接下来的第8小节,同样是分成小部分,右手的内声部这里以4个音为一组(上图红框为一组、蓝框为一组,后面以此类推)。
这是教授建议的一个练习方法的例子。
提醒一下,在第15小节(上图圈红处),无论你的左手技巧有多好,这里的8度请左右手分开弹,别为了炫技而只采用左手演奏,因为双手与单手弹出来的音色是绝对不一样的。
从第18小节开始有了新的内容,看左手的这一部分的8度,是很强劲的突出,在旋律沉到底了以后就反向朝上走。
如果是乐队演奏的话,那么乐手练完这段就可以领饭盒了(大笑)。因为这一句,全曲只在这里出现了一次,后面都没有的。
中段的这里特别有意思,第41小节开始的节奏是要非常注意的。
感觉上好像有点乱,有些慢下来了,但其实它要非常严谨地区分,同时节奏也不能慢下来。演奏者的节奏感要非常准确,保持着与前面完全一致的节奏。
最后的尾声这里技巧非常难,也出现了全曲最强的力度:fff,是把音乐推向最后高潮的地方。
这首《D大调音画练习曲》是非常有表现力的一首作品,它展现了无限的活力与能量,当然它的技巧也确实很难,是拉赫的Op.39里面最难的之一。
对于这个作品而言,男生来演奏会更合适,可以有更多的力量,这个作品就是为男性准备的。
这里,教授还讲述了一件往事:
在穆丽娜教授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听到苏联钢琴大师里赫特的演奏。
那是一次晚宴,当时的苏联政府要给里赫特颁发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奖项。
仪式结束以后,里赫特就弹了这首《D大调音画练习曲》。弹得非常狂放,仿佛有着无限的能量,到了最后更加接近疯狂,结束时整个人都跳起来了…非常震撼!
这是穆丽娜教授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只有这时,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为什么说里赫特是巨人!
整套Op.39要弹下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相信一定会有优秀的学生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同样的情形也会出现在肖邦的练习曲中,如果要把肖邦的Op.10和Op.25的24首全部弹下来,也是非常难的。
拉赫的这套Op.39在技巧上甚至更难,所以即使是只演奏其中一首,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三年级的学生,要求是在一次考试中,必须弹3首练习曲。练习曲的演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工作,尤其是连续演奏好几首,希望在座的各位学生能够更多地练习这些优秀的曲目。
最后祝愿各位都取得更大的成就,以后有机会再见!
PS:
在这个作品里,“哒哒哒~”的节奏型一直都从头到尾贯穿着,拉赫似乎很喜欢这个充满了动感的节奏型,比如在他著名的《g小调前奏曲》(Op.23 No.5)里面,也是充斥着这个节奏型:
这里选用的音频,就是穆丽娜教授最后说的钢琴大师里赫特的现场录音,一个趋向白热化的疯狂演奏!
同样雷斯庇基也把这首《D大调音画练习曲》改编成了乐队版,最后放一个由大植英次指挥明尼苏达交响乐团的录音,大家对比一下。
练习曲
“pianoetude”
专注于钢琴练习曲的研究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