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牛扎糖?
(标题图片是偷范老师圈里的!)
学生们的考试都陆续结束了,春节又快到了。也许是因为有“粮食”情节吧,中国人的节日总是跟“吃”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杨柳烧饼,中秋吃月饼,重阳吃糕,更别提国人最重要的“春节”了。过年除了要屯的馒头、香肠、糕以外,小时候家里总会买些糖稀熬炒米糖或者是花生糖,做好后放进铁制的饼干盒子里当成零食。
满满的回忆
还记得每到这时候,我就会围在姨妈的锅台边看她干活儿,糖稀快熬好的时候,她就会拿根筷子迅速地搅一搅,让我拿着吃。我就一路嘬着筷子,一路蹦蹦跳跳地出去玩了。
现在,家里已经好多年没有做这个了。上次偶尔在甜品店吃到牛扎糖,觉得味道不错,在网上搜了一下制作方法,又找到家里一块快过期的黄油和销量不佳的黑加仑,于是决定开工。
既然要做,那可以顺手把做法差不多,网红的“雪花酥”也一并作了。
其实牛扎糖和雪花酥差不多,都是以棉花糖为主料的糖果,只是雪花酥里加了很多饼干,所以口感更酥脆。
原料图
先说选料吧。以前用糖稀为原料做花生糖,现在喜欢用棉花糖为原料,为啥呢?这就要向Tony老师学习了——空气感啊!棉花糖里有大量的空气,口感更绵软。也正是因为如此,熬制棉花糖的时间不要过长,否则里面的空气就全跑了,空气感也就没有了。其它坚果干果什么的,你爱吃啥放啥。我放的是开心果、黑加仑和草莓干。我觉得草莓干是必须的,一来因为颜色好看,二来因为ta本比较酸,如果糖太甜了,还可以调节一下。
还有,一定要用不粘锅,否则棉花糖在熬制的过程中能粘到你怀疑人生。
一股子的乡土气息
刀具全程推荐使用锯齿刀,无论是切割冷冻的黄油还是糖条,效果都很好。
做法就非常简单了,黄油下锅融化,加入棉花糖、各种料,奶粉,炒炒就起锅。然后老王可以闪亮登场了——整形。
纯手工
因为真的很粘,所以要加多多多的奶粉防粘。老王倒是不客气,洋洋洒洒放好多,每洒一次,我都心痛一分,好贵的!算了算了,多放点奶粉吃起来更香。
整形完成
整完容以后就可以稍事休息了,糖条冷却后才能切割。还记得稀饭的统筹方法吗?等待糖条冷却的时候也别闲着,可以着手把炊具清洗一下。对付这些粘人的小妖精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热水。有个50度的水也就够了,稍稍泡一泡,很容易就能洗干净。
冷却好糖条后,锯齿刀上场。要过瘾的切大块,要淑女的切小一点。为了干净起见,我还买了一些糯米纸来把糖一个个包起来。
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却很没成就感。小周包了几个躲房间去,宁可看书也不再包了。老王更可怕,包两个吃三个,眼看包都没得包了,不帮忙也好。对于不喜欢重复劳动的我来说,包装这个过程我也不喜欢,不过做事要有始有终嘛,所以开了音箱,一边听音乐一边包。发现小米音箱推荐的“古典音乐”还不错哦。
这首《彝族舞曲》是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这一版是由吉他演奏的。因为都是弹拨乐,所以吉他的没有做太大的改编,仍然是以轮指为技巧的演绎,感觉好难弹哦。不仅如此,这个版本听起来有一种奇妙时尚感,特别是扫弦的时候,弗拉门戈的鼓点节奏敲打起来,好似吉普赛的红裙翩翩起舞。
听完音乐,也包得差不多了,色彩不错吧,味道更好哦!