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少年曲集-14 小练习曲
演奏:Angela Brownridge & Florian Uhlig
有兴趣演奏的朋友,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加微信索取电子版乐谱,发文一年内免费。
▼
舒曼少年曲集(Op.68)第14首是一个Kleine Studie,德语小练习曲的意思。
作品很短小,G大调,6/8拍,只有64小节。
结构也简单,二段体,以反复记号为界,分成AB段。
关于速度:
舒曼自己给的术语是Leise und sehr egal zu spielen,非常柔和与平均的。
呃…我觉得对于速度而言,这个术语无疑就是一句屁话,“非常柔和与平均的”,喂!老哥,那到底是什么速度啊??
与其说这个是术语,不如说舒曼写的是演奏要求吧:
触键音色要柔和,音符时值要平均。
既然舒曼没有给出具体速度,所以这个作品的快慢也就自由了,示范音频里我发了两个不同速度的演奏:
Angela Brownridge演奏得中速偏快;Florian Uhlig弹的就稍慢一些。
▼
这首小练习曲由连续平均的八分音符构成,从头贯穿到尾:
很多人可能一看又懵逼了:
卧槽!音符都长得一样,乐句在哪里,我看不到啊!!
我在听大狮子赵晓生老师的研修班时,他曾经讲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要善于从短音符中寻找长音符。
所以我们不妨把乐谱中每小节高音的那个八分音符圈出来:
然后把它变成“长音符”,这样就得出了作品的一条长长的旋律线啦:
第一个乐句一共16小节,就用这种方法把旋律线勾勒出来,演奏的时候,心中必须要唱出来,知道作品旋律的走向如何啊!
另外,在练习这个作品时,老师们不妨让学生先把这些分解和弦合起来,变成柱式和弦,先好好地体会一下它的和声音响。
PS:
这个方法也是赵晓生老师教的喔!很多类似的作品,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去练习的。
▼
这首小练习曲的音乐织体,很明显是来自于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第一册的C大调前奏曲(BWV.846),它们都是流动性的分解和弦。
在舒曼自己的手稿笔记看来,他确实有想过将巴洛克的哼哈二将(亨德尔巴哈),古典乐派三巨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一些音乐,把它们改编成钢琴练习作品。
这首小练习曲应该就是其中的一个尝试了。
从技巧上来看,这首作品是练习分解和弦演奏的,但它更像是一首甜蜜歌曲的伴奏。
如果弹的时候先是每个手指往死里高抬,再来个自由落体加360度旋转落下:乒乒乓乓的弹得跟哈农一样,那就真的暴殄天物了!
所以最后,还是回到舒曼自己写的标语:Leise und sehr egal zu spielen,非常柔和与平均的,一定记得喔!
其它推荐deep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