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专稿(二):看图说平山 | 平山的沟沟坎坎里都是革命故事
往期回顾:
郭苏河——布满红色印记
■郭苏河流域图
从王母观山西南余脉处翻过山就是瓦口川。这里有迪山北、阎庄岩豁两条小路进入郭苏河的石板和东横岭北。郭苏河发源于两界峰,另一条支流源于榆树坪,经段峪沟到会口入郭苏河,尔后到苏家庄入滹沱河,全长60华里。从空中看,郭苏河流域像一个瓦口,瓦口川的称谓由此而来。这条大川历史悠久,“刘秀走国”的故事在这里广为传说,留下了南、北滚龙沟,主投沟等地名传说。
■百团大战前夕,聂荣臻召开主攻首长会议。舒同、聂荣臻、杨成武、聂鹤亭在瓦口川的吊里村。
1939年9月,贺龙率领120师在离这里20华里的陈庄打了著名的“陈庄战役”,平山县举全县之力参加战斗和支前。战后,贺龙和120师在平山县的蛟潭庄休整,后转移到会口,一住就是七个月,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1940年11月至1943年5月,聂荣臻率领的晋察冀党政军机关在这里生活了30个月,粉碎了敌人的“扫荡”,积蓄了革命力量,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
■贺龙(左)和聂荣臻(右)在蛟潭庄
两界峰曾是西北战地服务团的驻地,著名诗人方冰和作曲家李劫夫在这里创作了《歌唱二小放牛郎》。
■王二小雕塑
■1942年1月1日《晋察冀日报》刊登歌曲《歌唱二小》
《晋察冀日报》社在南北滚龙沟,创造了“七进七出铧子尖”游击办报的奇迹;为掩护报社,南北滚龙沟的100多名群众被日军杀害;邓拓和丁一岚在南滚龙沟结婚,邓拓由此写下了“滹沱河畔订心盟”的著名诗句。
■邓拓与夫人丁一岚
■“滹沱河畔订心盟,卷地风沙四野鸣。如此年时如此地,人间长此记深情”。——1942年2月19日写于滹沱河边之西柏坡村外,邓拓。
2006年,我在北京见到原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周巍峙时,他还历数了这一带的村庄和发生的事件,记忆力非常惊人。1942年5月1日,《晋察冀画报》在平山县碾盘沟创刊,沙飞任社长,这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份画报。著名战地记者雷烨牺牲在这里的南段峪。为纪念他,这里有雷烨树、雷烨像和雷烨小学。
■碾盘沟 摄影:杜录山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在平山县宅北乡碾盘沟创刊,沙飞为画报社主任。
前两天我看一篇报告文学《追我魂魄》,写的是晋冀鲁豫边区学生与日寇周旋战斗的故事。一个出身地主家庭的青年女学生,在敌人扫荡时牺牲了,战斗及其残酷,情节惊心动魄,建议大家找来看一下。类似的事平山也有,听当地老乡说,滚龙沟和段峪沟交界山峰处的白龙堂,日军大“扫荡”时,华北联大的四五百名师生被敌人包围,他们不是战斗部队,手无寸铁,但用血肉之躯和敌人英勇拼杀,全部牺牲了。这几百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有的连姓名也没有留下。日军撤退后,仅掩埋转移学生们的遗体,就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侄女杨展,华北联大的青年干事,就牺牲在郭苏河的大岭沟,当地群众在主投沟为她修了墓地。1951年,毛主席给杨开智(杨开慧的哥哥)写信说,“展儿已经在八年抗日战争中牺牲,她是千百万为国牺牲的烈士之一,请你们不要太悲伤”。
■这是杨展仅存的一张遗照,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坚强、漂亮、聪慧的好姑娘。
■位于平山县宅北乡主投沟的杨展烈士纪念碑(2000年重修)
