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理性思考的诗艺写真》作者 黄明山

理性思考的诗艺写真

——杨义祥诗集

《谛听与倾诉》读后

作者 黄明山

我是很少对诗歌进行评论的人,尽管我曾经作过文学辅导和文学编辑。这不是说我没有观点。评论和辅导不一样,辅导是一种入门教育,或多或少有一些糊弄的成分;而评论则不同,如果不是欣赏,那就是居高临下。这使我很为难,我一直对诗歌评论抱有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当前诗歌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隐私化,我不能不用沉默来调整自己。我讨厌人云亦云,讨厌敢浪潮。当我的诗友求到我就其诗进行评价的时候,我就会变得愈加糊涂了,推脱之累成为了我的包袱,直被逼到尴尬的绝地。一个电话,杨义祥将他的诗稿《谛听与倾诉》E-mail了我,“请写点评介文字”,我只有铤而走险了。
杨义祥的《谛听与倾诉》是一本充满乡土风情和理性色彩的诗集。我很理解杨义祥取这样一个书名。从他的文集《咀嚼与守望》到诗集《谛听与倾诉》,有一种不由分说的内力的张扬。如果说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么前者是铺垫,后者则是更为具体的心灵呈现。
观察与思考,是创作不可或缺的原始积累。杨义祥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这对他的创作无疑是有帮助的。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认识杨义祥,屈指一算,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在这二十多年里,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他,以一种不可忽略的学卷气,每每给人某种暗示,是文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诗歌给了他思考者形象的定位。从乡土,到理性,是一条曲折蜿蜒的路。揣着一腔追求的杨义祥不能让自己停下,他的经历,他的职业,使他别无选择地成为了这条路上的赶路人。
《谛听与倾诉》共分六辑。第一辑《梦里水乡》,其实是童年抑或少年记忆的一次次冲洗。梦是虚幻的,但在杨义祥的笔下却变得可触可摸。“怀念乡村,怀念蛛网似的水沟和小径/怀念在汗水和苦水中劳作的乡亲/在鸡叫二遍的时候下田扯秧/只听见咕嘟咕嘟的水响/在月亮地下收谷  牛车装得像小山/我的分不清日夜的父母/摘一匹荷叶就是水瓢/吸一口晚风就是纳凉/苦日子朴素简单就像脚下的黄土/手上的老茧还有河滩边狗尾巴草的幽香”(《怀念乡村》)这种怀念,绝非梦所能承载的,没有作者的亲身经历,就会沦为一种无病呻吟。杨义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诚,保存了诗歌的本色。
第二辑《季节写意》,是对时间的解读,无论快慰,还是疼痛,都是挥之不去的心结。“油菜花,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河渠两旁,在公路两旁/如同阳光的手掌/轻轻抚摸着,我熟悉的村庄”(《油菜花季》)我以为,作为生活在江汉平原的诗人,不写油菜花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油菜花代表了我们的发现,代表了我们的家园。杨义祥自然是一个大地上的歌手,他的歌唱,由于源自内心而显得底气十足。
第三辑《温暖时空》,构成了三维空间的审美意图,尽管其中不乏杨义祥个体经验的苦思冥想,但终于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的颜色。“什么时候,我们远离了童年/阡陌间织满探寻的脚印/什么时候,我们的眼睛/再也读不到水底的火焰/什么时候,我们相信/窗外的世界不只是一片蓝天/曾经的豪情点燃现实的迷惘/许多的憧憬象鹰翅/折进跌落的悲壮”(《萤火虫》)杨义祥很会捕捉形象,从萤火虫,到火焰,到蓝天,到鹰翅,细节的处理显得从容不迫,其创作功底于此可见一斑。
第四辑《缪斯之吻》,坦陈了对诗歌之爱的纯情表达。这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是难能可贵的。“轻轻地我掀开如丝的温暖/推开窗把晓雾独自翻读/烟海如潮激荡我混乱的思绪/有点点灯光叩向幽远的心柱”(《细诉》)诗歌是本体,也是一种转换方式。关于爱的表达,只有诗歌能给出深情一吻。诗人的爱是大爱,杨义祥总是能抓住契机,从而使他的表达游刃有余。
第五辑《行吟河山》,是对人生远足的理性记录。对于一个有着乡土情结的诗人来说,等同于一次次洗礼。眼界的拓宽,不啻局限在空间的层面上,更体现在思维触角的灵敏度上。“曹操走了,被你的大火舔落了胡须/诸葛亮走了,他被你逼走后来又来哭你/孙权走了,钱塘的涛声是他的心跳吗/小乔也走了,她顺江东下看蒲东新区去了/你没有走,还在痴痴的望着江面/你的盔缨在跳动,不是因为有东南风”(《在赤壁周瑜像前》)杨义祥始终对创作保持着严肃的态度,他甚至不放过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片断,他不记录下来,他就会不安。仔细阅读他的诗歌,你会感受到他脚步的匆忙。
第六辑《物事感悟》,则有更多理性的东西,这是杨义祥的优势与长处。“我在时间的长河里咀嚼风声/我在岁月的树枝上咀嚼花蕊/我在青春的摇篮里咀嚼手指/血缓缓滴落/灌溉我枯槁的容颜/我应该深入人类/这刀韧上的舞者/我也曾造访宗教/这令众生畈依的神祉/在哥特式教堂的尖顶/我的手依然离天遥远”(《咀嚼》)作为一个经年相伴于讲台的教员,理论的深度是他所探求的,或者说是他不可篡改的必由之路。从写作的意义上讲,这使杨义祥成为了一个幸运者。他可以左顾右盼而左右逢源,一路走来,他可以收获许多的意外,来成就他诗歌的重量。
我们不难看到,《谛听与倾诉》的结构凸现一种叙事的能力。如《雪地里掐菜的母亲》、《雨水展示的细节》、《春天开放》、《疼痛让我夜不能寐》等篇什,一边描摹现场的景象,一边挥洒着情感的流动,在第一时间记载下诗人与众不同的看待事物的眼光。杨义祥的诗歌里,还流露出一种悲悯情怀。如《关心稻子》、《一只鸟在秋天消失》、《城市流浪者》、《孩子,你在哪里》等,无不折射一种责任的光芒。
《谛听与倾诉》的语言蕴含着一种理性的美。“飞天的鸟翅/载不起回旋着的凝重相思/男男女女/只把心愿付给呢喃的乡燕/让雨丝,淅淅沥沥/浸透干裂的天欲”(《清明雨》“在城市的边缘/一只鸟站在嫩绿的枝巅/长喙张开,城市便被鲜活的音乐叫醒/这是春天,挂在我头顶的一幅晨景”(《一只鸟在秋天消失》)“深入水,深入雨滴/每一次降落,都是一次/亲切的寻觅。在/清亮的水底,还有什么/难以托举的,重力/这可不是,你自己/举不起自己”(《深入》)像这样的句子,在诗集中俯拾即是。理性,不是枯燥无味,不是板起面孔,而是让形象有了一个磁场。有了这个磁场,读者的目光不再游移。我还注意到,杨义祥的诗,保留着传统音韵美的精髓,疏密有致的韵脚,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美感,这在把押韵视作洗脚水全统泼掉的今天,也算作是义无返顾了。当然,对今后诗歌的创作,杨义祥更有在进一步高度提炼的同时,惜字如金地锤炼语言张力的苛求与渴求。
先有谛听,后有倾诉,这也许是杨义祥的经验。听之有音,观之有象,言之有物,诉之有泪,人生的感悟往往就在咫尺之间。杨义祥的《谛听与倾诉》用理性思考的诗艺写真,还原并升华了一部分生活,给了近乎于迟钝的我们一个新的话题。
(杨义祥诗集《谛听与倾诉》青海民族出版社2011年2月版)