郭苏河往下走,陈家院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所在地。这个村的抗日活动非常活跃,1941年秋季大扫荡时,日寇曾在这里制造过一天屠杀我同胞74人的惨案。赵家庄是战斗英雄贾玉的故乡,一个村的十几个民兵组成了一个游击组,对日寇进行袭扰打击,两年多的时间就打死打伤37个日伪军,1944年2月,和戎冠秀一起出席了边区第二次群英会,贾玉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游击组被授予“模范游击组”。韩丁、水峪曾经是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所在地,彭真、姚依林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解放后,姚依林还回来看过乡亲们。
■战斗英雄贾玉(左一)
郭苏河近出口处的十里沟、乱泉、山门、上东峪、苏家庄、东红岭北都曾发生过惨案,200多人遇难。聂荣臻还在寨北策划、组织了晋察冀军区的百团大战,部署了战役方案。日军北顶、黄金寨碉堡交界处东侧的支角沟、石板、陈家院、东红岭北的党组织和游击组,经常对日军进行袭扰,牺牲也很大。
■抗战老兵
■苏家庄十里沟革命烈士陵园 资料提供:县民政局
当年的太行山上,集合了一批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其中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大城市,出身豪门,家庭生活优越,受过高等教育。有的还曾远涉重洋,出国留学,在祖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义无反顾、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太行山上,和这里的人民结合在一起,穿粗布衣、吃糠菜粮、住土坯房、用笔作刀枪,抗击着凶残的敌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雷烨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优秀代表。从鱼米之乡的浙江来到贫瘠的大山里,为掩护群众撤退,打尽了最后一粒子弹,把年轻的生命融入了重重叠叠的大山之中。我还是通过中央党校的同学、浙江广电集团的好友钟桂松先生,了解到了雷烨及其家庭的一些情况,为写作填补了许多鲜活的佐证。当年雷烨牺牲后,人们从他身边翻出一部带血的相册,这个相册后来被一个叫赵烈的摄影记者收藏起来,他甚至还在相册上写了一段话以纪念雷烨。可是没想到,雷烨牺牲仅仅四个月后,赵烈和雷烨一样,也在掩护群众撤退时牺牲了,当时他们只有二十多岁。现在我们看到相册上的血迹,那是两个年轻人的鲜血啊!平山,你这块光荣的土地,承载了多少英雄儿女啊!雷烨和赵烈牺牲在这里;杨开慧的侄女杨展牺牲在这里;八路军115师的英雄团长陈锦秀牺牲在这里;千千万万的八路军战士牺牲在这里……你这片洒遍烈士鲜血的土地呀,千古不朽,炽情如焰,灵魂不灭,万世相传。
■聂荣臻与雷烨及其战友的合影
文都河——抗战文化的摇篮
■文都河流域图
郭苏河穿过段峪沟就是文都河的南坪、六亩园,还有一条小路从曹家庄到南段峪,郭苏河口西面还有一条路,经缑家庄、封家沟,翻过马蹄山,就到了文都河的土岸村,向上是石板水库。文都河的源头是安门和碾盘,至唐家沟沙湾入滹沱河,全长90华里。文都河也是个可圈可点的地方。明代长城从灵寿入文都河上游的六亩园安门,自西北向东南,横穿山脉,经古榆树关、秋卜洞、桑元口、合河口、神堂关、白羊关、杨家桥、水关长城、黄安、清风口、六令关,分两路进井陉和山西。
■平山县境内明代长城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坚强的根据地,军区和四分区的后方机关驻在这里。这里也是抗战文化的摇篮,著名文化人田间、王莘、魏巍、崔巍、陈强、田华都在这里战斗生活。卢肃在这里创造了歌曲《团结就是力量》,魏巍创作了长诗《滹沱河》,周而复写下了《洪子店》,康濯在东白面红创作了小说《我的两家房东》,被郭沫若称为“惊人之作”。
在平山战斗生活的艺术家(版画)
作者:傅锋明
邓拓
沙飞
田华
周巍峙
曹火星
王莘
孙犁
魏巍
陈强
卢肃
周立波
1941年至1943年,日军进行了三次大“扫荡”,对这里实行“三光”政策,约有四五百群众被杀害。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牺牲。
■抗战老兵
■位于上文都的孟家庄革命烈士陵园 资料提供:县民政局
1943年10月,日寇在六亩园、白草坪、南段峪、石人梁一次就杀了53人。文都河中游的元坊村就是华北联大的校部,“七七”事变前,这个村的韩英和北庄的齐学韶,西回舍的张凤三,七亩的安文斗并称平山县的“四大财主”。其中,安文斗在事变前去世,张凤三名声不好,韩英和齐学韶都积极参加抗战,捐款捐物,是开明绅士。韩家抗战中有20多人参加八路军,10人牺牲,其中和韩英齐名的韩植庭任平井正获游击队参谋长,1942年壮烈牺牲。村支书韩志刚告诉我说,现在全国各地有四五百的韩家后人。武汉空军原参谋长韩琳参加了115师,他的战友们也都很有名气,水碾的郄晋武是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西藏军区司令员,屯头的张平是原68军的军长,平山西街的夏川(卢镇华.已去世)是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后任西藏军区副政委,他们都九十多岁了。
■抗日战争时期的郄晋武(左)、张平(中)、夏川(右) 资料提供:郄冀彬、张平、芦继兵
当年这条沟里面还驻着华北联大的4000多人,政治部、教学部、音乐系、文学系……,1940年1月进驻,校长是成仿吾。当年10月,转移至李家沟、李家口一带。
■华北联大主要领导人合影
■抗战壁画
柳林河——诞生英雄的地方
■柳林河流域图
柳林河发源于骆驼鞍和罗万、麻地沟,翻过山就是灵寿的漫山、五岳寨,再往上走就是驼梁了。现在从骆驼岸有一条小路可通木厂的坪岭村。柳林河全长90华里,在建都口入滹沱河。从文都河到柳林河,有三条道路可以到达。一是从孟家庄、北坪、偏岭沟到两岔;二是从上下文都间到柳林河;三是从六亩园、营盘地到下盘松。
下盘松是全国著名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的家乡,关于她的事迹,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这次采访要补充更多的细节。戎妈妈是我们心中的一座丰碑!2009年,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在评选出的全国英雄模范“双百人物”中,河北170个县市区只有15人,而平山就有两人入选,一位是戎冠秀,一位是新时期石油系统“铁人”秦文贵。试想,在13亿人口的国度,2500多个县,平山就有两人入选,这是何等的荣光啊!这也是共和国给“子弟兵的母亲”们一次崇高的敬礼!
■戎冠秀照顾伤员
■1942年,胡可、胡朋为创作话剧《戎冠秀》在下盘松深入生活。
■80年代,胡可、胡朋重返下盘松看望戎妈妈。
下盘松的自然庄“湾子”是孤胆英雄韩增丰的家乡,抗战开始时,其父韩永年和元坊的韩植庭、苍蝇沟的韩贵选都是大户人家,国难当头,大义当先,倾尽家产支援抗战。韩增丰就是韩家的优秀代表,他毕业于太原军官学校,有文化、有胆略、有军事才能,曾参加晋绥军大同、忻口抗战,后回到家乡组织民团,集体加入八路军。他身经百战,使日寇闻风丧胆,打炮楼、夺军列、奇袭飞机场,是一个“李云龙”式的传奇英雄。因工作关系,我到灵寿、行唐等地调研时,当地老百姓说起“韩猛子”无不啧啧称奇。韩增丰是八路军第八独立团团长,是抗日战争中平山县牺牲级别最高的烈士,去世后被追授为“上校阶衔”。他的弟弟韩增荣牺牲于山东战场,弟、妹也随后参加了革命,是一个革命家庭。
■孤胆英雄韩增丰。“磁河边洒热泪,寒林啼鹃数行泪。湾子里哭英魂,长空归雁几度书”。——韩增丰墓志铭。
柳林沟当时属孟家庄区一部分,是我党领导的坚强抗日根据地,村村住过八路军,家家护理过伤病员。花木村是晋察冀军区的后方医院,白求恩大夫曾经两次到这个地方来给伤员做手术,据当地的群众说当时牺牲的八路军伤员有几百人,都散落埋在村子周边的三条大沟里。上柳、下柳、寺沟是四分区休养连所在地。
■1939年白求恩(二排左一)初到平山县洪子店,三排左一为熊伯涛,三排左二为刘道生。