往期精彩:《长江文艺》、《诗神》、《星星》、《诗歌报》、《农民日报》等报刊陆陆续续发表了他的诗作,30余份获奖证书带着一次次意外的惊喜飞向他的案头。诗歌给予他的馈赠,使他滋生出一种责任。此后,他创作的报告文学、散文、散文诗也见诸于全国报刊;他组织文学爱好者成立《江汉雨》文学社,搞得红红火火。

个人简历:
黄明山,湖北潜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当代》《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散文》《中华散文》《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诗选刊》《散文选刊》《杂文选刊》《新华文摘》等处发表文学作品千余件。诗歌《蛙声里的蓝天》、散文《听疯人拉二胡》、小说《爱情歧路》等获中国人口文化奖、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和《小说选刊》全国小说笔会一等奖等奖项百余次。歌曲《大西部》由好莱坞影星演唱并收入《欧美百名歌手好歌精选》。作品收入《中国诗歌精选》、《中国散文大系》、《名家名篇·精短散文》、《99篇震撼心灵美文》、《中国当代杂文精品文库》、《中国年度最佳歌词》、《中外哲理名言》等多种选本。散文《寒冷的味道》、《鸟语》等选入中考试卷和中学语文阅读教材。著有诗集《檐雨》、《立交桥》、《钢琴与排箫》、散文集《寒冷的味道》、《墨绿的地平线》、诗文集《雷雨天风》、格言集《草径思踪》、歌词集及同名网络歌曲集《中国红》、六集电视纪录片《曹禺》等。现任潜江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
黄明山散文欣赏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