大家看,顺观音堂向下走,西南方向有个村叫柏叶沟。1943年12月,晋察冀军区五团在这里和日寇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战斗,五团撤出战斗后,敌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杀了81个无辜的老百姓。日寇问八路军的去向,拉出一个老百姓,回答不知道!又拉出一个,还是不知道!连续杀了81个人,这就是著名的“81个不知道”。有一个幸存者,是当时15岁的梁文彬,被日寇刺了9刀,后参军复仇,成为一名战斗英雄。梁文彬老人是柏叶沟惨案最后一位幸存者,春节前在昆明去世,享年89岁。
■梁文彬 资料提供:韩存锁
■柏叶沟惨案纪念碑
日本鬼子在晋察冀制造了无数暴行,而平山县是杀人最多的。为什么?就因为这里是坚强的根据地!就因为这里抗战最坚决!就因为这里有边区的党政军机关活动!就因为这里住有几万人的八路军部队!敌人一“扫荡”,边区党政军机关就转移到了平山县。1938年“五路围攻”到了蛟潭庄。百团大战以后,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又到了平山。1940年11月,冈村宁次开始大“扫荡”。1941、1942、1943年是中国抗战史上最艰苦的一个阶段,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是在平山县度过的。据党史记载,八年抗战中,日军先后在这里制造了50多起较大的惨案,屠杀无辜百姓14000人,遍布全县300多个村庄。当时平山县有600多个村,柏叶沟惨案还不是最大的,1938年4月,辛庄惨案108个人,黄巾寨、北山、北顶碉堡惨案1800人,焦家庄惨案400人,驴山惨案700人,岗南惨案135人……
■下槐镇下刘家坪革命烈士陵园 资料提供:县民政局
戎冠秀
太行山的女儿
子弟兵的母亲
■词句作者 张志平(中共毛泽东、刘少奇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文史馆馆员,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
■书法作者 刘鹏翼(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忆杨展
长沙一别 热泪欲零还往 湘女从兹去
延安两载 烽火太行转战 展儿应无恙
■诗 作 者 张志平
■书法作者 王建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平山十二河
最美应是古时月
(古月河,发源于平山县阎沟,长12.2公里)
百泉竞涌不复还
(险溢河,发源于山西省盂县石寨沟,长62.4公里)
七十六村根连系
(营里河,发源于平山县东沙岭,长53公里)
千崖流翠瓦岔山
(蒿田河,发源于山西省盂县下响罗村,长38公里)
观音堂上喜晴雨
(柳林河,发源于平山县骆驼鞍,长45.5公里)
冷热交融紫气凝
(温塘河,发源于平山县玉皇阁,长18.5公里)
山高水长汇滹沱
(卸甲河,发源于平山县驼梁,长60公里)
桃红柳绿出山门
(文都河,发源于平山县碾盘村,长45公里)
此水应是天上来
(南甸河,发源于平山县王母观山,长30公里)
冀晋水浅沧波平
(冶河,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流经平山7.5公里)
崔氏望族生根处
(郭苏河,发源于平山县两界峰,长30公里)
高山流水掉头东
(甘秋河,发源于平山县观南庄,长16.4公里)
平山十二河皆流入滹沱河
■诗 作 者 张志平
■书法作者 王延荣(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会员)
下期预告:本期讲述了布满红色印记的郭苏河、抗战文化的摇篮文都河以及诞生英雄的柳林河。下期继续请张志平先生讲述卸甲河、营里河的革命故事。
编辑:柴婷婷 李悦天 黄子爵
摄影:卢白子、李灵巧、杜庆奎、李君放及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